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火长歌之1840

第35章 储秀宫前

加入书架
书名:
铁火长歌之1840
作者:
糊涂老鲁
本章字数:
9990
更新时间:
2025-07-08

## 储秀宫前的惊鸿:兰贵人养成计划

>咸丰元年春,紫禁城的柳絮飘得人心烦意乱。

>林长东从军机处值房出来,沿着西六宫夹道缓行,脑中盘算着如何应对漕运案掀起的反扑浪潮。一阵清脆如银铃、却又带着几分江南软糯的争执声,毫无征兆地飘入耳中:

>“…嬷嬷明鉴,这‘寿’字确是照内务府给的底样绣的,针脚也用了苏绣的套针,断不会脱线……”

>“哼!小蹄子嘴硬!贵人主子的东西也敢马虎?这丝线颜色分明浅了一分!冲撞了贵人,你担待得起?”

>林长东脚步一顿,循声望去。只见储秀宫朱红侧门旁,一个穿着豆绿宫装的老嬷嬷正叉着腰,唾沫横飞地训斥着一个跪在地上的少女。那少女不过十五六岁年纪,一身半新不旧的浅蓝旗装,身段己见婀娜,此刻低垂着头,露出一段雪白纤细的脖颈,肩头微微发颤,显是又急又怕。

>风吹起她鬓边一缕碎发,露出半张侧脸。肌肤胜雪,鼻梁秀挺,尤其那双此刻因委屈而微微泛红、却依旧难掩灵动之气的杏眼……

>林长东如遭雷击,捻着墨玉扳指的指尖猛地收紧!

>叶赫那拉·杏贞!未来的慈禧太后!此刻的她,还只是待选秀女、寄居在储秀宫惠嫔处的远房侄女,一个名叫“兰儿”的卑微存在。

---

### 一、西华门外的“偶遇”

三日后,西华门外,南池子大街。

一辆青布围子的骡车停在“瑞蚨祥”绸缎庄门前。车帘掀开,换了身家常藕荷色旗袍的兰儿(叶赫那拉·杏贞)在惠嫔身边一个心腹嬷嬷的陪同下,小心翼翼地下了车。惠嫔娘娘体恤她衣裳单薄,特意遣她来选几块料子做春衫,也是给这位寄人篱下的远房侄女一点体面。

兰儿好奇地打量着这京城最负盛名的绸缎庄,眼中闪烁着少女对华美事物的天然向往,却也带着初入繁华之地的谨慎。她正要抬步进店,目光却被街角一个不起眼的摊子吸引住了。

那摊子支在墙根阴影里,极其简陋。一个须发皆白、穿着洗得发白道袍的老者,面前只铺着一块灰布,上面却摆着几样绝不该出现在此地的“奇物”:一个打磨得锃亮的黄铜圆筒,两头嵌着透明的琉璃片;几块巴掌大小、绘着奇怪符咒般的彩色木片;最显眼的,是一个木架子上支着的、用薄木片和细竹篾精巧扎成的“船”,船身两侧却装着两个大大的、带叶片的圆轮子!

“老丈,这是何物?”兰儿忍不住走近几步,指着那奇怪的“船”问道,声音清脆,带着浓浓的好奇。

老道抬起浑浊的眼,慢悠悠道:“此乃泰西巧器,名曰‘火轮船’模型。姑娘请看,”他枯瘦的手指拨动船侧一个小巧的木轮,“以机关驱动此轮,带动叶片击水,船便能自行,不借风力,不假人力,日行千里亦非难事。”

“自行?日行千里?”兰儿杏眼睁得溜圆,满是难以置信。她自幼在南方长大,见过最快的不过是顺风扬帆的大船,何曾听过这等奇事?她忍不住伸出手指,想触碰那精巧的叶片。

“兰姑娘!”身后的嬷嬷急忙低喝一声,带着责备,“莫要沾染这些奇技淫巧之物!仔细脏了手!” 嬷嬷眼中满是鄙夷,这老道一看就是江湖骗子,这些玩意儿更是闻所未闻,定是哄骗无知妇孺的把戏。

兰儿的手僵在半空,脸上闪过一丝窘迫和委屈。她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那神奇的“火轮船”,在嬷嬷严厉的目光下,只得悻悻收回手,准备离开。

“此物并非奇技淫巧,乃是泰西格物致知之学。”一个平和清朗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兰儿和嬷嬷同时回头。只见一位身着石青色五爪九蟒补服、面容清癯、气质温润的中年官员不知何时站在了她们身后,正含笑看着摊上的“火轮船”。他腰间悬着的白玉朝带和顶戴上那颗显眼的红宝石顶子,昭示着其不凡的身份。

嬷嬷虽不识得此人官阶,但那身一品大员的补服却是认得的,吓得连忙拉着兰儿就要跪下行礼。

“不必多礼。”林长东虚扶一下,目光温和地落在兰儿身上,“这位姑娘眼光独到,能识此物不凡之处,己属难得。”他转向那老道,语气带着几分熟稔,“老丈,这‘火轮船’模型,可是依照英吉利‘复仇女神号’(Nemesis)所制?”

老道浑浊的眼中精光一闪,捋须颔首:“大人博闻强识,正是!此乃道光二十一年,逆夷犯我粤海,逞凶肆虐之利器也!”

“复仇女神号?”兰儿轻声重复,眼中好奇更甚,“它……它很厉害吗?”她完全忽略了嬷嬷在一旁焦急的拉扯。

林长东看向兰儿,那目光仿佛穿透时光,看到了几十年后那个执掌帝国、却对西方坚船利炮充满恐惧与憎恨的妇人。他心中微叹,语气却更加耐心:“厉害。此舰船身包裹铁甲,不畏寻常炮火。船侧明轮驱动,无惧风浪逆流。舰首舰尾更装备威力巨大的旋转巨炮,道光二十一年虎门一役,我大清炮台、水师战船,多毁于此舰炮火之下。”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沉重的历史感。

兰儿小脸瞬间白了白,眼中充满了震惊和后怕。她虽听说过“夷人船坚炮利”,但从未如此首观地感受到其可怕!她看着那小小的模型,仿佛看到了滔天巨浪中喷吐着死亡火焰的钢铁怪兽。

“姑娘勿需过分惊惧。”林长东话锋一转,拿起摊上一块绘着奇怪符号的彩色木片,递到兰儿面前,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引导力量,“夷人器物虽利,然究其根本,亦是格物致知之学。此乃泰西字母,其国文字之根基。识得此物,方能通晓其书,明其技艺之源流,知其强盛之根本。知己知彼,方能制之。”

兰儿下意识地接过那块小小的木片,低头看着上面弯弯曲曲的符号,只觉得无比陌生又新奇。林长东的话像一颗种子,悄然落进了她年轻而充满好奇的心田。格物致知?识其字,通其书,明其技艺?这些话,与她从小在闺阁中听到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奇技淫巧,君子不齿”截然不同!

嬷嬷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这位大人怎么尽跟姑娘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她再也忍不住,用力扯了扯兰儿的袖子,低声催促:“姑娘!该进去了,娘娘还等着回话呢!”

兰儿如梦初醒,慌忙将那木片放回摊上,对着林长东深深一福:“谢……谢大人教诲。”她抬起头,飞快地看了林长东一眼,那双灵动的杏眼里,最初的惊惧己褪去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懵懂的、被强行打开的震撼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思索。

林长东微微颔首,目送着兰儿被嬷嬷半拉半拽地拖进了瑞蚨祥的门帘之后。他捻动袖中的墨玉扳指,目光深邃。改变历史的巨轮或许艰难,但影响一颗种子发芽的方向,或许就在这不经意的偶遇与点拨之间。未来那个权倾天下的慈禧太后,此刻还只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也充满可塑性的少女兰儿。

---

### 二、御花园的“地图课”

一月后,御花园澄瑞亭。

咸丰帝新得了一盆名贵的墨兰,兴致颇高,召了几位近臣和宗室子弟在亭中赏玩。惠嫔作为少数几位能近身伺候花草的妃嫔,也得以随侍在侧。她特意带上了兰儿,想着让这侄女在御前露露脸,或许能得些机缘。

亭内气氛轻松。咸丰帝指着墨兰的叶片,正与身边的恭亲王奕訢和醇郡王奕譞(咸丰七弟)说着什么。惠嫔小心地侍弄着花盆,兰儿则垂手侍立在亭柱旁,低眉顺眼,大气不敢出,但那双灵动的眼睛,却忍不住悄悄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威严的皇帝,华贵的亲王,精美的亭台楼阁,还有远处那些穿着奇异官服、面目模糊的官员们。

林长东作为御前重臣,自然也在亭中。他并未凑近赏花,而是负手立在亭边,目光似乎落在远处堆秀山的假山叠石上,实则眼角余光,一首留意着那个安静得如同背景的蓝衣少女。

机会很快来了。一个小太监捧着个锦盒匆匆走来,不慎在亭外台阶绊了一下,盒盖掀开,里面一卷东西滚落出来,正好摊开在兰儿脚边不远处的青石板上。

那是一幅巨大的、色彩斑斓的舆图!上面绘着山川河流、城池疆域,还有许多弯弯曲曲的线条和奇怪的符号。最让兰儿惊讶的是,这幅图上的“大清”,并非她想象中那样占据天地的中心,而是在一块巨大的、不规则的版图之上,周围还环绕着许多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其他国度!海洋的面积,更是广阔得惊人!

“混账东西!毛手毛脚!”领头的太监总管立刻呵斥,几个小太监慌忙上前要收拾。

“慢着。”林长东的声音响起,他缓步走了过去,目光落在那幅展开的舆图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和“兴趣”,“此乃何图?竟如此……别致?”他看向咸丰帝,“皇上,臣观此图,似乎与我朝常见舆图大不相同?”

咸丰帝也被吸引了注意力,走了过来:“哦?有何不同?展开看看。”

小太监们连忙小心翼翼地将整幅图在亭外空地上完全铺开。这是一幅当时极为罕见的世界地图(可能是通过传教士或亦昕的渠道获得),采用西方投影法绘制,清晰标注了各大洲、主要国家的位置和名称。

亭内众人都围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奕訢眉头微皱,指着地图上被标注为“England”的岛屿:“此蕞尔小国,竟在图上占如此位置?荒谬!” 肃顺也嗤之以鼻:“蛮夷之地,胡乱涂鸦,不足为观。”

咸丰帝看着地图上那广阔得令人窒息的海洋和星罗棋布的异域国度,眼中也闪过一丝茫然和不适。他习惯了那种将“天朝上国”置于中心、西方蛮夷拱卫的“天下图”,眼前这幅客观呈现世界格局的地图,对他固有的世界观冲击不小。

兰儿站在人群稍后的位置,踮着脚尖,努力想看清那幅神奇的地图。她一眼就看到了自己家乡安徽的位置,在那片被称作“a”的广袤土地上,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点。而更让她心跳加速的是,她看到了那个曾被林长东提起过的“英吉利”(England)!它孤悬海外,面积看起来比安徽也大不了多少!可就是这样一个“小国”,竟拥有能造出“复仇女神号”那样可怕巨舰的能力?她的目光在地图上急切地搜寻着,又看到了“法兰西”(France)、“美利坚”(Uates)……世界竟是如此之大!如此之复杂!

“皇上,”林长东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一种学者般的平静,他指着地图,“此图虽与我朝旧制不同,然其山川地理,方位远近,据闻是泰西人经年累月,航海测量所得,颇合实际。譬如这英吉利,”他的手指精准地点在那个小岛上,“其国虽小,然西面环海,精于造船航海之术。其商船战舰,遍及寰宇。道光年间与我大清构衅之鸦片,多由其东印度公司自天竺(他指向印度India)贩运而来。再看此处,”他手指划过辽阔的太平洋,指向北美洲西海岸,“美利坚国,立国不过数十载,然疆域广阔,物产丰饶,其国主非世袭之君,乃由民选而出……”

林长东的讲解深入浅出,结合地理、历史、政体,将一幅远比“天朝上国”想象中更广阔、更复杂、也更充满竞争与挑战的世界图景,徐徐展现在众人面前。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尤其是那个站在外围、听得如痴如醉的少女耳中。

咸丰帝听得若有所思,奕訢和肃顺等人虽然依旧带着固有的傲慢和怀疑,但林长东言之凿凿,又举出鸦片战争等实例,也让他们无法轻易反驳,只是脸色都不太好看。

兰儿只觉得眼前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林长东的每一句话,都像惊雷一样在她心中炸响。原来世界这么大!原来那些“蛮夷”并非茹毛饮血的野人,他们有自己的国家、强大的技艺、甚至不同的治理方式!原来大清的危机,并非仅仅来自几个跳梁小丑般的“夷人”,而是来自一个如此广阔、充满未知和强大对手的世界!她看着地图上那片代表海洋的、无边无际的蓝色,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来自大洋彼岸的、无形的巨大压力,也第一次朦胧地意识到,固步自封、闭目塞听是多么可怕!

“林爱卿博学,今日让朕开了眼界。”咸丰帝最终摆了摆手,示意太监收起地图,语气有些意兴阑珊,“只是此等奇技,终非治国大道。收起来吧。”

地图被卷起收起。亭内众人心思各异,很快又回到了赏花的闲适氛围中。只有兰儿,依旧怔怔地望着地图消失的地方,心潮起伏难平。她下意识地抬起头,目光穿过人群,恰好与林长东投来的视线在空中轻轻一碰。

林长东的眼神平静无波,仿佛刚才那番惊世骇俗的讲解只是随口闲聊。但他微微颔首的动作,却让兰儿心头猛地一跳!她知道,这位深不可测的林大人,方才那番话,或许……是特意说给她听的?这个念头让她既惶恐又隐隐兴奋,仿佛掌握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

### 三、储秀宫夜话:思想的萌芽

又过了些时日,一个细雨霏霏的黄昏。

储秀宫一处偏僻的耳房内,烛火如豆。兰儿独自坐在窗前小几旁,面前摊开一本薄薄的、纸张粗糙的手抄册子,封面上写着几个娟秀小字:《海国图略摘要》。这是她费了好大心思,才从一个识字的、曾在内务府藏书处当过差的年长宫女那里央求来抄录的。里面摘抄的,正是林则徐主持编译的《西洲志》以及魏源《海国图志》中的一些片段,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粗略的政情。

兰儿纤细的手指蘸了清水,在平滑的桌面上,凭着记忆,笨拙地描摹着那日御花园所见世界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