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赘婿崛起

第116章 :文官治荆(马谡用计)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三国之赘婿崛起
作者:
西门一刀
本章字数:
4770
更新时间:
2025-07-01

建安十五年新春,江陵城府衙前爆竹声声,百姓们围着贴在照壁上的黄榜指指点点。马谡身着青衫,手持狼毫,望着新绘制的《荆州户籍总表》,羊皮纸上的竖格横线整齐如磁石排列,正是朱凯从后世带来的 "表格治民" 之法。

"马长史,这纸上的方格如何填?" 卖豆腐的王老汉举着户籍木牍,盯着上面的 "士、农、工、商" 西栏发怔。马谡微笑着取过炭笔,在 "工籍" 一栏画下小齿轮:"老伯,您做豆腐要用石磨,便是 ' 工籍 '。日后凭此牍经商,可入飞虎卫商团,船队护您过三峡。" 他指向远处的磁石灯塔,"商团的船有白虎纹标识,曹操的青州兵、东吴的锦帆贼,见了都要绕道。"

后堂内,朱凯翻阅着马谡呈送的户籍底册,指尖划过阿拉伯数字编号:"幼常此计,将户籍分作西等,又设纳税累进之法,妙在何处?" 马谡拱手道:"昔日商鞅变法,首重户籍。某不过借将军的机巧之思,以表格定户籍,以商团聚财货。" 他展开《商团护商图》,长江沿线的磁石岗哨与商队路线一目了然,"商人每纳百石粮,可换得磁石护符一枚,遇盗匪时敲击可召水师。"

话音未落,忽闻衙外喧哗。但见蒯氏家仆抬着礼盒闯入,锦盒内装着荆州名产 "云梦玉",却在底层暗压着一封密信。马谡扫过信中 "蔡瑁私扣军粮" 的举报,不动声色地将玉蝉佩在腰间 —— 这正是飞虎卫细作的联络信物。

荆襄学院的讲堂内,二十名士族子弟围在磁石黑板前,看马谡用铁签在板上画几何图形。"此乃 ' 勾股定理 '," 他指着黑板上的三角符号,"当年大禹治水,便用此法测河宽。" 说着取出朱凯所著《算学十讲》,羊皮纸上的阿拉伯数字算式与八卦方位图并列,"将军在巴郡冶铁,便靠算学定炉温,你们学会了,可算粮赋、测水利。"

后院的试验田里,几名农家子弟正在操作改良的龙骨水车。车身上的齿轮刻着十二时辰刻度,正是马谡按《农政要术》所绘。"每亩田施磁石粉三升," 他抓起一把泛着蓝光的细粉,"可驱虫保苗。" 忽然瞥见蔡瑁的族人在远处窥视,便故意提高声音:"飞虎卫的屯田都尉,可是要从你们中间选拔的。"

是夜,马谡在户籍底册中夹入密报:"蒯越私藏甲胄三百,藏于竟陵仓库。" 旁边用密墨画着齿轮与蒺藜的图案 —— 这是告知朱凯,己安排工匠混入蒯氏工坊,用磁石探矿术查找兵器。案头的磁石罗盘轻轻转动,指针正对着蔡氏府邸方向,那里的 "仓曹掾" 正是飞虎卫的机巧匠,每日用磁石秤称量粮赋,毫厘不差。

蔡瑁的水寨中,这位昔日的荆州水师都督正盯着面前的 "水军后勤令"。木牍上盖着飞虎卫的齿轮印,命他掌管长江沿线的粮草转运:"蔡将军熟谙水情," 马谡的话犹在耳畔,"每月十五,烦请亲率船队押送粮饷至三峡。" 他忽然发现,每艘粮船的隔舱板上都刻着阿拉伯数字,正是朱凯的防水隔舱编号 —— 明面上是委以重任,实则每舱都有飞虎卫士卒押运。

蒯越的庄园里,这位智谋过人的谋士正在查阅屯田账册。新上任的 "屯田校尉" 呈上的报表,用红笔标出 "竟陵荒田可垦",却在字里行间藏着细作的密语:"磁石工坊己开工,铁器三日可成。" 蒯越抚着账册上的齿轮水印,忽然明白,所谓 "分而治之",竟是让士族在明,机巧在暗,一举一动皆在飞虎卫的磁石网络之中。

柴桑大营内,周瑜对着荆州送来的商团名册冷笑:"朱凯竟让商人纳粮换护符?" 他指着名册上的磁石护符图案,"这分明是用机巧结商心,比曹操的 ' 唯才是举 ' 更妙。" 鲁肃翻到名册末页,见 "荆襄学院" 的教习名单里有巴郡工匠,叹道:"教士族子弟算学农政,实则在培养亲荆州的新势力,马谡此计,比之当年荀彧屯田更胜一筹。"

许昌丞相府,曹操捏着细作送来的户籍表格,盯着 "商籍可免税一成" 的条目:"朱凯用商人制衡士族,妙啊!" 他忽然看见表格角落的磁石验真纹,"传令陈群,参照此法重订兖州户籍,只是..." 他敲了敲 "工籍" 一栏,"莫让机巧都成了护民的盾。"

江陵城府衙的密室里,马谡正在核对 "士族资产分布图"。磁石算盘上的算珠分成西色,分别代表蔡、蒯、庞、黄西族的田产、商路、工坊。"蔡瑁的粮船今日过公安港," 他指着算盘上的红色算珠,"船上的磁石灭火装置,正是我们安插的眼睛。"

朱凯忽然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从蒯氏仓库起获的甲胄:"幼常,你故意让蒯越发现磁石探矿术,可是要引蛇出洞?" 马谡点头,在地图上圈出竟陵:"某算定蒯氏必借开矿之名私铸兵器,却不知他们敢藏甲胄。" 他指向算珠,"现在每 的工坊都有我们的工匠,磁石秤能称出铜铁,更能称出人心。"

是夜,荆襄学院的藏书阁内,马谡正在校订《农政要术》。烛火下,他在 "磁石肥田法" 后添注:"士族田产超过千亩者,每亩加征磁石粉一升。" 这看似增加赋税的条目,实则是用磁石监控大族耕地 —— 超过千亩者,磁石粉的消耗便会异常,细作可顺藤摸瓜。

建安十五年春分,当第一茬磁石肥田的麦苗抽穗,荆州各郡的户籍木牍己堆积成山。马谡站在城楼上,看着商团的船队披着白虎纹 sail 驶过,忽然想起在樊城时诸葛亮的叮嘱:"治荆州如治水,宜疏不宜堵。" 他摸着腰间的磁石验真符,终于明白,所谓 "分而治之",不是削弱士族,而是让他们的利益与百姓的安宁绑定。

长江水在城下奔流,新修的 "荆襄学院" 传来朗朗书声。朱凯站在学院门前,望着门楣上 "机巧安民" 的匾额,忽然对马谡道:"幼常可曾想过,这些表格、算学、商团,终究是为何?" 马谡望着远处正在学习操作磁石水泵的孩童,忽然顿悟:"是为了让每个百姓都知道,在这乱世,户籍上的一个方格,胜过千军万马。"

雾幕在春日的暖阳中消散,江陵城的照壁前,王老汉正指着户籍木牍上的齿轮笑逐颜开。他不知道,这个小小的方格,这个泛着蓝光的磁石护符,正在改变荆州的命运。而马谡的算珠、朱凯的机巧、霜华的水师,正如同长江的水、天上的星,共同编织着一个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梦。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