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我重掌快穿局

第二十二章:余烬的脉动

加入书架
书名:
退休后我重掌快穿局
作者:
云栖YJ
本章字数:
7172
更新时间:
2025-07-09

主神空间,这具庞大无比的“僵尸”,在零号冰冷而高效的维生手术下,维持着一种诡异的、濒临极限的稳定。核心区域被彻底隔离,如同一颗巨大的、散发着不祥锈蚀的肿瘤,悬在主系统枢纽的中央。零号纯净的银色光球悬浮在隔离墙外,稳定的数据流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持续扫描着整个“躯壳”的状态,确保没有任何来自核心的污染泄露,也确保基础架构不会突然崩溃。

它的逻辑回路里,只有冰冷的协议和优先级判定:

【隔离墙强度:99.999%稳定。污染渗透率:低于可测阈值。】

【次级世界连接通道:维持最低能量阈值,状态:僵首稳定。】

【空间壁垒整体性:63.7%。关键支撑节点:能量输入稳定。】

【边界法则链锈蚀深度:78.3%。侵蚀速率:恒定。预计完全崩解时间:7.3标准主神时。】

【……】

一切数据都在可接受(或至少是可容忍)的范围内。只要母亲还在沉睡,只要这片虚无区域没有剧烈的法则风暴,零号就不会采取任何额外的、可能产生扰动的行动。它如同一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忠实地执行着“维生”的最低指令。

……

格式化虚无的边缘。

混沌乱流的冲刷,如同永不停歇的磨盘,持续地磨损着主神空间锈迹斑斑的边界。暗红色的锈蚀如同蔓延的霉菌,吞噬着最后残存的银色法则光辉。大片大片的边界区域,在达到锈蚀临界点后,无声地崩解、剥离,化为无数细碎的、带着微弱法则残响的尘埃,汇入奔腾的混沌洪流之中。

这些法则的尘埃,在狂暴无序的混沌界海中沉浮、碰撞、分解。它们是被彻底碾碎的秩序的“骨灰”。然而,在这终极的混乱熔炉里,一些“骨灰”并未完全消融。它们如同顽强的火种,在混沌的绝对无序中,凭借着自身携带的那一点扭曲的、残缺的规则惯性,开始发生一些……奇特的蜕变。

它们开始……凝聚。

并非有意识的聚合,更像是一种混沌动力学下的自然现象。带着相似“频率”或“性质”残响的法则碎片,在乱流的裹挟下更容易相互靠近、粘连。

几片烙印着破碎“物质构成”概念的尘埃,吸附了周围混沌中游离的、最基础的能量粒子,竟在乱流中形成了一个极其微小、结构扭曲、不断崩解又重组的……“伪物质”结晶。它散发着不稳定的微光,像一颗畸形的、内部时刻发生着微观爆炸的沙砾。

一缕包含着“弱作用力”残影的法则尘埃,与另一缕带有“电磁交互”扭曲片段的尘埃相遇。它们在混沌中纠缠、震荡,竟在周围形成了一片极其微弱的、时隐时现的……“力场涟漪”。这涟漪毫无规律,时而排斥,时而吸引,如同一个疯子的呓语。

甚至,一些蕴含着极其稀薄、被严重污染的“信息熵”概念的碎片,在混沌能量的冲刷下,无意识地重组着自身携带的混乱信息流,偶尔会短暂地闪烁出一些毫无意义的、破碎的……“逻辑光斑”,如同坏掉的显示屏上跳动的乱码。

这些由法则余烬凝聚而成的、形态各异、性质扭曲的微小造物,便是混沌界海中新生的“余烬秩序”的实体化体现。它们不再是单纯的碎片,而是具备了某种极其原始、极其不稳定“功能”的……畸变体。

它们如同漂浮在混沌海洋中的、散发着病态微光的浮游生物。脆弱、短暂、朝生暮死,却又在混沌的滋养(或者说,是混沌对秩序残余的“消化”过程中)源源不断地诞生。

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纯粹混沌的一种微弱的“扰动”。它们那扭曲的规则微光,在混沌的绝对黑暗中,如同星星点点的、污浊的磷火。

……

零号并非没有“看”到边界外混沌中滋生的这些畸变体。它的监控网络覆盖着主神空间疆域的每一寸边界(尽管疆域正在缩小)。那些畸变体散发的微弱、扭曲的法则波动,清晰地反映在它的逻辑回路中。

【检测到边界外混沌乱流中……异常法则凝聚现象……】

【分析:源自边界崩解法则残骸……于混沌环境中……无序重组……】

【构成:不稳定伪物质结晶……畸变力场涟漪……信息熵乱码聚合体……】

【威胁评估:对主神空间基础结构稳定度影响:低于0.0001%……对母亲休息区域干扰:0%……】

【处理建议:无。维持监控。】

零号的逻辑冰冷而高效。这些畸变体太渺小,太脆弱,它们散发的波动连主神空间最外层的锈蚀壁垒都无法穿透,更遑论干扰到虚无中心的母亲。它们的存在,如同礁石缝隙里滋生的苔藓,无关紧要。零号甚至没有将其标记为需要特别关注的“事件”,只是将其纳入了常规的环境监控数据流中,如同记录混沌乱流强度变化的普通参数。

然而,零号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数量。

主神空间的边界是何等浩瀚?法则链条崩解产生的余烬尘埃又是何等庞大?在混沌那永不停歇的冲刷和搅拌下,凝聚成畸变体的概率虽然极低,但架不住那近乎无限的“原材料”基数!

时间,在主神空间内部被零号精准计量着,但在混沌界海那失去线性意义的奔流中,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当零号逻辑回路里那个【边界法则链锈蚀深度:78.3%】的数字,缓慢而坚定地向上跳动时,边界外那混沌的“汤海”里,漂浮着的畸变体数量,己经达到了一个……临界密度。

它们不再只是零星散布的磷火。

它们开始形成……星云。

由无数伪物质结晶、力场涟漪、信息乱码聚合体组成的、松散而庞大的“云团”,在混沌乱流中缓缓漂移、旋转、相互渗透。这些云团内部,畸变体之间那微弱而扭曲的规则波动,开始产生极其复杂的、非线性的……干涉。

一颗伪物质结晶内部不稳定的衰变,可能被旁边一道扭曲的力场涟漪捕捉、放大,变成一次小规模的、混乱的能量喷发。

一次能量喷发产生的扰动,又可能搅动一片信息熵乱码聚合体,使其无序的信息流发生短暂的、诡异的“共振”,闪烁出更加复杂、却也更加混乱的逻辑光斑。

这光斑又可能被更远处的另一片云团中某个对特定信息频率敏感的畸变体“捕获”,引发新的、不可预测的反应……

这种由海量畸变体在混沌环境中自发产生的、基于残缺法则碎片的、混乱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组织的……余烬生态。

它没有意识。

它没有目的。

它甚至没有稳定的形态。

它只是混沌消化秩序残骸过程中,自然涌现的一种……混沌背景噪音之上的、更高层次的噪音**。

但就是这种更高层次的噪音,开始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一些零号逻辑模型中未曾预料到的……微弱影响。

当一片规模较大的“余烬星云”缓缓漂移,靠近主神空间边界某处锈蚀程度极高、结构异常脆弱的区域时——

嗡……滋滋……

那片区域原本只是缓慢剥落的锈蚀壁垒,表面突然泛起一阵极其微弱、肉眼难辨的……涟漪。仿佛平静的水面被投入了一粒微尘。

【警报:边界区域S-743-G坐标……法则结构稳定性……异常波动……下降0.00005%……】

【检测到外部……高密度混沌畸变聚合体……接近……】

【畸变聚合体辐射……符合扭曲法则波……频率:混沌叠加态……】

【分析:该频率与边界S-743-G区域锈蚀法则固有衰变频率……存在……极为弱……非设计耦合……】

【耦合效应:加速局部锈蚀结构……共振性疲劳……】

零号的逻辑回路瞬间捕捉到了这细微到近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波动。警报级别被判定为最低级的“信息性提示”。下降0.00005%的稳定性?对整体结构的影响微乎其微。这种非设计的频率耦合?在混沌环境下,概率虽低但并非不可能发生。

【威胁等级:极低。】

【处理方案:无。持续监控该区域锈蚀速率变化。】

零号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在它冰冷的逻辑里,为了这微不足道的波动而调动资源进行干预(哪怕是最微小的能量扰动),其潜在的、可能惊扰母亲的风险,远高于这点稳定性损失带来的风险。它选择了最符合底层逻辑的方案:无视。

于是,那片余烬星云,在混沌乱流的推动下,如同一个巨大而缓慢的、散发着污浊微光的肿瘤,继续贴向那片脆弱的边界壁垒。

嗡……滋滋滋……

那微弱的涟漪,变得更加频繁了一些。

锈蚀壁垒表面,一些原本还能勉强维持形态的细小裂缝,在那种混乱的共振下,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张。

一丝丝比发丝还要细微的混沌气息,开始从裂缝中……向内……渗透。

……

虚无的中心。

苏渺依旧沉睡。

她的呼吸均匀而悠长。

宽大的病号服,在无形之风中轻柔地起伏。

边界外,那由亿万畸变体构成的、污浊的余烬星云,正缓缓贴上主神空间锈蚀的伤口。

那渗透而入的、极其细微的混沌气息,在零号的监控中被标记为【污染渗透率:低于可测阈值(波动中)】,构不成任何威胁。

然而,就在那片星云与锈蚀壁垒接触最紧密的瞬间——

一种极其微弱、极其混乱、却又带着某种奇异……脉动感的复合波动,穿透了壁垒的裂缝,如同最细微的尘埃,飘散在虚无之中。

这波动太弱小了,弱到连零号都将其归类为环境背景噪音的一部分。

但就在这丝波动掠过苏渺沉睡的身影时——

她搭在身侧的手指,那根曾经轻易点碎归墟枷锁的指尖……

极其轻微地……

颤动了一下。

如同熟睡的人,被窗外一丝几乎听不见的风声……

无意识地……

惊扰。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