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才发现妻主她身份不凡!

第 48章 引江工程

加入书架
书名:
新婚夜,才发现妻主她身份不凡!
作者:
小幼芸
本章字数:
4464
更新时间:
2024-08-28

“那你怎么不叫醒我?”宋时礼抓起楚青澜胸前的头发把玩着。

“看你睡的香,舍不得叫醒你。”

“油嘴滑舌”宋时礼撇了撇嘴。

楚青澜轻笑一声,忍不住又亲了亲他的唇。

“那礼儿喜欢吗?”

宋时礼面色一红,连忙推开她:“你,我……”

楚青澜见他恼羞成怒的样子,将人紧紧的抱住。

宋时礼也不再挣扎,任由着她抱着自已。

……

次日,龙阳殿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回陛下,臣有事启奏”户部尚书李玉走了出来。

“爱卿何事启奏”楚千星问道。

“回陛下,正值夏季,北境兰州大旱,百姓种不出粮食,收不上税,老臣认为应减免赋税。”

“不可,陛下,户部尚书此举不妥!”陆书立马跳出来反对。

“陛下……”李玉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陛下,如若没有税收,何来军饷?没有军饷,何来兵马?虽说现在天启平稳,可谁又知道北地会不会卷土重来呢!”陆书恶狠狠的瞪了一眼户部尚书,语气沉重的说道。

“陆丞相,若是强行收了税,军饷有了,百姓都饿死了,天启又何来的兵源!”李玉为了百姓竟然公然跟陆书干了起来。

“不税收,没军饷,打仗了,兵士直接就饿死了。”

两人谁也不服谁,在大殿上争吵了起来。

直到两人吵得精疲力尽,都没有分出胜负。

“兰州年年会大旱,两位爱卿的话都有理,可却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楚千星开口说道。

北境的兰州位置偏远,虽同在北境,但苍澜江旁江州倒没有过大旱的情况,反倒是年年丰收。

见大殿无一人说话,楚千星视线落在楚青澜身上。

“摄政王可有什么良策?”

“回陛下,臣认为可以从根源解决问题。”楚青澜平静的说道。

李玉一听,双眼一亮,有救了,兰州的百姓有救了!

只要摄政王开口,这件事就不怕办不成!

“摄政王且说来听听”楚千星凤眸微闪,她知道她皇叔肯定会给她一个满意的办法。

“让士兵种粮,今年的税收减半……”

“不行!士兵岂能种粮?”

楚青澜话还没有说完,陆书直接开口反对,殿中大臣也纷纷讨论了起来。

“如今战事平稳,士兵们无事所干,如果自已种粮的话还可以减轻朝廷的负担,臣认为摄政王的这个想法可行。”谢知仔细想了想,她也觉得楚青澜这个想法不错。

楚千星点了点头,她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毕竟现在天启有两支军队,上下都快有二十万人,如果全靠朝廷发饷,的确养不起啊。

那如果她们自已种粮,那可省不少钱呢,如今北地又被打了回去,元气大伤,另外两国又一直平静无所动作,那么士兵闲下来的时间就可以拿去种粮了。

“朕允了,这件事就交给谢将军去办吧。”楚千星看都不带看陆书那快要发黑的脸色,直接拍案下令。

“臣遵旨”谢知乐呵呵的接下命令。

“陛下……”陆书还想再说点什么,楚千星就又说起另外一个问题了。

“兰州大旱,户部尚书的提议,朕也允了。”

李玉顿时欣喜若狂,连忙磕头谢恩:“谢陛下,陛下深明大义,乃是我天启百姓之大福。”

楚千星摆了摆手,示意她起来,又继续问楚青澜。

“摄政王,你方才话还没有说完吧,你接着说”

楚青澜微微行礼,才缓缓开口说道:

“兰州大旱是每年都会发生的事,不可能每年都能减税,所以臣认为将沧澜江引入兰州内,有了水以后就不会再发生大旱。”

“摄政王可真的会说笑,兰州位置偏远,引江水肯定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怎么可能做到的!”陆书一脸不屑。

“陛下,摄政王这想法的确有些异想天开了,臣反对。”

“臣也反对”

呼啦啦跪了一片大臣。

楚青澜丝毫不慌,继续开口说道:“陛下,我们可以张帖告示,只要参加引江工程的百姓都可以减去一年的税收,再以皇家名义让其他州向兰州捐助,这样就有了人力物力。”

众人大惊,摄政王竟然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李玉更加是兴奋不已,只要引江成功,以后兰州百姓就不用遭遇大旱了!

“啪啪啪”

楚千星直接鼓掌,她皇叔脑瓜子就是好使,看来她以后还得需要多用功了,争取能跟皇叔一样聪明。

“众位爱卿可还有何异议?”

“臣无议”

“臣无议”

“……”

众大臣哪里还有什么异议啊,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谁也没有再开口反对,就连陆书也只能乖乖闭嘴。

楚千星当即下旨,命工部尚书拟写告示,并派人快马加鞭送往各地张贴。同时,她还任命楚青澜为监工,负责引江工程的具体事务。

……

京城街道上,百姓围着告示栏讨论的热火朝天。

“哎,这上面写的啥呀?”

“上面说兰州大旱,朝廷下令全国招收劳工,参与者可免去一年税收!”

“啥,一年税收啊,我参加我参加,在哪里报名啊?”

“另一张写的啥呀,谁识字啊?”

“那张写的是兰州大旱,朝廷希望百姓能为兰州尽一份绵薄之力。”

“啥是绵薄之力啊?”

“哎呀,就是给兰州捐钱引江呗!”

“啊,还要我们老百姓捐钱啊,那我可不乐意!”

旁边站着的一个士兵瞪了一眼那个开口说话的百姓,然后大声的说道。

“兰州位于北境,当初北地人进犯天启时,是她们死守兰州城才没有让北地人挥兵南下,如今兰州陷入困境,我们更应该为她们出一份力!”

原本吵吵嚷嚷的告示栏旁,瞬间安静了下来。

是啊,她们怎么就忘了呢。

忽然一个脏兮兮的乞丐走到了那个士兵面前,向她递过去两板铜板。

“我,我只有这么多了”

士兵一愣,然后立马从一旁拿起一个木盒子,递过去示意她放进里面去。

乞丐没有犹豫,将手里的铜板放在了木盒子里。

叮咚一声脆响,那两枚铜板仿佛不是放进了木盒子里,而是在场所有百姓的心里。

士兵一脸欣喜的对那乞丐说道:“城西那边有一个粥摊,是陛下为你们开放的,如果你想参军的话,也可以去那里报名!”

乞丐似乎有些激动:“我真的也可以参军?”

士兵点了点头:“只要你身体健康,就可以。”

“好,好,好,我这就去”乞丐欣喜若狂的走了。

见乞丐欣喜的走了,人群又沸腾了起来。

“我也要捐钱”

“我也要”

“我还要报名引江工程”

“……”

这样的画面,在天启各处上演。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