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不渡穷鬼

第15章 业火纹

加入书架
书名:
佛不渡穷鬼
作者:
良民良大人
本章字数:
3118
更新时间:
2025-06-01

梅雨时节,潮湿的空气弥漫在精舍之中,裹挟着淡淡的檀香味道,仿佛在这狭小的空间里缓缓沉浮。那股霉变的气息,就像蛛网一般,缠绕在每一个角落,让人感到有些压抑和不适。

刘欣雨静静地坐在窗前,她的指尖轻轻拂过那本古老的《地藏业镜图》。泛黄的绢面己经有些脆弱,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破碎。然而,刘欣雨的动作却异常轻柔,生怕惊醒了这本沉睡己久的古籍。

她戴着一副防蓝光的眼镜,镜片上清晰地倒映着林月娥递过来的照片。照片中的陈大川咧开嘴角,露出一个夸张的笑容,然而那笑容却让人感觉有些狰狞。他的嘴角挤出了横肉的褶皱,金链子深深地勒进了他的脖颈,仿佛随时都可能将他勒死。而他右颊上那道月牙疤,在闪光灯的照耀下,泛着一层油光,显得格外刺眼。

"仔细看这疤痕。"刘欣雨以冷茶为墨,在案几上勾勒。随着水痕晕染,焦黑的松枝轮廓渐渐浮现,"五百年前伏龙寺灶膛迸发火星,樵夫周阿西痛得扔了斧头。"话音未落,林月娥腕间佛珠骤然崩断,檀木珠子如受惊的雀群,噼里啪啦滚过青砖地面。

刹那间,尘封的梦境如潮水涌来。她分明身披玄明法师的杏黄袈裟,阶下樵夫抬头时,左颊疤痕在香火映照下宛如渗血的伤口——与照片里陈大川右脸的疤痕,竟似水中倒影般对称。这到底是梦境还是哪部电视剧里的场景,一时,自己也说不清楚。

“阿弥陀佛,左为因,右为果。”刘欣雨轻声念叨着,仿佛这几个字蕴含着无尽的深意。她缓缓地拾起一颗佛珠,珠子在她的指尖流转,散发着淡淡的光泽。

接着,刘欣雨将佛珠轻轻地放在照片旁边,然后摆出一个太极阴阳鱼的形状。她的动作轻柔而优雅,每一个细节都显得那么恰到好处。

完成这一切后,刘欣雨的指尖微微一点,落在了照片上。她的目光凝视着照片中的人,似乎能够透过那薄薄的纸张,看到照片背后的故事。

“前世灼伤左脸,今生业报显于右颊。”刘欣雨的声音平静而温和,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力量。她的话语如同晨钟暮鼓,在空气中回荡,让人不禁深思其中的含义。

然后,刘欣雨调出了手机相册,翻到了一张泛黄的《梧城晚报》的照片。照片的边角己经有些磨损,上面的影像也显得有些模糊,但还是能够清楚地看到年轻时的陈大川蹲在伏龙寺遗址前的情景。

陈大川的手中紧攥着半块焦黑的灶砖,那灶砖看起来己经有些年头了,上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而在他的背后,推土机扬起的尘土如同一团巨大的乌云,遮蔽了残破的飞檐,让人感受到一种破败和凄凉。

林月娥刚要开口询问照片来历,却被打断。"百味楼开业前,他不过是工地伙夫。"刘欣雨指甲点在报纸角落,"1983年,伏龙寺出土明代火工日志,记载某周姓樵夫索柴未果..."

窗外惊雷炸响,林月娥猛然想起签约那日——陈大川脖颈的貔貅金坠,獠牙正抵着疤痕。当时他笑着说:"我老娘最疼我,小时候家里穷,她总去庙里讨供果..."

"不是讨,是偷。”刘欣雨冷笑,“当年玄明强留周阿西的柴,今世陈家人骨子里就觉着寺庙欠他们的。”翻开《地藏业镜图》某页。朱砂符咒旁,扭曲的人形画像栩栩如生:那人左肩扛柴,右颊带疤,脚下锁链缠绕着梵文经文。鲜为人知的是,这幅图是她前日以88元定制的赝品。

林月娥踉跄起身撞翻竹凳。供桌铜镜中,她苍白的面容与记忆里玄明法师的影像渐渐重叠。此刻她才惊觉,陈大川笑时嘴角的弧度,分明是五百年前周阿西被山门夹伤手指时,痛苦扭曲的模样。

"九万押金..."她声音发颤。

"三捆柴火。"刘欣雨合上经卷,棉布袖口滑落,露出成色上乘的妖孽纹蜜蜡,"当年一捆柴三十文,按复利计算,折算至今约三万。至于多付的六万..."她意味深长地微笑,"或许是玄明未兑现的福报利息。"

公寓走廊尽头的窗户轰然洞开,风雨裹挟着百味楼的烧鹅香气扑面而来。林月娥望向窗外,只见陈大川正将新烤的乳猪挂上橱窗,滴落的油脂在玻璃上蜿蜒,宛如伏龙寺功德箱铜锁上的锈迹。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