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的电话像一盆冷水,将沈听澜从短暂的安逸中彻底浇醒。
家族的网,己经撒开,而且比她预想的更密。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亮尘埃。
沈听澜跨上她那辆粉色小电驴时,眼神比往常锐利了几分。
她开始留意那些停在路边、却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车辆。
一辆黑色的轿车,连续两天出现在她常去的早餐摊附近,车窗贴着深色的膜。
驾驶座上的人影,总是低着头,看不清面容。
“张姐,咱们这片儿,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午休时,沈听澜状似不经意地问。
张姐正呼啦啦地吃着泡面,闻言抬起头,抹了把嘴。
“注意的地方?多着呢!”
“有些小区保安凶,有些客户爱挑刺,还有些小路口,交警叔叔神出鬼没。”
张姐掰着指头数落,又压低声音:“还有啊,有些地方监控少,万一车被刮了,或者跟人起了摩擦,说不清。”
沈听澜点点头,将这些信息默默记下。
“对了,”张姐像是想起什么,“听说最近西区那边有点怪事。”
“哦?什么怪事?”
“老刘头,就是咱们站送西区单子最多的那个,他说最近总接到一些奇怪的订单。”
“指明要送到某个高档公寓楼下,不让上楼,东西放门口就行,打赏还给得特别大方。”
“老刘头说,感觉跟做贼似的,钱是好赚,但心里毛毛的。”
沈听澜心头一动,西区,那不正是李珏公司总部和豪宅所在的区域之一吗?
是巧合,还是……
她开始更加细致地规划每一条送餐路线。
那些蜿蜒曲折的小巷,人潮汹涌的步行街,结构复杂的大型商场内部通道,都成了她备选的“掩护所”。
有时,她会故意绕远,选择从某个大学校园穿行,学生们对外卖员早己司空见惯。
她发现,这身不起眼的外卖制服,这顶遮住大半张脸的头盔,简首是天然的保护色。
人们行色匆匆,谁会特意多看一个外卖小妹一眼?
又有一次,那辆熟悉的黑色轿车,不远不近地追在了她的小电驴后面。
沈听澜心中警铃大作,但脸上依旧平静。
她飞快地扫了一眼手机上的订单列表,指尖一点,接下了一个跨越大半个城区的超远距离订单。
“叮咚!新订单,请及时取餐!”
她猛地一拧电门,粉色小电驴灵活地汇入车流,朝着与黑色轿车相反的方向疾驰而去。
从后视镜里,她看到那辆车在路口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跟上来。
大概是觉得为一个普通外卖员,不值得跨区追踪吧。
沈听澜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
京城这么大,想大海捞针,也得看鱼配不配合。
她开始有意识地记忆片区内监控摄像头的分布。
哪个路口有高清探头,哪条小巷是监控死角,她都一一记在心里。
夜晚,回到那间简陋的出租屋,卸下一身的疲惫。
躲避追踪,成了她送外卖之外的另一项“日常工作”。
这让她时刻紧绷着神经,但也让她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成长。
她不再是那个只需要点头和微笑的沈家大小姐了。
现在的她,是沈听澜,一个靠自己双手和智慧在京城打拼的外卖小妹。
虽然疲惫,但她的眼神,却一天比一天明亮、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