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不渡穷鬼

第25章 虚无缥缈的诅咒

加入书架
书名:
佛不渡穷鬼
作者:
良民良大人
本章字数:
3732
更新时间:
2025-07-07

刘欣雨的目光锐利如电,语气斩钉截铁,仿佛在陈述一个颠扑不破的宇宙至理:

“‘孽债’并非仅仅是一种虚幻而毫无根据的诅咒!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是由我们过去所做出的每一个冷漠、自私、残忍和凉薄的选择与行为所汇聚而成的。这些行为如同被时间长河冲刷过的泥沙一般,逐渐沉淀积累,最终形成了这颗苦涩的果实——‘孽债’!

当我们对人伦纲常视若无睹,当我们对生命的尊严肆意践踏时,我们实际上是在给自己埋下一颗定时炸弹。而这颗炸弹最终必然会爆炸,带来的后果便是那无比沉重的现实代价!这代价可能是失去亲人、朋友的信任与支持,可能是内心深处永远无法抹去的愧疚与自责,甚至可能是法律的严惩和社会的唾弃。

因此,我们不能轻视每一个选择和行为所带来的影响,更不能对‘孽债’抱有侥幸心理。只有时刻保持善良、宽容和尊重,才能避免‘孽债’的降临,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加坦荡和光明。”

她的声音如同冰冷的钟磬,重重敲在佛堂的每一寸空气里:

“它像一座沉甸甸的、用血泪铸成的山!就压在背负它的人的余生的每一分每一秒之上!想逃?你又能逃到哪里去?这天地因果,何处是你可以遁形的角落?!”

刘欣雨的声音带着一种无可置疑的力量,如同命运的最终宣判:

“王秀芬的眼泪和她无法逃脱的处境,就是活生生的明证!就在你我眼前!就在这清冷的佛堂之中!她的今日,便是那些执迷不悟、造下重业之人的——明日昭然若揭的图景!这,就是天道好还——丝毫不爽!”

就在这最后一句如雷贯耳的话语落下的刹那——

“咣当!”一声刺耳的脆响打破了佛堂的寂静!

侧后方蒲团上的王秀芬,像是被刘欣雨口中那一声“王秀芬”和“眼前”两个字如同无形的鞭子狠狠抽中!她整个人如遭雷亟,猛地从恍惚惊惧中弹跳起来,失魂落魄、六神无主!起身动作太大,带倒了旁边矮几上一个小小的铜制供盘,上面几颗新鲜的贡果滚落下来,砸在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王秀芬脸色惨白如纸,毫无人色,额头上瞬间渗出细密的冷汗。她根本不敢看刘欣雨,更不敢看愕然回头的李芸,只是仓皇地弯下腰,手忙脚乱地去捡地上的果子,手抖得如同秋风中的落叶,捡起一个又掉落一个。她胡乱地把果子塞进供盘,像捧着一个烫手山芋,语无伦次地低声念叨:“对…对不起…手…手滑了…”声音颤抖得不成调。

她再也不敢停留一秒,也顾不上捡拾干净,胡乱地把供盘往矮几上一丢,仿佛身后有厉鬼追索,低着头,脚步踉跄、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出了“静虑居”!那落荒而逃的背影,充满了无法掩饰的惊惧和羞愤。

佛堂内重新恢复了寂静。

檀香的烟气依旧在佛像眉眼间无声流淌。贡果在地上滚出的浅浅泥痕尚未干透。

李芸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和那沉重的“天道好还”理论震慑得有些发懵。

刘欣雨却没有解释什么。她缓缓走到香案前,拿起三支细长的供香,在炭炉上点燃,待明火燃尽,三缕青烟袅袅升起。她将香稳稳地插入香炉中,双手合十,微微闭目。

她的内心,回响着无声的独白:

佛说慈悲,怜悯众生沉浮苦海;亦说因果,昭示业力轮转不空。

孽由心火起,一念偏执成毒藤;债需身自偿,无人能代受其咎。

那被寒冬遗弃在凄风中的女儿泪,风干成了斑斑血泪的印记;

终化作生母晚年擦不尽、洗不净的斑驳辛酸与淋漓苦痛血汗。

这人间反复上演的悲剧闹剧,何时,才得见止息轮回的岸?

她的双眼缓缓地睁开,仿佛沉睡了千年之久。那眼眸如同深潭古井一般,平静而深邃,没有丝毫波澜。然而,在这沉静的表面下,却隐藏着无尽的故事和情感。

佛前的微光在她的眼中映照,那微弱的光芒似乎被她的目光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去。这道微光,如同黑暗中的一点希望,虽然渺小,但却永不熄灭。

在她的眼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受害者无言的悲悯。那是一种深深的同情和关怀,仿佛她能够感受到受害者所经历的痛苦和苦难。这种悲悯并非表面的怜悯,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共鸣,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同时,我们也能察觉到她对执迷不悟者的冷冽。那是一种洞悉一切后的冷静和果断,她看透了那些执迷不悟者的本质,知道他们的行为和选择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愤怒或斥责,只是用那冷冽的目光,默默地注视着他们,让他们在这无言的审视中,感受到自己的错误和无知。

更令人震撼的是,在她的眼中,还有一种穿越了世事沧桑、看透人性迷雾之后,沉淀下来的深重苍凉与无比坚定。那是一种经历了无数风雨洗礼后的成熟和坚韧,她看透了世间的繁华与落寞,明白了人性的复杂与无常。然而,她并没有被这些所打倒,反而在这重重迷雾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坚定地走下去。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