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韩春明跟随部队缓缓地离开了丰后水道时,他回首遥望,心中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
而与此同时,远在后方的苏萌正坐在窗前,目光凝视着远方,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如今,战争终于结束了,和平的曙光洒在了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土地上。
然而,对于苏萌来说,一个重要的人生抉择摆在了她的面前——是否要与韩春明步入婚姻的殿堂。
在卫生队里,消息早已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据说,国家为了迅速增加人口,已经积极动员起卫生队的年轻姑娘们,鼓励她们与部队中的军官喜结连理。
听到这个消息,苏萌的内心不禁泛起了一丝涟漪。
其实,她的心早就紧紧系在了韩春明的身上。
这些年来,尽管他们身处两地,但通过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信件往来,两人之间的感情愈发深厚。
从最初的相识相知到后来的相互牵挂、心心相印,他们共同走过了无数个日夜,那份情感也在岁月的磨砺下变得坚不可摧。
如今,一切似乎都已水到渠成,只差那临门一脚。
苏萌深知,国家新颁布的婚姻法为他们的爱情之路铺平了道路。
按照法律规定,年满18岁的他们完全具备了结婚的条件。
而且,她还听说,如果婚后生育孩子,国家将会给予丰厚的奖励。
这一政策在卫生队里已经被多次组织学习过,大家对此也都心知肚明。
想到这里,苏萌不禁红着脸开始幻想起来。
以后要是真的和韩春明结婚了,我到底应该生几个孩子才好呢?
或许两个?一男一女正好凑成一个“好”字;
又或者三个?让家里充满更多的欢声笑语……
每当脑海中浮现出这样温馨美好的画面,苏萌的心头便涌起一股暖流,整个人都沉浸在幸福的遐想之中。
……
黄远志之所以能够如此阔绰地给大家发放育儿费,这背后的原因便是那一笔来自膏药国的巨额赔款。
要知道,膏药国赔付的4亿5千万两白银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在当前这那个年代,一两银子足足有50克重呢,其价值大约相当于7美元或是17.5大汉币。
这么算下来,这4亿5千万两白银的总价值简直令人瞠目结舌,大概约合31.5亿美元,又或者是整整70亿大汉币呀!
凭借着这笔庞大的财富,黄远志完全可以持续地发放育儿费很长一段时间啦。
通常来说,普通家庭平均都会生育五名子女左右。
按照这样计算,如果每个孩子每月仅需国家支付75大汉币来养育,那么一直抚养他们到15岁,总共所需花费也不过才13500元大汉币而已。
由于六秋国从大汉国获取的贷款数量颇为可观,所以长久以来,大汉币始终作为该国的重要流通货币之一存在着,而且,六秋币与大汉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固定维持在1:1的水平。
不仅如此,大米币同样也是六秋国内广泛流通的货币之一,它与六秋币之间的兑换比例则是1:2.5哦。
黄远志的打算是,有钱先发着,先把自已国家的人口发展上去再说,至于以后没有钱了怎么办,以后再说呗。
政策都是可以改动的,此一时彼一时也,不能像是那个什么祖训一样,制定了就不能改了。
……
达东岛历经漫长而残酷的战火洗礼之后,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和平曙光。
停战协议一经签订,那被困在南达东岛上的众多膏药国士兵如获大赦,满心欢喜地等待着祖国货船的到来。
当那一艘艘满载希望的船只缓缓靠近岛屿码头时,人们看到的是一群衣裳破烂不堪、面容憔悴蜡黄且身形消瘦的士兵。
他们步履蹒跚地下船,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感慨。
在即将离去之际,这些士兵纷纷将目光投向对岸的敌人——六秋国的士兵们,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感激之情。
他们深知,如果不是六秋国的士兵们不时慷慨地接济一些粮食,让他们得以续命,恐怕他们早已成为这片土地下的亡魂。
这份来自敌对一方的人道主义关怀,令他们刻骨铭心。
毕竟,不是所有的膏药国的士兵,都是坏畜生,也有那么一两只好畜生的。
随着这些士兵的离去,达东岛逐渐恢复往日的宁静与祥和。
在北达东岛上的那所小学里,年轻女教师文丽兴奋不已,因为她终于盼来了探亲的宝贵机会。
众所周知,在战争期间,往返于六秋岛和达东岛之间的舰船数量极为稀少。
这使得文丽想要回到六秋岛与自已深爱的丈夫相聚变得异常艰难。
幸运的是,由于大部分激烈战斗主要发生在南达东岛上,相对而言,北达东岛上基本未受战火波及。
因此,两座小岛上的学生们都被集中安排到了北达东岛上继续学业。
这些学生啊,他们可都来自生产建设兵团!
要知道,这兵团里头可不单单只有稚嫩的娃娃兵哦。
其中还有不少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军官们以及知识渊博的农业教员们。
好些军官和教员早就成家立业啦,他们拖家带口地一块儿来到这里,他们的孩子也需要接受教育的。
如今呢,激烈残酷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一部分学生可以开开心心地返回南达东岛与家人团聚,继续学业喽。
如此一来,文丽这边的教学担子瞬间就轻了许多。
于是乎,她便寻思着趁着这段难得的闲暇时光,回自已心心念念的六秋岛走一遭。
文丽满心欢喜地将早已准备妥当的请假条紧紧攥在手中,脚步轻快地迈向办公室,打算向领导请假。
然而,令她始料未及的是,当校长瞥见文丽递上来的那张请假条时,竟然面露难色,缓缓说道:“文丽老师啊,按理说这战争既然已经结束了,于情于理我都应该痛痛快快地给您批个假,好让您能早日与爱人相聚团圆呐。
可是您想想看哈,虽说眼下确实有部分学生即将踏上回归南达东岛的求学之路,但与此同时呢,咱们这儿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得跟随学生一同前往那边开展教学工作哟。
这么一来二去,学校这边教学方面所承受的压力依旧不小哇,毕竟咱还是缺教师人手不是?
况且呢,再过上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一年一度令人期待的暑假可就要来临咯,您瞧瞧能不能,等暑假的时候,再回去呢?”
文丽站在原地,眉头紧锁,脸上露出犹豫不决的神情。
她内心深处的声音告诉她,此时此刻,她最渴望做的事情就是立刻飞回自已深爱的男人——佟志的身旁。
她迫切地想要与佟志共同商讨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将他们的宝贝女儿接到如今所在的六秋国。
当初,文丽和佟志一同踏上前往异国他乡的旅程时,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把年幼的女儿留在了大汉国,并托付给自已的母亲照顾。
那时,他们心中满怀希望,憧憬着等到文丽在新环境里安定下来之后,便能找到合适的机会,顺利地将女儿接到身边团聚。
然而,世事难料,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战争的阴影很快便笼罩了这片土地。
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乱让文丽陷入了深深的担忧之中,她害怕心爱的女儿会在战火纷飞中受到伤害。
出于对孩子安全的考虑,原本计划好的接女行动只能无奈地被搁置一旁。
时光匆匆流逝,每一分每一秒对于文丽来说都像是一种煎熬。
如今,战争结束,她已经无法再继续忍受这种分离之苦,哪怕只是一刻钟的等待都显得如此漫长而难熬。
她满心焦急地盼望着能够马上返回六秋岛,与佟志相见,然后共同谋划如何跨越重重困难,成功地将女儿接到自已温暖的怀抱。
终于,文丽鼓起勇气,抬起头望向面前的校长,诚恳地说道:“校长,您应该了解我的情况的。
我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这些年来一直在大汉国由我的母亲悉心照料着。
我这次提出要离开一段时间,实际上是打算回到大汉国走一遭,亲自将我的女儿接过来,让我们一家人早日团圆。”
说完这番话,文丽的眼中闪烁着坚定而又充满母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