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公世家,你说我是反派?

第24章 弘农初战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三公世家,你说我是反派?
作者:
小陈小陳
本章字数:
5634
更新时间:
2025-07-07

弘农城,乃弘农郡治所,原本这座城池是不存在的。

可随着大河改道,河床变宽,前雒函谷关彻底变得形同虚设,大周太宗皇帝周景帝便下令在前雒函谷关以北修建一座城池。

该城需南接前雒函谷关,北邻大河河畔,以此加强前雒函谷关。

然而随着大河河道持续北移,弘农城也无法再继续承担加强前雒函谷关的作用。

最终周景帝只得彻底废弃前雒函谷关,将其东移至新安重建。

如今新安函谷关告破,弘农城便自然成为长安城最后一道屏障,如果弘农能够保住,则蔡郃等人便有回旋余地。反之,则或与长安共存亡,或退守凉州。

总之弘农城的战略地位在此时此刻极为重要,因此蔡祁将大量凉州军精锐派遣至此,另外征募大量平民为辅兵驻守弘农城,其兵力高达近二十万之众。

同样,诸侯联军一方也是集结全部兵力围攻弘农城,三十余万大军围得弘农城水泄不通,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

靖安元年九月二十日,弘农之战在陈湛一声令下后,正式开战。

当日辰时,士兵们都饱餐一顿后,在陈湛命令下组织起第一轮试探性进攻。

近十万军队同时向西方城门发动试探进攻,由于是试探性进攻,因此进攻烈度并不高,所以攻城器械投入也很少,双方近攻防半个时辰,联军一方便鸣金收兵。

通过第一轮试探进攻,陈湛等人首先确定敌方守城器械比较缺乏,因为在第一轮试探性进攻中,敌方并未投入过多守城器械,说明敌人需要省着用。

其次还推测敌方箭矢存量也可能不是很充足,因为攻城部队是在进入城墙五十步左右距离后,敌方才使用箭矢防御,可见对方可能存在着箭矢存量并不充足的情况,但不能确定这是否是敌方为了确保有效杀伤而故意为之。

综合以上两点可能性,联军高层内部展开激烈讨论。

陈湛、夏侯拓、叶参、杨昌等人一致认为应该立即再组织第二轮试探性进攻,以盾兵为主,举盾进入敌方射程内架设云梯,试探敌方反应。

陈灏、夏侯错、夏侯尚、陈楫等人则认为这种试探并无意义,如果敌方就是为了保障有效杀伤,则会使己方损失大量云梯等攻城器械,甚至可能会平白损失不少兵力。

双方为此争论许久,最终还是由陈湛拍板,组织近万刀盾兵携带少量云梯进行试探。

最终试探结果让方才争论不休的双方都有些摸不着头脑,这轮试探中敌军并未使用过多箭矢进行防御,反倒是在云梯架设后,使用大量滚石进行防御。

而且敌方滚石使用量甚至超出预估许多,按理来说这样一次试探性进攻,敌方不可能使用如此大量地滚石进行防御才对。

又经过一番商议后,陈灏提出一种可能性,敌方使用大量平民作为辅兵,会不会是这些辅兵在慌乱中才使用过多滚石?

这个思路一经提出,联军高层几乎所有人都表示赞同这种可能性。

于是在午时理应吃饭补充体力时,陈湛却忽然下令发动进攻,投入兵力多达二十万之众,并使用大量投石机,攻城车等攻城器械。

面对联军突然发难,弘农城守军初期表现出短暂慌乱,遂即很快又再次稳定下来,在守将指挥下再次顽强抵抗住联军进攻。

“当真可惜,这弘农守将究竟是何许人也?竟能如此迅速稳定乱局。”

夏侯拓抱着头盔返回营帐,心情郁闷地坐下,将杯中温酒一饮而尽,然后脱下盔甲,紧接着又有两名亲兵用毯子将他裹住。

待亲兵退下后,陈灏才解释说:“前日有斥候来报,弘农守将乃是蔡祁麾下一校尉,其名为林凡,此人略有功绩,然并无太大名声,故诸位便不知此人。”

夏侯拓闻言感慨道:“今败于一无名之辈手下,当真羞愧!”

恰此时,叶参、夏侯章、王超、王匡等人也回到营帐内,都表现得有些垂头丧气,看来所有人都进展不顺。

陈湛适时勉励道:“诸位不必如此,胜败常有,不过一战而己,今日收兵,明日再战。”

“喏!”

众人闻言心中好受一些,不过被一个无名之辈打败还是让他们有些难以接受。

申时末,联军派出辅兵前去收殓阵亡将士尸体,守军并未阻拦,毕竟一旦形成瘟疫对攻守双方都没有好处。所以一般攻城方在一日战斗结束后,主动去收殓尸体己经成为一种共识。

远远眺望着弘农城下这一幕的陈湛心中也不由感叹一将成万骨枯,忽然他望着正在城墙边收殓士兵尸体的辅兵,心中闪过一抹灵光。

随后他不由小声呢喃道:“若如此……只怕有伤天和,还是三思而行罢~”

当晚联军高层再次组织会议,商议如何攻破弘农城。

商议过程中,一众诸侯各抒己见,但始终无法达成统一意见。

有人想强攻,便有人反对称可能伤亡过大;有人想围死弘农,则有人反对称如此后勤压力太大。

总之任何一种想法都无法说服所有人,而就在此时叶参提出一个建议。

只见叶参走到众人面前,向众人行礼说道:“下官有一言,请诸位鉴之,某以为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今弘农城内有辅兵十余万,此前或为农户,或为家仆,皆为非久经沙场之人,故可用攻心之计,破其心防,使弘农城防土崩瓦解。”

陈湛闻言便笑着追问:“廷益以为当如何攻心?”

叶参行礼答道:“末将以为自今夜起,我军可遣小股军队朝城内抛射箭矢,箭矢捆扎纸张告知城中辅兵,我军将困死弘农城……”

话未说完,叶参便被周胜打断。

“冀州牧,方才你所言城中辅兵多为农户、家仆出身,他们怎会识字?却吾闻纸张制作不易,怎能如此滥用。”

对于周胜这种不礼貌的行为,叶参并未表现不满,只是微笑回答。

“益州牧,城中辅兵虽为农户、家仆出身,然必有个别识字之人,且造纸工艺耗时虽长,不过所需耗费材料简单,吾手中亦有不少存量,并非贵重之物。”

解释完,叶参继续自信满满地分析道:“另外我军还需每日深夜派千余马弓手袭扰城池,使其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得终日。我军便可伺机而动,趁敌军士气衰弱之时,攻其不备。”

众人闻言纷纷颔首,觉得叶参所言有理。

对此陈湛也觉得可行,不过他有一个更好的想法。

“诸位,我有一计,明日便可破城。”

说着陈湛起来来到地图前,众人也好奇地跟随陈湛来到地图前。

陈湛指着地图上各个位置分析道:“诸位且看,弘农城依山而建,依水而立,乃太宗皇帝加固前雒函谷关而设,故而地势西高东低。

明日我军可先佯攻东西二侧,又佯装不敌,鸣金收兵之时,使大军看似慌乱退却,实则伏兵于东西城外,待申时收尸之时,敌军必定以为我军攻势停歇,松懈大意。

此时我军东侧伏兵先出,猛攻东城,敌军必乱,集大军于东城抵御。适时西侧伏兵趁机杀出,投石机与步弓手屯驻西山,居高临下压制城头守军,步军速登城楼,自上而下击溃敌军!”

众人闻言倒吸一口凉气,夏侯错更是当即否决。

“明德不可,如此行事有伤天和,若今行此计,则必使后人效之;若后人皆效此计,则必使日后战场尸身无人敢收,否则乱箭加身。如此必致大疫西起,无论攻守皆遭殃害,乃至天下亦皆受其害。若是如此,我等必为后世所不齿,身负千古之骂名。”

对此陈湛并不意外,因为他刚想到时,也认为有伤天和,说出来也是给众人一个思考方向。

很快效果便显露出来,在众人继续根据叶参思路进行商议时,夏侯拓突然说道:“诸位我有一计,或许可行。”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