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还去看了一下相关文献,实际上征发徭役七十万应该是工程需要的总数。而不是一次就要让那么多人一起做工,不然咸阳城就一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啦。
但我们还是希望不必要的徭役可以少一些,再少一些,可惜历史己经过去,说不了给他们听。】
……
我们听见了!
秦朝这里可算是出了口恶气,前面听说后世朝代的人,说陛下是暴君,现在反倒被说没有陛下做的好。
哼,就该说,多说点,我们爱听。
免得那群人踩着陛下的名声,尾巴都要翘到天上了。
嬴政不是被人三言两语可以左右的人,后世那些人,骂就骂了,反正自己也听不见。
比起这些无意义的事,他更在意的大秦的发展。
今天光幕讲的这些,对他来说,有些东西很值得思考。
秦国发展到今天,一首以来实行的都是愚民政策。
但他在光幕的后世人口中听出了不同的意味,后世的人,不认同愚民,他们讲黔首讲的很重要。
甚至来说,光幕后面的这个人,从他说话的出发点和口气,他站在黔首那边,或者说他认为自己就是黔首。
是秦国现在的愚民政策是错的吗?
能够不改变吗?
现在这光幕出现,很多东西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而且这才是刚刚开始,光幕不消失,透露的消息越多,对秦国发展当然有好处,但是堵不住黔首的耳朵,眼睛。
听的多了,很多东西就自然明白了。
他意识到,大秦走到了又一次选择的路口,以往他们选择了郡县制,在后世眼中,这个制度很重要,所以他们选对了。
这一次他们又该怎么选择了,又该怎么做呢?
他和李斯的眼光对上,李斯这位法家的领头人,此刻也是心情复杂。
自秦国商鞅变法以来,秦国一首都走的这条路,作为一个法家,李斯当然拥护法家的理论。
但他也意识到,光幕在一天,这改变就不可避免。
两个人心中的弯弯绕绕没有说出口,却在对视的这一眼,明白了对方和自己想的一样。
错开目光后,两人各自一笑,不过是再来一次罢了。
众人皆反对的郡县,我们不是也做成了吗?
现在又怎会害怕再来一次。
嬴政率先举起了酒杯,今天这场酒宴,几经波折,也是时候开心一些了:“与诸君贺大秦。”
总归光幕肯定了大秦,既如此,就先开心吧。
【始皇陛下功绩先说到这里啦,因为他和大秦深度绑定,我们讲大秦兴衰就必然要讲陛下,后面的内容也离不开。
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精力去单独讲始皇的功绩?
当然是为了分析扶苏啦。】
【大家没有忘记我们的专题吧?
将始皇陛下的功绩剥开来讲,就是证明嬴政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作为这样一个人的儿子是很有压力的。】
啊?
大家听了半天始皇帝,终于反应过来。对啊,你不是要讲扶苏和那个叫朱允炆的吗?
难为你还记得,你知不知道什么是离题万里啊?
有一部分人,特指那些有为英主的孩子们,则对刚刚这句话,深深共情。
是啊,是啊,终于有人懂我们了!!!
天知道我们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啊。
【父辈能力太强,功绩太大,下一辈是很难超越的。】
是的,是的,皇子,太子们疯狂点头。
【不但如此,大臣们也会不自觉拿他们和他们的父亲比较。】
对对对,一天天的干什么他们都要挑剔。
大臣:……
【但他们也是崇敬自己的父亲的,他们渴望追寻他们的脚步,也在追求父亲的关注。】
这次大家不好意思点头了,就点到为止懂不懂?
【扶苏也是如此。】
秦时的众人看着扶苏的眼神有些惊异,没看出来啊,长公子是这样想的吗?
眼见众人的目光又再次聚集在自己身上。
特别是阿父的也悄悄的用余光扫过来,扶苏尴尬的脚趾扣地,面色慢慢涨红。
救救我,救救我,别说了。
【当然扶苏这样的皇子,他们作为继承人长大,也有自己的政治诉求。
多数皇子或者太子,在皇帝还在的时候,就算参政,他们也多是执行皇帝的命令。
至于你想的国家是什么样,那等你登基之后,你再去改变吧!
但扶苏不一样,他头铁!】
头铁?
这又是什么意思?
长公子的头和我们并没有区别啊!
看着扶苏的人,听到这句话,下意识的将目光落在扶苏脑袋上。
虽然不懂光幕是什么意思,但是扶苏觉得自己快要冒烟了。
不是,刚刚你讲阿父的时候,那么正经,显得那么可靠,怎么讲到我,就是这样?
光幕,你不要区别对待啊!!!
【扶苏的进言,我们只找到一个确切的记载,其他的他说了什么,我们都不得而知。
但是这娃,他进谏的频率高啊。
就,你父亲那么大的功绩,那么威严的一个人。
你天天进谏,也不是说不应该这么做,怎么怎么的,我是真的觉得勇气可嘉。
毕竟不是什么人,特别是太子,皇子有这样不怕自己父亲斥责的。】
原来头铁指的是这个?
回忆起长公子的数次进谏,和当时的场景。
确实是头铁。
【我们当然觉得对一件事,有不同的意见,是一件好事。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考虑清楚。
但是你要提出自己的意见,自己就应该有相应的,解决你认为别人错误地方问题的能力。
特别作为一个庞大帝国继承者来说,你提出问题,但是又不能解决问题,这不是给人添堵吗?
也许这个问题大家发现了,只是还没找解决的办法,所以没有人说呢?
扶苏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在自己父亲的身上,期望于父亲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改变大秦。
但是他在指出他认为的问题时,却又没有解决的办法。】
扶苏面色一变,是这样吗?
自己做的这些是无用的?
这个问题秦朝的众人没人回答他。
光幕说的很清楚了,世间不是只有你一个聪明人,你能发现问题,别人就发现不了吗?
不过是没有办法时,就当它不存在吧,能够解决的时候再提出来,不是对大家都好。
而且,将自己的期望完全放在别人身上,这多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