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秦之大军的主将,必将非你莫属!”
“不只一次,而是两次!”
“... ...”
哗——
秦王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方才还因好消息振奋无比的众臣,立刻如遭当头一棒!个个脸色难看至极,仿佛吃了苦胆般。
不少人听完嬴政的话,忽然感觉自已的计划似乎落入了下风。
长公子嬴岚虽然放弃了这一次领军之机,却换来了未来两场战事的统帅资格?
简直荒谬到了极点!!
变化之后,长公子嬴岚这一次真的占到大便宜了吧!想到这里,大家实在忍不住想吐血。不过别说其他人,连嬴岚自已也没料到,嬴政竟然会给他这么大的优待!他本想把这次攻赵的主帅位置交给扶苏。但是,嬴岚明白,这最终的功绩迟早还是他的。
真以为扶苏带着秦军就能轻易战胜赵国?这完全是在做梦!
对历史有所了解的嬴岚很清楚,尽管赵国如今看似内乱不断,战斗力薄弱,但实际上赵 国军 事力量依旧强劲!
尤其是还有像李牧这样的一流将领坐镇,这不是开玩笑的。
加上早有情报显示,赵国可能已经派人外出寻求援助了。
因此,扶苏想带领秦军击败赵国,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更别提他脑筋似乎也不够机敏,想以所谓“仁爱”来战胜赵国,这分明就是不切实际。
估计不出十几天,扶苏定然会败走回国。那时候,身为正宗进攻赵国统帅的嬴岚自然就会重出指挥。正因为预知了这一切,他才能表现得如此大度,毫不在意扶苏此次出战的举动。
然而,最出乎意料的是,嬴政竟对自已有此等厚待——竟然承诺将来两场重要国战,也将任命自已为主帅!
这样看来,尽管表面上今日嬴岚似乎吃亏了,但他实际上是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未来的战事指挥,必定依旧轮到嬴岚。
不仅如此,他还得到了嬴政对后两次国战出任主帅的承诺!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重大战役中,嬴岚名正言顺地成为最高统帅!
这次表面上看似只是个小胜利,实则已经是天大的喜讯!
对于嬴岚来说,今天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一石多鸟的好日子!
攻赵不会受到影响,反而能借机展现自已的能力,并确立地位;更重要的是,后两次重大战役的指挥权,也能牢牢掌握在手中!
呵,真是要感谢扶苏今天的安排!
若非因他,嬴岚还不得不费尽心思去找理由说服嬴政。
原本他在担忧什么呢?
哦,那自然是对即将面临的与魏、楚、齐三国战争感到忧虑。
担心在向嬴政请求出任这三个国家战争主将之时遇到困难!
要知道,现今秦国几乎无将军能够连续担任大型战争的指挥官。
而自已能够三次率军出征,已是打破常规,堪称罕见了。
所以,在接下来针对魏国、楚国和齐国的战事之中,嬴岚已无需多虑,一切都会按部就班进行。
倘若嬴岚再度出面争取元帅之位,未免显得有些过分了!这也等于堵住了蒙恬、王翦及其他将领们的升迁之路!
通常而言,每个将军都有可能成长为元帅,率领大军征战四方的机会均等!若嬴岚一而再再而三地寻求这一高位,确实显得有些贪婪。
此举不仅对嬴岚的形象有所损害,同时也对他人不利。因此,在战事即将启动之际,嬴岚自行放弃了争取元帅的念头!然而,未曾想到的是,嬴政突然给出了承诺,许诺在未来攻击魏国、楚国或齐国807时,至少可以有两次机会名正言顺地担任正统帅。
无论是从法理角度,或是出于朝中文臣武将的意见,嬴岚出任大军正统帅的理由都将无可挑剔!
君主之言,言既出,驷马难追;非同儿戏之事,嬴政既然亲口应允,日后时机成熟之时,自然会信守诺言。
此时此刻,如果不是身处朝堂之上,嬴岚几乎已经笑出声来!
过去的嬴岚总不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如今却发现馅饼还真有可能从天而降。
嬴政做出决定后,没有耽于闲聊。扶苏主动请缨前往赵国,嬴岚对此亦不介意。于是嬴政准许扶苏率兵征战。
作为父亲,嬴政心中充满了对扶苏此次领兵作战的期待——毕竟这是扶苏首次领军参加国战。
他希望扶苏能够像嬴岚一样带给他惊喜;如果大秦再多出一位战场上的豪杰,统一六国的目标或许将指日可待。
朝会后半日,扶苏代替嬴岚征战赵国的消息便迅速流传开来。
实际上,此消息由扶苏一方有意释放。在未获得战场胜利之前,他们就坚信这一切已成定局,并开始策划如何借此造势。
众望所归的是,随着这一消息的传开,很多民众对于这位年轻公子的表现抱以高度期望。
他们联想到嬴政的英明决策和长公子嬴岚的勇猛表现,自然认为次子扶苏也绝非泛泛之辈。
加之扶苏这些年积累的民间支持度,使得很多人对即将到来的胜利抱持乐观态度。
看到嬴岚因军事胜利广受赞誉,扶苏派系成员心中自感不足。
于是,他们计划效仿嬴岚的成功路径,借机增强自已的声望与影响力。当然,随着该消息迅速传播,不少老百姓对此事的关注度也显著提高,普遍认为二公子扶苏的这次出征定能不负众望。
因此,如今的秦国百姓,都怀着极大的好奇心,热切关注着扶苏首次领军出征的结果!当年,大公子嬴岚的首战归来时是凯歌频传,威震四方。
现在,对于二公子扶苏,人们同样寄予厚望,期望满满!不过……
秦国的老百姓正翘首以盼,希望见到扶苏在战场上的表现。然而,对于军队中的将领士兵而言,这样的任命却让他们暗自叹气不已!
尤其是在这次赵地远征军中任职副统帅的王翦,及另一名关键人物桓龄,他们对此事感到极为不适,对于让扶苏领兵伐赵这件事,内心充满了质疑与不安!
关于现任大公子嬴岚的能力,他们是心服口服的!嬴岚的勇猛已不必多言,其威名四播——单日之内,他就挥师南下消灭韩国;仅率领两万人马击溃了数量上远远占优的二十万匈奴;独自领兵三万人横扫了强大的三十万燕赵联军,半途即攻克燕国的国都。
这样一位能力超群的人物若能担当伐赵大军总帅的职务,无论是桓崎还是王翦,都是心甘情愿无话可说的。
但换作是扶苏……这是个什么水平?
要知道,军系内部的将领士兵普遍瞧不起扶苏!因为他作为一介儒家学士的代表,天然就是军人眼中的对立面。
因此,对于扶苏领导他们征战赵国的事情,桓崎与王翦怎么可能觉得顺心?不仅限于他俩,连同整个超过二十万之众的攻赵军队也是满腹委屈,欲哭无泪。
本应是所有将军士兵得知是长公子嬴岚领军征赵时,那份喜悦激动之情油然而生。
未曾想到,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美味中的蟑螂,让人顿时失去了对美食的兴趣!
可以想象的是,自从知道这一任命后,整支攻赵部队上下士气大落,一片萧条。
尽管战争尚未开启,但从士气上来说,这几乎等于先败了一阵。
许多士兵心里对扶苏不屑地评价:这样一个书呆子,怎么可能是指挥作战的好材料?
在心底里默默抱怨:“和长公子抢什么总帅的位置呢,你有那个资格吗?”
而扶苏被任命为赵国远征军总司令的消息传来,也让整个赵国的气氛为之高涨!得知此事后,赵国内部洋溢着一片庆祝之声!
特别是当赵国国主赵王迁从密探那里获得此等重要情报后……
坐于王者之座的赵王迁,差一点没笑出声。真没想到,秦国大王嬴政竟有这般离谱的操作。
现在他竟然派出了自已的次子扶苏来攻打赵国,而先前听说是由长公子领军攻赵时,以赵王迁为首的整个赵国朝廷官员们,心情沉入谷底。因为嬴岚的名字就意味着一场场辉煌的战斗胜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即使没有亲身经历,光是听到这些胜利记录,就足够让人们对这位长公子心生敬畏了。
因此,赵国似乎被一片浓重的阴影所笼罩,每个人的脸上都长期挂着阴云般的愁容。
然而,绝处往往能够迎来转机,对于赵国来说也不例外,仿佛命运已注定不会让它消灭 !
这一次,长公子嬴岚没有成为率领攻打赵 队的主将,
这让迁等人对秦军的恐惧感消散了不少。
尽管王翦和桓奇是秦国有名的将领,但在赵国人眼中却不以为意,他们有李牧这样的名将在阵前,根本不怕秦军中的王翦、桓崎等人。
尤其是这次,迁更是一掷千金请来了夜幕四恶之中的将领们。
这些夜幕四恶,在逃离韩国后,逐渐扩展了自已的力量,
不过,准确来说,现在夜幕四恶之中只剩下了三位,因为他们其中的一个,名为翡翠虎的人,已经不幸身亡。
剩下的三位分别是实力惊人的——白衣血侯白亦非;接下来是明珠夫人与蓑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