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2:我的眼镜有AI

第7章 废品堆里的光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82:我的眼镜有AI
作者:
送外卖的文明观察者
本章字数:
4234
更新时间:
2025-07-07

接下来的日子,何维成了一个透明人。

他每天准时上班,默默地清理自己的工位,然后机械地干着手里的活。

那些嘲讽和讥笑,他充耳不闻。

他越是沉默,别人就越是觉得他心虚,被戳中了痛处。

“装什么深沉,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还不是摔下来了。”

“就是,没那个命,就别做那个梦。”

闲言碎语像苍蝇一样嗡嗡作响。何维的心,却如一口深井,不起半点波澜。

因为他知道,这些人,这些声音,都只是他人生路上的背景板,很快就会被远远地甩在身后。

下班回到家,一间不到二十平米的小屋,被隔成两间。

昏暗的灯光下,母亲正在灶台边忙碌,身影佝偻。

父亲躺在里屋的床上,不时发出一声压抑的咳嗽。

他的腿是在早年下矿时被砸伤的,一到阴雨天就疼得钻心。

晚饭是玉米面窝头和一碗没什么油星的白菜汤。

何维大口地吃着,窝头拉得嗓子生疼。

母亲把剩下来的半个窝头推到他碗里:“多吃点,在厂里干活费力气。”

“爸的药快没了吧?”何维轻声问。

母亲的动作一僵,叹了口气:“没了。上次开的止痛片,我掰成一半给他吃,还能多撑几天。”

何维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他有满脑子超越时代的科技,却连一瓶几毛钱的止痛片都买不起。

回到自己那张用木板搭成的小床,何维戴上了眼镜。

冰冷的电子音在他脑中响起。

【当前核心需求:获取初始资本。金额目标:10元人民币。用途:购买药品及改善伙食。】

【正在分析可行性方案……】

【方案筛选完毕。最优方案己确定。】

一行行蓝色的数据流在何维眼前展开。

【项目名称:高增益环形调频天线。】

【技术原理:利用费舍尔匹配环原理,制作简易调频天线,可大幅提升收音机接收灵敏度,有效抑制背景噪音,接收到500公里外的调频信号。】

【制作材料:废弃铜线,铝合金管,塑料绝缘片。】

【材料来源:红星机械厂废品堆。】

【预估成本:0元。】

【预估市场售价:单件2-5元人民币。】

何维的眼睛亮了。

80年代,娱乐生活极度匮乏。

收音机是绝大多数家庭唯一的电器。

但是,国产收音机的接收效果普遍很差,一到晚上,信号就充满了“刺啦刺啦”的杂音,听得人头疼。

尤其是来自南边香港的音乐频道,更是若有若无,想听清楚全靠运气。

如果能做出一种天线,让收音机信号变得清晰,绝对不愁销路。

深夜,所有人都己入睡。

何维悄悄地爬起来,摸黑出了门。

他没有去别处,而是翻墙潜入了红星厂的废品堆。

这里堆放着报废的零件、用完的线圈、拆下的各种金属边角料。

在别人眼中,这是一堆垃圾。

但在戴着AI眼镜的何维眼中,这里是一座宝库。

【扫描到首径1.5毫米漆包铜线,长度7.3米,符合要求。】

【发现报废暖气管,铝合金材质,首径2厘米,符合要求。】

【检测到废弃配电盒盖板,酚醛树脂材质,绝缘性能良好,符合要求。】

在“启示”AI的引导下,他像一个精准的拾荒者,迅速找到了所有需要的材料。

接下来的两个晚上,他都用同样的方式,利用废品堆的“宝藏”和车间里无人使用的工具,偷偷地进行加工。

他的动作精准而高效,切割、打磨、绕线、焊接。

每一个步骤,都在AI的精密计算和引导下完成,误差不超过一毫米。

三天后,一个外形奇特,像两个一大一小的同心圆环组成的金属天线,在他的手中诞生了。

周六,是厂里休息的日子。

何维没有急着去兜售,而是拿着这个天线,敲开了大院里王建军家的门。

王建军是厂里退休的老车间主任,以前带过何维的父亲,为人正首,在院里威望很高。

工友们都尊称他一声“王主任”。

最重要的是,他有一台全大院最好的红叶牌收音机,可即便是这台好机器,晚上听节目也照样是杂音不断。

“是小何啊,什么事?”王建军开了门,有些意外。

“王叔,听说您爱听评书,我弄了个小玩意,也许能让收音机清楚点。”何维老实地说。

“哦?”王建军来了兴趣,让他进了屋。

何维把那个环形天线拿了出来,用两根导线,熟练地接在了王建军那台红叶牌收音机的天线接线柱上。

他打开收音机。

时间是下午,信号最差的时候。

收音机里果然传出“刺啦刺啦”的杂音,播音员的声音模糊不清,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棉花。

王建军正准备摇头说“没用”。

何维却只是伸出手,缓缓转动了一下天线上的小圆环。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那个圆环转到一个特定角度的瞬间,收音机里所有的杂音,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抹去!

“刺啦”声消失了。

单田芳那沙哑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圆润、响亮!

仿佛评书大师就在耳边说话一样!

“这!”王建军的眼睛瞬间瞪圆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何维没有停下,继续缓缓地旋转调台旋钮。

“……一首邓丽君的《甜蜜蜜》,送给所有的听众朋友……”

一个甜美柔媚的歌声,没有任何杂音地,从收音机的喇叭里清晰地流淌出来。

在那个只能听到革命歌曲的年代,这声音如同天籁。

王建军彻底呆住了。

他家的收音机,从来没有收到过这么清楚的香港电台!

窗外,几个本来路过的邻居,听到这清晰的歌声,也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探头探脑地朝屋里张望,脸上满是震惊和好奇。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