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第35章:蛛丝织网,青蛇吐信

加入书架
书名: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作者:
晴窗闲卧
本章字数:
5424
更新时间:
2025-07-07

刘老黑人头落地的血腥气,在溪头村晒谷场上弥漫许久,才被秋风缓缓吹散。那滩刺目的猩红和燕九如同毒蛇般冰冷的眼神,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观刑军民的心底。恐惧、警惕,更夹杂着一丝异样的“被保护感”——青蛇卫的存在,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双刃剑,既是惩戒内奸的利刃,也划破了卧龙谷表面的平静。

青蛇卫的秘密据点,设在民政府粮仓旧址下方挖出的一个隐秘地窖中。这里远离喧嚣,空气冰冷,只有一盏油灯在墙壁上投下摇曳的光影,像极了青蛇卫本身捉摸不定的性质。燕九坐在一张简陋的木桌后,面前摊开的是卧龙谷及周边地区的简陋地图,上面用细炭笔标注着几个新画的符号。他对面,站着六名神情冷峻、气质精悍的男子——这便是他初步挑选出的“猎隼房”骨干。

“刘老黑是第一个,但绝不是最后一个。”燕九的声音比地窖的空气更冷,“准噶尔的狼,清廷的狗,都不会死心。我们要织一张更大的网。这张网,要能看清敌人的一举一动,要能在毒牙亮出前,就将其掐死。”

他枯瘦的手指点在谷口那片区域:“首先,眼睛要亮。谷口药材市集,三教九流汇聚。王希(工曹主官)的人己在药柜上动了手脚,当归匣底有夹层,死信箱己成。”

“‘保甲哨眼’的甄选必须慎之又慎。”燕九的目光扫过六人,“老王头(卖豆腐的)可用,忠心有余,机警不足。这次我们重点吸纳两类人:市集摊贩——每日接触人流,消息最灵通;走乡串户的手艺人——货郎、皮匠、说书人,他们的脚步,就是我们的耳目。不要名册,只用暗号。每个‘哨眼’单线联系,只认一个上线。他们提供风闻异常,我们负责抽丝剥茧。”

一个脸上有道浅疤的年轻猎隼开口:“统领,‘蜡封蚁卵术’精妙,但传递范围有限,只适合谷内‘哨眼’。谷外远处的情报,如何及时传回?”

“驿鸽!”燕九吐出两个字,“我己让工曹秘密驯养,专用于关键情报传递。路线设于商路必经的废弃驿站之间,表面是商旅行脚点。另,”他拿起一片边缘锋利的柳叶刀,“此物你们随身携带,若身陷绝境……宁死勿泄密!”

冰冷的刀锋映着昏暗的灯光,寒意透骨。六名猎隼肃然,重重点头。

情报网搭建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谷口药材市集依旧熙熙攘攘,买药的妇人、采买的商人、闲聊的摊主,看似一切如常。一个不起眼的货郎摊位旁,卖草药的老张头(新任“哨眼”)一边向客人介绍药性,一边装作无意地将一枚特制的蜡丸(里面是记录的“西面山口发现可疑马匹印迹”信息)悄悄塞进当归匣底预留的缝隙里。当夜,猎隼房的人便取走了信息,经过燕九分析判断,加派了对西面山口的暗哨。

同时,燕九的“猎隼”们如同真正的夜行猛禽,悄然向东西两个方向扑去。

西线:准噶尔诸部的阴影。

猎隼甲(疤脸青年)化装成落魄的畏兀儿刀匠,混入一支往来于伊犁河谷和阿尔泰山口的小商队。策妄阿拉布坦的势力正在急速整合,各部矛盾从台面争斗转为暗流汹涌。燕九给甲的任务很简单:绘制各部势力图,弄清谁是“鸽派”(与卧龙谷有潜在交易可能),谁是“鹰派”(强硬主战),探明诸部对卧龙谷的真实态度和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方案。

甲混迹于嘈杂的市集和简陋的酒馆,用劣质的烧酒和几件精巧的骨制饰品(王希出品)开路,套取着牧民和低级士兵的闲谈。他将零碎的信息在脑海中拼凑:策妄阿拉布坦强力镇压了几个不服从的小部落,兵锋正锐;和硕特部因牧场分配不均对汗庭不满;靠近卧龙谷的丹津鄂木布部态度暧昧,其手下曾私下抱怨“打汉人对他们没好处”…燕九需要的,正是这些缝隙。

甲在一处水草丰美的牧区,偶遇了一名醉醺醼的丹津鄂木布部小军官。借着酒劲,那小军官骂骂咧咧:“…汗庭?就知道让咱们卖命!他策妄(阿拉布坦)跟布哈拉人做买卖换了好马好刀,啥时候分过咱们?去打那什么卧龙谷?哼,听说那群汉人火器厉害得很,跟恶鬼一样!谁爱去谁去!” 甲默默记下,并将随身携带的最后一枚盐块(在草原是硬通货)悄悄塞进军官的皮囊——一个示好信号。

数日后,一只不起眼的灰鸽带着加密的情报飞向卧龙谷:“丹津鄂木布部,有隙可用。其驻牧地西北草场匮乏。”

东线:清廷的风向。

猎隼乙是个面貌普通的“行脚商”,他的目标是肃州(甘肃)。这里是清朝经略西域的前哨,朝廷的邸报、官员的任免、军队的调动,都有迹可循。燕九给他的指令是:不动核心,只探风向。查明清廷对“西域汉人武装”的定性是流寇残部还是心腹之患?理藩院是否有西进指令?肃州绿营有无异动?

乙混在往来客商中,住最廉价的车马店,吃最粗糙的大饼。他佯装对内地生意感兴趣,巧妙地向客栈掌柜、衙门小吏、乃至酒楼中微醺的书吏打探消息。他捕捉一切有价值的碎片:一名押送军粮的老兵抱怨“这两年河西道不太平”;邸报抄本被某位大员酒后丢弃的残页上有“理藩院议:遣员查勘西域乱情,酌情剿抚”字样;最关键的线索来自一个醉倒的驿站书吏,他嘟囔着:“…嘉峪关…关外…驿站…要增人…人手…说…备马…”

乙将这些碎片信息,用密写药水记在一块破旧的皮子内衬上。在肃州城门口接受盘查时,他故意将藏着情报的破皮袄丢弃在路旁垃圾堆里——次日,一名猎隼房的接应“乞丐”自然地将其拾起。驿鸽将信息传回:“清廷己遣专员查勘,视为地方之患,暂未大动干戈。肃州绿营增哨嘉峪关,疑为策应。” 这表明,清廷的注意力正逐渐被吸引过来,但大规模干涉尚未开始。时间,对卧龙谷而言,依然宝贵。

内部的蛛网:盐铁与流民双通道。

燕九没有忽视谷内的商队通道这条线。来自中原、漠北、甚至更远波斯的商队,带来外面世界的消息,也可能隐藏着危险。他亲自出面,以汉王府特派员(保密身份)的名义,与几家信誉良好、长期合作的商队建立了“互利”关系:青蛇卫为其在谷内的交易提供便利和一定保护,他们则需留意沿途的风吹草动,并将特定情报(如清军大规模调动、准噶尔王庭动态、新奇火器消息)通过商队中的特定接头人,在药材市集的死信箱传递回来。

而对于源源不断涌入卧龙谷寻求庇护的流民,燕九也编织了一道无形的筛网。他在谷口设立明暗两道关卡。明处,由民政、医曹负责登记、检疫。暗处,则有青蛇卫的精于辨识谎言的观察者混入其中,结合当地“保甲哨眼”提供的背景信息,甄别形迹可疑者。任何口音不对、携带不明器物、过度打听军事或工坊区信息的人,都会被“重点关照”。

青蛇卫这张以卧龙谷为圆心,向西首指准噶尔核心地带,向东延伸至清廷前哨,内控商业通道与流民涌入,外布猎隼耳目,辅以保甲哨眼为神经末梢的情报大网,在燕九冷酷高效的操作下,正以惊人的速度编织成形。每一个节点都在运转,每一根蛛丝都绷得极紧,捕捉着那些可能危及这个新生汉家小国的微小震动。

谷外风云初探,谷内织网正酣。青蛇吐信,只为守护这片艰难立起的汉家基业。欲知这暗网如何绞杀潜入之敌,且静待下回分说。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