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的求生路

第5章 领取救援任务

加入书架
书名:
老司机的求生路
作者:
开客车的老司机
本章字数:
4778
更新时间:
2025-07-07

停车场内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任局长身上。

只见他从容接过身旁司机递来的扩音器,沉稳有力的声音响彻全场

“各位驾驶员同志们,按照上级领导的重要部署,我们要迅速集结力量,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全力保障受灾地区群众转移安置工作万无一失。”

“受灾地区?!”我惊得瞳孔骤缩,整个人僵在原地。

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连自己都分不清,这颤抖究竟是因为恐惧,还是因为即将投身救援的热血。

短暂的沉默在空气中蔓延,任局神色凝重,紧接着掷地有声地说道:

“同志们!经核实,北部山区刚刚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地磁暴!此刻北山全境电力瘫痪、通讯中断!

更严峻的是,大数据监测显示,这片绵延两百公里的山区即将爆发大规模地质运动!上级下达死命令——

今晚十二点前,必须将北山五万群众全部安全转移!那里有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有独自带娃的妇女,还有天真无邪的孩童!

请记住,每延误一秒,就多一分危险!但请放心,全市公安干警将为你们开路护航,消防救援队伍将随时应对险情,医护人员也会全程待命!

这是一场分秒必争的生死救援,我们只能赢,必须赢!"

掌声如惊雷炸响停车场,声浪层层叠叠涌向天际。

这雷鸣般的掌声,既是对任局铿锵动员的回应,更是每个人在生死时速前,向内心恐惧发出的战书——

纵使前路危机西伏,我们亦将以无畏之姿,奔赴这场与死神的较量。

任局迅速传达上级指令,字字清晰:

"强调两个硬性标准!每台转运车辆必须配备一名医护人员全程跟车,实时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同时,必须安排一名安全员随行,严格把控行车及转移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医护力量是从全市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紧急抽调,确保专业资质全覆盖;

安全员则由公安特警、消防救援骨干组成。

此次救援堪称公交运力的全员出击!

全市400辆公交车紧急奔赴一线,要知道J市公交系统共运营42条线路,按每条线路15台车的配置,总数达630辆。

如今,除少数待修车辆和每条线路仅保留的5台保障车外,其余车辆悉数出征,几乎是倾巢而出的救援规模。

最终作战部署揭晓:

公交400辆、客运300辆,700台车辆组成钢铁长龙!

考虑到车型差异,即便按单车载客上限35人计算,面对五万群众的转移量,每辆车至少要往返两趟,这是一场争分夺秒的“车轮战”!

我猛地瞥向腕表——

16:35!掐指一算,光是空车赶往北山集合点就需47分钟,车队行进更得磨足一小时。

再算上从集合点返回市体育中心需要的两个小时路程...

第一趟3小时,第二趟得4小时?!

我惊得几乎跳起来,发车组织、群众上下车的时间还没算进去!

照这算,两趟转运就得耗掉7个多小时。

其实关键节点在‘出北山’——只要群众撤离至山区外围安全带,后续转运压力就能分摊。

我看着时间表,按最坏情况,首趟20:30带出第一批人,次趟23:00完成山区清空,虽然整体转运到体育中心得凌晨,但至少避开了地质灾害风险。

深吸一口气,刚才的窒息感被一股热流冲散。

我扯了扯有些紧绷的领口,快步走向车旁——

液晶屏上的时钟还在走,但现在每一秒都不再是催命符,而是给发动机点火的信号。

停车场外早有两列队伍严阵以待:

白大褂与藏蓝制服交错成线,医护人员攥着急救箱,安全员别着对讲机,目光齐刷刷投向驶出的车头。

每辆客车刚碾过出口减速带,就有一白衣一蓝影快步登车,仿佛预先卡好的齿轮,瞬间咬合进转运系统。

停车场内外静得只剩发动机的怠速声,没人多余说一句话。

医护人员低头检查急救箱,安全员反复着对讲机开关,连车轮碾过地面的声响都格外清晰。

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就像每个人心里悬着的巨石,沉甸甸地坠在胸腔里。

驶出停车场的瞬间,车头灯光刺破渐浓的暮色。

路口的交警突然立正,抬手敬礼的动作在车流中划出一道笔首的剪影,白手套在车灯下亮得刺眼。

路边行人纷纷停下脚步,抱着孩子的母亲把孩子举得更高,外卖小哥的电动车斜在路牙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追着我们车队,像追着一条突然奔涌的钢铁河流。

方向盘在掌心发烫,胸腔里的心跳声震得耳膜发颤。

看着后视镜里绵延的车灯长龙,还有路边那些注视的目光,突然觉得喉咙发紧——

这不是害怕的颤,是血管里的血都在往头顶涌,是想踩紧油门冲出去的冲动,是明知前路艰险却浑身冒热气的激动。

换挡杆在掌心磨出了包浆,我的双手曾无数次接过乘客的行李,递过晕车药,却从没想过有天会握着它冲向灾区。

路边行人注视的目光里,我突然在车窗倒影里看见了自己:

没穿披风,没戴徽章,只是个穿着反光背心的普通司机,可此刻车轮滚过的每一米,都在把"默默无闻"西个字,碾成别人眼里的星光。

瞥见副驾位上的医护小姐姐时,她正低头调整止血带的卡扣,指腹捏着绑带的位置泛出青白。

她的手指在急救箱金属表面按出白印,像雪地里落下的雀爪。

这双手本该在医院的暖光灯下配药、哄孩子,此刻却在颠簸的车厢里攥紧了肾上腺素针剂。

车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她发白的指尖突然碰了碰我扶着档位的手背,没说话,却像把一小截冰雪的凉,递成了无声的温度。

我扯了扯口罩:

"知道不?我闺女总说我开车像蜗牛,今天她要看见老爹飙车救援,准保回家吹半年。"

看她嘴角动了动,又补了句:

"等安全返回,我请你喝路口那家老豆腐脑,加双份榨菜,保准比急救箱里的葡萄糖甜。"

她低头整理绷带的动作慢了下来,刚才攥得发白的指尖慢慢透出血色,急救箱金属扣上的指印也渐渐淡了。

她忽然从急救箱里摸出颗糖:

"薄荷味的,防晕车。"

递过来时指尖还有点凉,却没了之前的颤抖。

我故意把糖纸嚼得咯吱响:

"早知道带包辣条,配你这薄荷糖准能提神。"

她"噗嗤"笑出声的瞬间,我从后视镜里看见,她眼里的紧张碎成了星光,跟车窗外远处的灯火一个样。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