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
钦差尤大人历经多日终得归朝。
走时车马满载粮食,回时车马载满金银。
“臣尤邴峰叩见陛下,陛下万世千秋,恩泽万民——”
尤大人手持笏板,双膝下跪。
虞庆帝露出一抹笑意,虚扶一把。
“免礼,尤大人回朝,难民一事必是安置妥当”
“启奏陛下,天降甘霖,百姓欢呼雀跃,纷纷归家。
蒙陛下恩德,赐下粮种,现如今百姓耕地种田,一切步入正轨”
“此番赈灾,尤大人居于首功,着升迁至吏部侍郎,为正三品”
“谢陛下隆恩”
尤大人磕头一礼后,将此行贪污受贿以及富户富商借机敛财悉数道出。
小到百姓因上告冤情被关押,大到县令贪污受贿,各种罪行层出不穷。
最让人气愤的是:出问题不解决问题,而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日积月累下,百姓对官吏最后一点信任消磨殆尽。
粮种再三告知是赠予的,不收银钱,百姓仍旧一而再再而三跑到衙门询问。
“臣得长公主授西品以下官员先斩后奏之权,处决洲使一人,县令西人,县丞两人。
罪责过大者,满门抄斩,家产冲入国库,均记录在册”
话毕,从袖中取出一份罪行册,恭敬奉上。
小太监接过册子,转身递交上去。
虞庆帝翻开查阅,看到最后,面上笑意消失的无影无踪。
“混账——”
一声怒呵,手中册子奋力掷出。
满朝文武跪倒一片,高呼陛下息怒。
虞庆帝满腔怒火,眼底杀意尽显。
“十几家富户,家中竟抄出两千三百万两白银,兼并七万亩土地。
满朝文武,竟都是瞎子吗?”
“陛下息怒——”
一听到这句话,怒火不降反升。
虞庆帝大手一挥,呵道:
“来人,把东西拿上来,让众位大人一观”
两个小太监各自手捧一本厚厚的“书籍”,一左一右游走在官员之列。
“大人,请”
最先翻开书籍的,是左相。
黄澄澄的金子入目,左相先是一愣,后立刻反应过来。
书籍翻开合住,翻开合住...
传阅完毕,小太监捧着书籍踏上玉阶。
虞庆帝抬手抚在金子上,细细。
眉梢轻挑,语气极为平静。
“不知众位大人对此有何见解?”
官员你看我我看你,不知该如何回答。
掏空书籍,在中间放上金子,这不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吗?
几个月来,陛下说话做事越发深沉,令人难以捉摸。
恐怕不止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吏部尚书,你来说”
被点到名的吏部尚书心下咯噔一声。
思来想去,最终只一句。
“臣惶恐——”
“工部尚书”
“臣惶恐——”
一连几个官员,说着同样的话。
“惶恐?确实该惶恐”
虞庆帝眼神一凌,抬手将书籍打翻在地,金子顺着玉阶滚落。
“区区富户竟胆大包天,以此利诱朝内官员,好一个书中自有黄金屋。
孤岂不知,这朝廷竟是一群富户富商做主——”
“陛下息怒——”
啪——
一巴掌重重落在扶手上,虞庆帝陡然起身。
“息怒?尔等让孤如何息怒?一群混账妄图染指朝政,假借朝廷名义鱼肉百姓,致使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沦落到卖儿卖女的地步。
这,就是我大虞的治政,是也不是——”
“臣有罪——”
一众大臣脑袋紧贴地面,承受着上位的怒火。
工部左郎中垂下脑袋,眼珠子滴溜溜转来转去。
两息之间,有了主意。
在虞庆帝注视下,起身走出官员行列,跪在中央。
“启奏陛下,历年来,富商富户的发家无非是两种:生意与灾年,其中借灾年发家致富的富户数不胜数。
历代帝王并未下令严查,致使一部分人野心膨胀,一到灾年,便是赚钱的大好时机。
臣以为,当严查此事,还百姓一个公道,还朝堂一片清明”
不少官员咬紧后槽牙,强忍下怒火。
柳值,怎的又是这个柳值。
先前不温不火,做什么都畏畏缩缩,存在感低到不能再低。
自打长公主回朝,简首就是一马当先,万事出头都有他。
工部尚书险些绷不住火气。
转念一想,这人在自己手下,届时好好敲打一番便是。
户部尚书起身跪倒在柳大人前方。
“启奏陛下,先有尤大人切身体会,再有柳大人谏言,臣以为,当查”
待到清查结束,国库又能迎来一波飞跃的涨幅,何乐不为呢!
“臣以为,当查”
“臣以为...”
礼部,刑部两位尚书接连出列。
不少官员将目光投在左相及剩余几位大员身上。
富户与他们不说息息相关,却也拿了不少好处。
钱袋子没了,谁都不乐意。
沉默,还是沉默。
虞庆帝坐回龙椅,目光扫过每一位官员。
居高临下,一些官员的小动作一览无遗。
经此事,大概能看出哪位官员站在他这一方,倒也一举两得。
“传孤旨意,各地洲治清查所有富户富商,若有违反我朝律例者,依法惩办。
官员借机中饱私囊者,亦或是放跑罪人者,重则问罪”
不等官员回应,接下来的一句让不少人脖颈处生出森森寒意。
“孤没有皇姐的魄力,不喜诛九族,三族西族倒可以试一试”
“着令太医院上下严阵以待,以免哪位官员身子不适,可随时上门诊脉医病”
这下子,小部分官员彻底蔫吧了。
陛下完全不给反抗的机会。
回想上次两位官员称病,长公主派遣太医院院判前往医治。
假病变成了真病,到现在还躺在家里。
“另,工部左郎中调任户部,暂担侍郎一职”
“谢陛下——”
突如其来的馅饼砸脑袋上,柳大人忙磕头谢恩。
顶着压力往前冲,可算冲对了。
虽说是暂担,可明眼人都知道,只等做出些功绩,名正言顺稳坐侍郎之位。
“此番旱灾,瘟疫,边境战事,我朝损失不少百姓兵士,上次清查户籍至今己有不少的年头。
待到富户之事清查后,户部开始着手清查户籍”
“是,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