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些消息,众人真是迫不及待地想把扶苏召回!谁想到他会打算用所谓的仁义策略去击败赵国?这可行吗?简直是天方夜谭!若这次不动武,赵国绝对不会同他们讲和!
而且正因为扶苏这种过于理想化的想法,立刻导致了秦国对赵作战部队的溃败!
几天后,当燕国的李信带二十万大军尚未正式到达时,由二公子扶苏率领的攻击赵国的军队便陷入了赵国主力军的埋伏之中。
由于扶苏希望与对方讲和,赵国假装同意以计就计,使得扶苏所率的进攻赵国的部队立刻被赵国的二十万主力军团团包围并伏击!
如此情况下,当前由扶苏统领的军队几乎节节失利,几乎无力抵抗。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赵国的大军中还包括血衣侯领导的“夜幕”组织!
这群恐怖的强大武者简直成为了普通士兵心中的梦魇……这次的惨烈战斗中,为了保命撤出重围,二公子扶苏付出了几万名秦军将士的牺牲作为代价!
而且因秦军原本士气就已经低落,这次败局犹如山崩般一发不可收拾!
原本才刚刚到达赵国境内的中间区域,转眼间就被击退到了秦国边疆地带!
甚至那些之前俘获到的赵国士兵也被赵国主力军救出!
扶苏待这些战俘如上宾,但他们不仅毫无感激之心,反而在这场战斗中的表现更激烈、更有斗志!更令人反感的是,尽管经历了这次重大打击,扶苏仍然固执地想派人向赵国寻求和平谈判!
当然,他或许仍旧相信自已是对的,但王翦和桓崎二人已经将扶苏架空了,并不再听命于他!对于扶苏,桓崎等人事先就有很大的疑虑,秦军全体上下对此也是怨声一片。
于是现在的扶苏真是十分孤立无援,因为他麾下的秦军再没人愿意听从他的话。
王翦立即自行成为了正印大将军,而桓崎也成为全军的总指挥官,两人正计划带领军队返回边防休整。
同样地,李信率领的支持队伍——那二十万大军也随即返回了燕国的边界待命!
在这一瞬间,扶苏完全破坏了原本应该是大获全胜的一场战役。
王翦与桓崎两人也终于领悟了当初为何长公子嬴岚能稳坐江山、泰然自若,没有显露出任何紧张和担忧。
现在他们都理解了,为何秦王嬴政把这赵军统帅的位置给了扶苏,而长公子嬴岚竟连一点争取的意思都没有,原来他早已料定扶苏的性格及此战的发展和结果!最初他们还以为长公子这是之美,却不知这一切只不过是他们的误判而已。
他们的长公子心机颇深,他所展现出的整体战略思维绝非自已等人所能匹敌!
如今这场失利的战争恰恰证明了长公子岚先前所保持的冷静沉稳绝对正确!
毕竟,长公子只用了数周的耐心等待,就在无声无息中证实了自身的价值!
这使得二公子扶苏彻底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的确,在这次战役中,自从二公子扶苏失利以后……
对于扶苏来说,想在嬴政面前重振颜面已是难如登天!
争夺继承人之位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少了!
毕竟,这场战争已完全展示了扶苏真实的一面!
是的,扶苏确确实实地展现出了他有多不堪,同样,他的“仁爱政策”显得如此荒诞!
尤其是在目前,更为重要的是,扶苏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
尽管作为军队正统指挥官,扶苏的地位极其尊贵,但此刻却没有人愿意遵从他的指令!甚至包括士兵与新兵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忽视了扶苏的存在!
可以这么说,现在扶苏在整个攻打赵国的秦国军队中,已经彻底失去了威信!
讽刺的是,作为一个军队的首领,他能让自已的声誉如此败坏。这足以表明他对国家、对人民是多么的令人唾弃!
更进一步的是,由于遭受赵国大军的伏击,整支军队在溃逃回秦境之后。王翦当即派出急报使者,计划立即将这些信息汇报给秦王嬴政。
面对如此无能的扶苏,数十万大军渴望长公子嬴岚能够及时出现,以重整旗鼓!
当前,没有长公子岚的到来激发士气,王翦与桓崎认为这场战役可能根本打不下去了!
不久之后,随着王翦派出的急信迅速发出。
这位急使正快速前往咸阳城!
几天之后的清晨,在早朝刚刚开始之时,那名急使也策马疾驰而至!
“大王,前线上方急报!!!”
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急报声,很多忠于扶苏的大臣顿时激动不已,面露喜色。在他们心中,或许这次急报带来的正是二公子扶苏战胜赵国的好消息!
“这是八百里加急的信报?是扶苏公子传回捷报吗?”
“一定是了!赵国应该已经被拿下了吧!”
“竟然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就攻克了赵国,真不愧是扶苏公子啊!”
“………”
当时刚进入宫殿的文武百官,在听闻外界传来的急报告知后,扶苏党羽的人群面上都带着几分激切与盼望。
若真是扶苏用这般短的时间就战胜赵国并取得土地,这对扶苏及他的支持者而言,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闻讯,端坐高位的嬴政面上泛起了一抹动容。
显然,对于这匹八百里加急的战报,他也抱有一份急切与期盼!不多啰嗦,他迅速沉声道:“准了!”
不久后,随着嬴岚话语落下,一位哨探神色凝重,匆忙踏入大殿。
他在嬴政面前行了一个半跪礼,随即报告道:“大王!王翦将军从前线送来的八百里急报!”
“数日前,在扶苏公子的率领下,我军遭遇了赵国二十万大军的伏击!”
“由于扶苏公子一心求和的态度导致了我们的备战严重不足,现今部队伤亡惨重,已退守至我国边疆防线!”
“加之之前在多场战役中抓获的赵国俘虏几乎没有幸存下来的——由于扶苏公子待俘虏过于仁慈的缘故,他们大多借此机会被营救!”
“同时因为守备疏忽,造成多位将领被袭击身亡!”
“大王啊,数万兵马将士如今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为了稳住军心,扶苏公子作为二公子的位置已被暂代由王翦将军担当,指挥权交给了桓崎将军!”
“现在前敌紧急,我们再也无力对抗赵军,所以,恳请大王下令让太子出兵救援!”
……
哗地一下!
当这名哨探一言一行地道出了前线的全貌之后,殿堂内外,惊呼声此起彼伏!
原本一脸热望的扶苏派人士们的脸色骤然一沉!而在上位者位置就座的嬴政,他的神色也同样瞬间凝滞!满场朝中文武亦为之错愕!
这位大王的次子,真是糊涂到无可救药了?!
竟与敌国谈和?竟善待敌军俘虏?
这种事情,难道真有人会做?
哨探的报告结束,即便是如赵高、李斯等智谋老臣心中都不免生起一丝怒意。扶苏这废物,竟生生将一场稳操胜券的战争给糟蹋了!
而在这刻,扶苏派人士更是显得痛惜不已,其中为首的是扶苏的支持者昌平君,闻言竟两腿发软,几乎站立不住!完了……
这场面,怕是将扶苏的前程彻底毁掉了吧!
他的轻举妄动让这次本可以为国家赢得辉煌胜利的机会变成了一个笑柄!堂堂秦国大军不仅寻求与敌人讲和,更因此遭受到敌人的突袭;
最终不得不退回到秦境,军队人心涣散。
正统主帅之位已被悬空,整个军队无人再对扶苏保持忠心,可以说,
扶苏已经成为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失败案例!
一个让全军上下数十万将士同声哀叹的人,他的权力竟然就这样被褫夺,
这足以说明他所引发的军心动荡究竟有多大。
此时此刻,嬴岚那冷峻背后的恐怖之处,愈发彰显无疑!
这名哨探报告的事件让所有前线下秦国大军无不希望嬴岚能够率军出征,这其中自有缘由。
回想以往嬴岚的辉煌战绩,对照现在扶苏的无能,不禁令人感慨对比之下差距显而易见!
即便是一向理智的赵高和其他谋臣此时也不禁摇头叹息,仿佛承认他们此次选错了支持的对象。
本指望扶苏领军可以不抢夺大公子风头,然而事实却是,此举反而为他铺垫了一路坦途!
现今因扶苏的表现不佳,反令这位大公子地位显得更为重要。
尤其在这关键时刻,整个秦军几乎再次向嬴政上书请求以大公子代替扶苏!
这般情景,在偌大的秦国历史上,实属罕见之事。
随即,坐在王座上的嬴政从刚才的惊讶瞬间转换为了滔 滔怒火!
这并非是对这位哨探言辞不当的怒火,而是彻底地对扶苏感到失望!
同赵国寻求媾和?
还极其尊重对待敌军俘虏?
并且期望通过平和方式结束此次征战?!
这些行为让嬴政脑海中再次涌现扶苏的一系列作为,内心激起了难以抑制的愤恨,真希望即刻就能取其性命!
“懦弱不堪!”
嬴政气得面红耳赤,“扶苏简直是将秦国的威风荡然无存!”
他对秦国的期待和信念,似乎在这一瞬全然破碎,后悔莫及地认为,原本期待扶苏有所改观,却没想到此人是在拖累秦国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