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友们好奇朱允炆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我们先把他放在一边。
讲完老朱的事,我们才能真正知道,老朱给他留下了多大的家底。上期我们说的,让他去秦朝,他做不了几天皇帝才有说服力。】
终于讲到他们大明了,一大早看见这光幕出现,朱元璋就将大臣和儿孙们都叫来。
听到光幕的话,眼睛就像刀子一样,看的朱允炆全身发疼。
上次光幕要结束时,说他去秦朝可能还不如胡亥,他就被老朱一顿胖揍,今天还来?
好在光幕没有再讲这个问题,将话题转到了老朱。
【朱元璋这个人,他极不喜欢始皇帝嬴政。但有趣的是,在后世他的名声也和嬴政一样,两极分化严重。
不知道他在说嬴政残暴的时候,不知道他会不会想到,有一天他在别人眼里也是暴君?】
“啊!!!”
“是谁,是谁说咱是暴君?有本事到咱面前来说!”
一听这话,朱元璋气的胡子都要来,要不是左右两个内侍拉着,眼看就要脱下鞋子扔光幕了。
底下的大臣,皇子们,眼观鼻,鼻观心。一个个的假装没有看到皇帝被人戳了痛脚,怒发须张的样子。
他们是装起来鹌鹑,老朱是越想越不顺,哼,你这光幕中的后世人最好说出个因由来,咱老朱不是不讲理,不然......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朱元璋耳”,对于老朱的军事能力,一首以来都是无可辩驳的。许多人对于老朱的恶感多来自,禁海贸易、裹小脚、人殉、和明朝严格的户籍制度、通婚制度与嗜杀!】
啥???
你说好的,一笔带过,不好的东西,你听听自己数了多少过去?
这一次不用看老朱的脸色,下面的人一个赛一个的想晕。
但他们不敢晕,还害怕老朱晕,毕竟老头子这么大年纪了,别被一刺激随躺着的太子大哥去了。
“父皇且宽心,那光幕才开始,他说的是一部分人这么认为,并非他这么说。”
眼看二哥还愣在那里,朱棡不得不硬着头皮出来说。
“是啊,是啊。那始皇帝,后辈不也帮他澄清了许多事吗?”
大臣们不敢说话,儿子们反应过来,急忙开口。
不说还好,一说老朱更生气了,“咱老朱什么时候竟要与始皇帝相比了?”
尽管上一次光幕说了很多始皇帝的功绩,但咱老朱以前说他不好,现在就要改口?这不是打自己的脸?
朱元璋听着儿子们劝解,却拉不下脸,但光幕又不会顾及自己的想法,只得将这件事含混过去。
倒是嬴政哼笑一声,光幕说了几次,这大明叫朱元璋的皇帝,一首看不起自己。如今倒也是报应在他自己身上了。
所以,都是皇帝,不要随便看不起别人,谁知道那天回旋镖扎在自己身上!
【我们来大体看看老朱的一生。
有一点先给友友们说一下,老朱包括后面要讲的朱允炆、永乐,我们主要依据的是《明实录》与《明史》,至于可不可信,大家自己辨别啦。】
【两个官方史料的开始,都是一段神神鬼鬼的开场,主要突出咱们老朱生来就不是常人。就大家在说永乐是风系大魔法师的时候,看看这些吧,老朱家那是一脉相传。
什么你说我永乐不是上天相助,看看我老爹,看看我,看看我大明历史,你再说一遍?】
这话什么意思?
永乐就在我们之中,皇子们面面相觑。
我是这永乐大帝,还是我的兄弟?
不会是我兄弟吧?兄弟们看起来都不是好人,我看起来好一点,光幕你说是吧?
一阵疑神疑鬼,暗自鄙夷兄弟后,老朱这些不安分的儿子将期待的目光放在光幕上。
要不,你还是先不要讲老爹,讲讲永乐?
老朱岂不知这群龟儿在想什么,默默翻了个白眼,不想和他们计较。
想做永乐,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本事。
【言归正题。
老朱的一生过的挺苦的。
朱元璋1328年出生在凤阳,家里贫穷,他给地主家放牛长大,虽然家贫,但好歹家人在身边了,也不至于饿死。】
【但天灾人祸,总是在不经意之间降临。
元正至西年,本就在元朝残酷统治下,艰难求生的汉人们,因为一场旱灾与蝗虫,无数人倒在了这片大地上。
还是朱重八的老朱,失去了他的父母,兄弟。
父母,兄弟饿死了,十七岁的朱元璋连安葬他们的钱与墓地都拿不出。同村的地主给了他一块墓地,才让他的父母兄弟死后有了栖身之所。】
【亲人离去了,但他还要活着,朱元璋离开了故土,前往皇觉寺出家,和尚又怎么了?好歹能够有口饭吃。
但在哪个时候,哪里还有可以安稳生活的地方。
皇觉寺也没有东西可以吃了,为了生活,僧人们,也各自出去化缘,其实也就是乞讨。】
“好好的,说起这些作甚?”老朱拉起袖子,在大家没注意的时候,轻轻抹了抹眼泪。
那时候的日子苦啊,过了今天不知道还有没有明天,自己何尝想到会有一天坐到了这天下最尊贵的位置上?只是可惜自己的爹娘,没能跟着自己过一天的好日子。
老朱的经历,朝堂上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只是老朱己经做了皇帝,大家都默契的没有提过,现在光幕说到,老朱可以感慨,他们却不能附和,就只当自己是跟木头。
【乞讨,流浪了三年。他路过的地方没有一个安生的,盗贼,饥荒,民乱。这天下好似没有一个可以安稳生活的地方。
他又回到皇觉寺,但他这最后可以停留的地方,也被乱军焚毁,他和寺的僧人躲了出去。
天大地大,却没有可以容纳他的地方。】
“豪杰也!”
大明以前的朝代,听说朱元璋过的苦,但是没想到是真的这么苦。
就这样他最后还是坐上了皇位,这样的人,怎么不可称一声豪杰呢?
连老朱一首瞧不起的嬴政,也为他的经历唏嘘。
“光幕看样子会讲很多皇帝,你好好听听,学学吧。”他对扶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