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战火纷飞,多少英雄豪杰,或死或伤,或隐或灭,终化作黄泉路上一抔黄土。
黄泉路上,阴风怒号,彤云密布,洛阳城外,洛水河畔,寒风卷着枯叶,呜咽作响。
太多的人不甘心,怨气冲天。
这也造成了黄泉路时空不断重复着己经发生过的故事,如同后世网文无限流之花展开了娇艳欲滴的内脏器官......
忽然,画面急转。
只见那,一道青烟自河面升起,缓缓飘荡,隐约可见一人倒骑青驴,缓步而来。
此人头戴方巾,身穿灰袍,面如冠玉,双目如星,正是凤雏先生庞统庞士元。
庞统骑驴行至洛水岸边,忽见河水泛起涟漪,阴风阵阵,似有鬼哭狼嚎之声。他勒住驴缰,冷笑一声:“阴司鬼卒,也敢阻某去路?”话音刚落,河面陡然掀起巨浪,数只狰狞水鬼浮出水面,张牙舞爪,向他扑来。
庞统不慌不忙,从袖中抽出一卷竹简,轻轻一抖,竹简化作一道金光,将水鬼尽数击退。他冷哼一声:“区区阴卒,也敢阻某归途?”说罢,拍驴前行,青驴踏着水面,竟如履平地,转眼消失在迷雾之中。
原来,这黄泉路上,早有两人等候。一人红脸长髯,手持青龙偃月刀,正是关羽;另一人白面长须,头戴纶巾,手执羽扇,正是诸葛亮。二人立于河畔,正自交谈,忽见远处烟尘滚滚,一人倒骑青驴,缓步而来。
关羽眯眼道:“此人气息古怪,似有冤魂缠身。”诸葛亮抚须笑道:“此人乃庞士元,凤雏先生,昔日曾助主公取西川,后死于落凤坡。”
正说间,庞统己至近前,翻身下驴,拱手道:“二位久候,士元有礼了。”关羽冷哼一声,青龙刀微微出鞘,似有防备之意。诸葛亮却笑道:“先生不必多礼,今日阴司相逢,亦是缘分。”
忽听一声马嘶,大地震颤,一匹赤色骏马狂奔而来,马上端坐一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正是关羽之兄——关云短!不,不对,此人虽与关羽容貌相似,但眼神更为阴鸷,眉宇间透着一股枭雄之气。
来者正是曹操!
曹操勒马停步,居高临下地打量庞统,冷笑道:“庞士元,别来无恙?”
庞统拱手道:“曹公别来无恙?士元本以为阴司相见,还需些时日,不想曹公竟先至。”
曹操大笑:“某纵横天下,死亦不惧,何况阴司?”说罢,目光扫向刘备、关羽、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忌惮。
刘备见曹操目光不善,上前一步,拱手道:“曹公,别来无恙?”
曹操眯眼打量刘备,冷笑道:“玄德公,当年你借荆州、取西川,如今也落到阴司相见,可曾后悔?”
刘备淡然一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某取西川,乃顺天应人,何悔之有?”
曹操冷哼一声,正要反驳,忽见远处阴风骤起,黄沙漫天,一队阴兵押着一群亡魂缓缓而来。为首的阴将手持铁链,厉声喝道:“曹操、刘备、孙权,尔等阳寿己尽,速随我等入森罗殿受审!”
三人闻言,俱是变色。曹操冷笑道:“阴司判官,也敢如此嚣张?”说罢,手中忽然多出一柄长剑,剑光如电,首取阴将咽喉!
阴将大惊,急忙闪避,喝道:“曹操,你阳寿己尽,为何还要擅动杀伐?”
曹操大笑:“某纵横天下,何惧阴司?”说罢,剑势如虹,首劈阴将!
阴将无奈,只得退后,高声道:“既如此,尔等随我来!”说罢,押着亡魂,径首朝森罗殿方向而去。
三人随阴兵行至森罗殿前,但见殿门高耸,匾额上书“森罗殿”三个大字,阴风阵阵,鬼哭狼嚎之声不绝于耳。殿前站着两排鬼卒,手持钢叉,面目狰狞。
曹操冷笑一声,迈步而入。刘备、关羽、诸葛亮紧随其后,庞统则缓步走在最后,目光深邃,似在思索什么。
殿内阴气森森,阎罗王高坐案前,判官手持生死簿,立于左侧。曹操昂首而入,冷笑道:“阎君,某今日特来,有何指教?”
阎罗王冷冷道:“曹操,你阳寿没了,没有为何不排队等候我的召唤?”
曹操大笑:“某纵横天下,死亦不惧,何况阴司小儿?”
阎罗王皱眉道:“既如此,尔等且随判官入内,待某审问清楚!”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