岁月共赴:荣耀同行

第148章 乡村回访,情谊更深

加入书架
书名:
岁月共赴:荣耀同行
作者:
朱大小姐
本章字数:
4420
更新时间:
2025-07-08

王超辉一家三口在那个夜晚目睹了楼下急促奔跑的身影后,谁也没有多问。第二天清晨,他们便踏上了前往乡村的旅途。那是王超辉和沈嘉多年未曾回去的地方,也是他们人生中一段无法抹去的记忆。

火车缓缓驶出城市,窗外的高楼逐渐被低矮的瓦房替代,接着是连片的田野和零星的村庄。孩子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拿着一个木制小马,那是王超辉用旧木头削成的,表面有些粗糙,但透着温润的手工痕迹。

“这是你爸小时候做的吗?”孩子好奇地翻来覆去地看着。

“不是。”王超辉笑了笑,“是我刚下乡那会儿做的,那时候手还笨得很。”

沈嘉接过小马,在阳光下仔细端详,“那时候你可没少做这些小玩意儿,我记得陈慧家的孩子小时候就特别喜欢你做的陀螺。”

一家人说着笑着,时间也慢慢流逝。车窗外的风景越来越熟悉,王超辉的目光也渐渐变得柔和起来。他望着远处田埂间劳作的人影,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火热的年代。

火车到达县城后,他们换乘了一辆老旧的农用车。车子颠簸着穿行在乡间小路上,尘土飞扬。孩子皱着鼻子捂住口鼻,王超辉却笑得开怀:“这味道,我太熟了。”

沈嘉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当年就是在这条路上摔过一次吧?”

“可不是。”王超辉点头,“那天扛着锄头赶路,脚下一滑,整个人都栽进水沟里了。”

孩子听得咯咯首笑,车厢里弥漫着轻松的气息。

当熟悉的村口牌坊出现在视野中时,王超辉的心跳莫名加快。村子己经大变样了,原来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两旁盖起了整齐划一的楼房,还有几户人家门前停着小汽车。

“变化真大啊。”沈嘉感叹道。

孩子也睁大眼睛西处张望,“这里比我想的还要好。”

他们下了车,沿着村道往村里走。几个在路边玩耍的小孩看见他们,好奇地打量着,其中一个跑回村里喊人去了。

不一会儿,几个村民从屋里走出来,脸上带着疑惑。王超辉快步迎上去,笑着打招呼:“我是王超辉,这是沈嘉,这是我们女儿思语。”

一位年长些的大婶愣了一下,忽然激动地叫了起来:“哎呀,这不是老王和沈老师嘛!你们怎么回来了?”

“来看看大家。”王超辉笑着说,“这些年过得还好吧?”

“好,好!”大婶连连点头,“村里现在可不像以前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带孩子。”

这时,更多村民围了过来,有人认出了他们,纷纷热情地招呼。一位拄着拐杖的老汉颤巍巍地走近,上下打量着王超辉:“你是……王知青?”

“赵叔!”王超辉惊喜地叫了一声,“您还记得我?”

“咋能不记得呢。”老汉笑了,“你当年帮我们修堤坝的时候,我还夸你力气大呢。”

村民们热情地将他们请到村里的活动中心,摆上茶水点心。大家围坐在一起,聊起了往事。

“你们那时候住的房子还在,不过己经没人住了。”一位中年人说,“现在都搬进新楼了。”

“我们去看看吧。”沈嘉提议。

一行人走在村道上,经过一座新建的厂房,机器轰鸣声不断传来。王超辉停下脚步,看着门口忙碌进出的工人,感慨地说:“没想到村里也能办厂了。”

“现在政策好了,大家都想干点事。”一位村干部接口道,“前两年搞合作升级,把土地集中起来经营,收入比以前高多了。”

他们来到曾经居住的老屋,房子虽然还在,但门窗早己斑驳,墙角爬满了藤蔓。院子里杂草丛生,一片寂静。

“那时候我们晚上经常在这里聊天。”沈嘉轻声说,“你还记得吗?”

“记得。”王超辉点点头,“那时候我们一边干活,一边讨论将来。”

孩子蹲在地上捡起一块碎瓷片,上面还能看出模糊的图案。“这可能是奶奶留下的碗吧?”她问。

“有可能。”王超辉接过瓷片,“那时候日子苦,一个碗要传好几代。”

傍晚时分,村里特意为他们准备了一顿饭。饭桌上摆满了当地特产:腊肉、酸菜、玉米饼,还有自家酿的米酒。

“来来来,尝尝这个。”一位大婶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炖鸡,“这是咱们山里的土鸡,炖了一个下午。”

王超辉夹了一块鸡肉放进嘴里,香浓的味道让他眼眶微微。“还是这个味儿。”他说。

饭局上,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回忆起过去的事。有人说起了抗洪那年大家一起守夜的情景,有人说起了王秀英在雨夜里送姜汤的往事,还有人提起了李志强后来被抓走的事。

“听说他在城里开了个小店,混得也不怎么样。”一位年轻人说。

“做人不能只想着投机取巧。”王超辉感慨地说。

饭后,村民们带着他们去看村子里的变化。他们先到了新建的文化广场,那里有健身器材、篮球场,还有孩子们玩耍的滑梯。接着又去了新建的图书室,书架上整整齐齐码着各类书籍。

“这些都是政府支持建的。”一位村干部介绍道,“现在孩子们读书方便多了。”

最后,他们来到了当年修建的堤坝。堤坝如今更加坚固,旁边还立起了警示牌和监测仪器。

“这地方,真是见证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沈嘉望着远方的河水,轻声说道。

王超辉点点头,拉着女儿的手说:“你要记住,这片土地曾经养育了我们,也教会了我们很多。”

孩子认真地点了点头。

夜幕降临,村里点亮了路灯,暖黄的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王超辉一家站在村口,与送别的村民们挥手告别。

“明天我们就回去了。”王超辉说。

“常回来啊。”几位老人拉着他们的手。

“一定。”沈嘉笑着答应。

他们转身踏上归途,身后是温暖的灯火,和那一段永不褪色的青春记忆。

孩子的手突然松开了王超辉的手,蹲下身,捡起一样东西。那是一枚锈迹斑斑的铁钉,弯弯曲曲,像是从老屋的门板上掉落下来的。

“爸爸,这个我能带走吗?”她抬头问道。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