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碗之间是人心

第164章 暗影渗透

加入书架
书名:
锅碗之间是人心
作者:
数字美食
本章字数:
3562
更新时间:
2025-07-08

春雨连绵,林湾村周边的山路泥泞不堪,制度学院前却依旧排着长队。

“这雨下了三天,大家还来?”白松举着伞,目光里透着一丝欣慰又夹着担忧。

“想学的人,自然会来。”林知夏背着电脑包走过来,踩着泥水走进院子,湿气顺着发丝滑落,她抬头望向排队的年轻人,声音温柔却坚定,“你们来对了地方。”

今天是“制度学院公开课首播季”第二场。

不同于上一次讲解乡村创业从0到1的实操,这一次的主题是【如何组建合作社和小微集体运营体系】,是林知夏打算真正将林湾模式向外复制的核心技术。

她不怕讲,她要让更多人懂,让更多村子和更多年轻人具备自我造血能力。

首播开始前,顾临舟在后台走来走去,接到林惟发来的消息。

【林惟:己经确认,有若溪资本的人混进今天的听课名单里,打算录音录影。】

【顾临舟:让他们录。】

【林惟:你不怕?】

【顾临舟:她说过,我们要靠透明和真实取胜,让对方即使抄,也要学得彻底。】

顾临舟握着手机,抬眼看向台上准备PPT的林知夏,她正弯腰调整话筒,眼神澄澈中带着无畏的坚定。

他笑了笑:“这就是我认识的林知夏。”

“大家好,今天我们讲第二课如何组建真正属于你们自己的合作社和集体运营团队。”

林知夏站在台上,没有稿子,也没有宣传口号,只是从最基本的【股份设计】【分红机制】【小微信贷】讲起。

“不要怕麻烦,合作社不是只靠人情就能长久的,它需要制度,哪怕是最简单的白纸黑字,都比口头承诺更能守护你们的信任。”

“一个健康的合作社,要有公开透明的账本,要有选举出来的财务负责人和监督组,要有应急预案和退出机制。”

“乡村振兴不是做秀,更不是跑流量,是一群人愿意为了长期稳定,互相约束、互相信任、互相依赖。”

弹幕刷得飞快:

【这堂课太值了】

【第一次有人把合作社拆解讲这么细】

【她为什么要免费讲这些,真的不怕被别人抄吗?】

【这种知识才是真正能改变人的】

……

然而,就在课堂进行到一半时,林惟急匆匆赶进后台。

“出事了。”他低声说,“镇上的王三顺和周边两个村的几个人,在群里发消息,拉林湾村里部分人去参加若溪资本的‘林湾周边联合振兴基金项目’,开出条件比我们高,免利息还预付三个月启动资金。”

顾临舟眉头一沉:“这是挖墙脚,明抢。”

林惟面色难看:“有人己经动摇了。李大勇刚给我打电话,说有村民己经去镇上谈条件了。”

顾临舟握紧了手机,沉默半晌,抬眼看向台上讲课的林知夏。

台上的林知夏依旧神色从容,讲到“退出机制”时,她微微停顿,看向镜头和台下每一个人:

“我知道,有人会说,若溪资本给的钱更多,条件更好,为什么要跟着我们走艰难的路。”

“我不劝任何人留下。合作,是自愿的。不管你们选择留下还是离开,制度学院的公开课依旧向所有人免费开放,因为我相信真正能走得远的力量,不是资金,而是一起成长的信任。”

她放下话筒,台下安静得能听见雨滴落在窗沿的声音。

下一刻,掌声响起,如雨后的雷鸣。

公开课结束后,后台挤满了年轻人来签字和提问,手机里首播后台跳出:【首播峰值突破650万】。

林知夏摘下麦克风时,顾临舟走到她身边,递给她一杯温热的姜茶:“你知道你刚才说的那段话,会让一部分人彻底离开吗?”

林知夏笑了笑:“是。但也会让留下来的人,更加坚定。”

她喝了一口姜茶,暖流顺着喉咙滑下去,将整个人的寒意冲散:“想走的人,终究会走,留不住。但留下的人,才是真正愿意一起走到最后的力量。”

顾临舟低头看她,眼中闪过一丝骄傲和心疼:“林知夏,你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领路人了。”

林知夏看着他,忽然眼神一软:“累了。”

顾临舟轻轻将她拥入怀里:“累就休息一会儿,有我在。”

当夜。

若溪资本办公室,丁向南看完完整的首播回放,眼神深沉如夜。

“她用公开和透明赢下了一部分人。”助手低声说。

“没关系。”丁向南抬手,敲了敲桌面,“她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什么?”

“她信任人,也被人信任。”丁向南冷笑,“只要切断这种信任,她就会失去所有。”

他起身望向窗外,夜色笼罩着城市的灯火:“准备好第二阶段,全面介入林湾周边村,建立替代性的制度服务体系,价格压倒,利益驱动,拆解她的模式,削弱她的联盟。”

“是。”

黑夜中,林湾村的灯火依旧点点不灭,而暗流之中,一场更大的风暴正悄然成形。

……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