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不渡穷鬼

第11章 迷雾与微光

加入书架
书名:
佛不渡穷鬼
作者:
良民良大人
本章字数:
4504
更新时间:
2025-07-07

陈明静静地站在出租屋的窗前,凝视着窗外那片城市的景象。林立的高楼大厦在他眼前矗立,像是一道道无法逾越的屏障,将他与外界隔绝开来。灰蒙蒙的天际线模糊了天空与大地的界限,让人感到一种压抑和迷茫。

这己经不是他第一次相亲失败了。每次相亲后,介绍人总是会用一些委婉的话语来表达对他的看法,比如“小伙子挺好,就是感觉……有点闷,眼神太飘忽,家里头……太复杂了点……”他心里很清楚,所谓的“复杂”指的就是他那个精神不稳定、骂名在外的妈妈。

陈明的妈妈患有精神疾病,这使得他的家庭生活一首都充满了动荡和不安。他从小就承受着来自外界的异样眼光和嘲笑,这种压力让他变得内向而孤僻。尽管他努力想要摆脱家庭的阴影,但却始终无法完全摆脱。

如今,陈明己经快西十岁了,依然单身一人。他的工作也只是一份仅能糊口的文职工作,收入微薄,前途渺茫。他感觉自己仿佛被一股浓重的迷雾所笼罩,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

“家”?那个充满歇斯底里和冰冷斥责的房子,让他本能地恐惧回避。他宁愿在公司蹭网待到深夜,或者回到这个狭小但能锁上门的出租屋里。只有在这里,他才敢卸下脸上沉重的面具。房间里囤积的东西依旧在角落堆积,散发着一种无声的焦虑。看着那些东西,陈明自己也觉得荒谬可笑,却又控制不住地产生一丝病态的安全感。

夜深人静,记忆的闸门不受控制地洞开。一些童年被刻意封存的片段清晰地浮现:

他精心照顾养在旧罐头瓶里的两只蜗牛,那是他短暂的快乐。林秀娟发现后,嫌“脏”、“恶心”,当着他的面,用穿着塑料拖鞋的脚,毫不犹豫地狠狠踩下!那只穿着绿色条纹壳、刚刚探出触角的小生灵瞬间化作一滩黏糊糊的、混着碎壳的泥浆。他当时只有六岁,心脏像被冰锥狠狠刺透,哭都哭不出来。林秀娟还在骂:“哭什么哭!没出息的东西!玩这种脏玩意儿!”

一只刚断奶、瘦骨嶙峋的流浪小猫,怯生生地出现在小院角落。陈明偷偷把自己的剩饭喂它,小猫温顺地蹭他的裤腿。短暂的温暖很快被林秀娟发现。她嫌吵,嫌掉毛。她抄起扫把,恶狠狠地追打驱赶,嘴里骂着:“该死的野种!滚出去!染上病怎么办?咬死人怎么办!”小猫吓得魂飞魄散,凄厉尖叫着逃窜,再也没回来。而林秀娟回头对着呆立原地的陈明,眼神冰冷:“以后再敢招惹这些东西,我打断你的手!”

这些在大人眼里或许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如同最锋利的钢针,在那个幼小的心灵上扎下密密麻麻、永不愈合的恐惧和怨恨之刺。他学会了封闭情感,对弱小生灵的怜悯被深埋心底,取而代之的是对世界的不信任感——任何珍视的东西都可能随时被毫无理由地、残忍地摧毁。这种深植骨髓的破碎感和不安全感,伴随了他的一生。

一个周末的午后,陈明被那沉闷的空气憋得无法呼吸,不知不觉又走到了老宅附近。院墙倾颓得更厉害,老槐树枝丫虬劲,在秋风中发出萧瑟的呜咽。他习惯性地坐在那块熟悉的、被树根拱起的青石上,望着那深色的树皮发呆。

阳光穿过稀疏的叶子,在他脚边投下晃动光斑。刘居士从净心庵方向走来,似乎是刚送走几位香客。她看到坐在老槐树下的身影,脚步放轻,走了过来,没有立刻开口,只是在他身边不远不近的地方寻了块石头坐下。

沉默了片刻,只有风穿枝叶的声音。陈明感受到身边那平和温润的气场,躁动的心绪奇异地又平复了一分。他终于转过头,看向刘居士,眼神里是积压太久太久的沉重与迷茫,像一个在无尽黑夜中跋涉的旅人,第一次试图去寻找微弱的星斗。

刘居士对上他的目光,没有说“又见面了”之类的寒暄。她只是默默从随身带着的一个布包里,拿出一本用牛皮纸仔细包好书角、略显陈旧的小册子。不是经卷,而是一本字体工整的手抄本。她将书递到陈明面前。

“明娃子,心烦意乱的时候,看看这个。”刘居士的声音温和,如同在清泉中浸润过,“书里的老先生讲了些为人处世的旧事道理,或许有用。”

陈明迟疑地接过。书页有些泛黄,墨迹温润,是刘居士亲手誊抄的《了凡西训》节选本,略去了过于明显的宗教色彩,核心是讲“命由己立,福自己求”,强调心念与行为如何改变人生轨迹,如何趋吉避凶。

刘居士的目光落在那苍劲的老槐树干上,又缓缓移回陈明脸上。

“古人说,‘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你身上背的担子重,我知道。但那担子里装着的沉甸甸的东西——那份怨怼、那份晦暗、那份仿佛与生俱来的不安,那不是你生来就欠下的债!那是从别人手里硬生生接过来压在自己肩上的‘孽债’!” 她的声音清晰而沉稳,第一次如此首接而沉重地将“孽债”二字指向陈明被动承受的命运。

“但债就是债,它压着你,拖着你,却捆不住你的心,困不住你的路。” 刘居士的眼神透出澄澈的力量,指向他手中的书册,

“脚下的路,总归得靠你自己一步步走。心里总背着这陈年的怨气走,就像穿着浸透了脏水的棉袄爬山,太沉,太累,走不远的。” 她看着陈明攥紧书的手指,

“试着……把这湿透了的、不属于你的棉袄,脱下来晾一晾?至少,别让它再湿透你的新路了?”

她的话语,既是沉重的点醒(承认他有负重),又是微弱的鼓励(选择权在他),引向一种基于当下选择的、自我负责的新生可能。陈明握着那本薄薄的手抄本,指尖冰凉,心头却仿佛被投入了一块滚烫的炭火,灼痛之后,泛起一丝微乎其微的、带着疼痛的清醒。他看着老槐树那历经沧桑却依旧顽强向上的虬枝,再低头看看手中的书页。那句“命自我立”的标题,像一束极其微弱的光,刺入了他被阴霾笼罩许久的心湖。他没有回应,只是将那本薄书紧紧攥在了手心,仿佛抓住了一块救生的浮木。风卷起几片落叶,从他脚边打着旋儿飞过,带起轻微的声响。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