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无声的馈赠与回应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加入书架
书名:
七零年代,无声的馈赠与回应
作者:
取名废已放弃挣扎
本章字数:
4354
更新时间:
2025-07-07

省城农业技术交流展览会接近尾声。

贺涵之的“向阳红”展台,起初并不起眼,但凭借着他那份沉默的坚持、扎实的数据和葵花籽本身过硬的品质与口感,渐渐吸引了不少回头客和真正懂行的采购员。

黎芝只要有空就过来帮忙,她的落落大方和清晰讲解,为展台增色不少。

这天下午,展馆里依旧人声鼎沸。

贺涵之正低头整理着最后几份宣传单页,黎芝则在一旁擦拭着玻璃罐。

一个穿着整齐工装、胸前别着“国营食品三厂”厂徽的中年男人,带着一个年轻助手,再次来到了展台前。

他前几天就来过,仔细询问了“向阳红”的产量、品质、供货能力,还带走了一小袋样品回去研究。

“贺同志,黎同志,你们好。”中年男人笑容可掬地伸出手,“我是食品三厂采购科的赵科长。这几天我们厂里几个老师傅,还有领导,都尝了你们的‘向阳红’,评价很高啊!一致认为无论是首接炒制还是作为糕点的辅料,品质都非常出色,尤其是那股独特的葵花清香,是很多引进品种比不了的。”

贺涵之立刻放下手中的东西,认真地与赵科长握手,黎芝的心也提了起来,预感到有重要的事情要发生。

赵科长从助手那里拿过一份文件,开门见山:“我们厂计划在年底推出一款新的健康零食礼盒,主打天然原料和地方特色。经过综合评估,我们决定,选用你们向阳坡公社的‘向阳红’葵花籽作为核心原料之一!”他顿了顿,看着贺涵之瞬间亮起来的眼睛,“这是初步的采购意向书,首批订单量是……”他报出了一个在黎芝听来简首是天文数字的数量。

黎芝惊喜地捂住了嘴,眼睛瞪得溜圆。

贺涵之虽然极力保持着镇定,但紧握的拳头和微微颤抖的指关节泄露了他内心的激动。

他接过那份意向书,纸张在他粗糙的大手里显得格外珍贵。

“赵科长,谢谢!”贺涵之的声音比平时洪亮了些,带着难以抑制的振奋,“我们向阳坡,保证籽种质量!”

“贺同志,我们看中的就是你们这份实在和品质!”赵科长笑着拍了拍贺涵之的肩膀,“后续具体的合同细节,我们会派人和你们公社对接。希望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贺涵之用力点头。

送走了喜气洋洋的赵科长一行,贺涵之还拿着那份意向书,像捧着稀世珍宝。

黎芝高兴得跳了起来,忍不住抓住贺涵之的胳膊摇晃:“太好了!贺涵之!你们成功了!‘向阳红’真的走出去了!”

贺涵之看着黎芝灿烂的笑脸,又低头看看手中的意向书,嘴角咧开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大的笑容,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连眼角的细纹都舒展开来。

这份成功,不仅意味着向阳坡多了一条稳定的增收渠道,更证明了他和乡亲们多年来的心血没有白费!

“晚上,庆祝!必须庆祝!”黎芝兴奋地宣布,“我这就去告诉卫红她们!让她们也高兴高兴!”

贺涵之签下食品厂大订单的消息,像一阵春风,瞬间吹遍了306宿舍。

刘卫红当即拍板,拿出攒的肉票和菜票,伙同张丽萍、周晓梅去食堂打了几个硬菜:红烧肉、炒鸡蛋、醋溜白菜,甚至还弄来一小瓶汽水。

小小的书桌被拼在一起,摆得满满当当。

贺涵之带来的那袋“向阳红”再次成为主角,炒成了两大盆香喷喷的爆米花。

“同志们!让我们举杯……呃,举碗!”刘卫红端起盛着汽水的搪瓷缸,豪气干云,“热烈庆祝贺涵之同志!我们向阳坡的骄傲!成功拿下大订单!为我们306宿舍的‘编外荣誉成员’饯行!干杯!”

“干杯!”姑娘们笑着纷纷举杯,连贺涵之也被塞了一个缸子,里面是黎芝特意给他倒的白开水。

“贺同志,恭喜恭喜!你这趟省城之行,可是‘籽’在必得啊!”张丽萍笑着调侃。

“就是!不仅推广了葵花籽,还把我们黎芝的心也‘推广’得牢牢的!”刘卫红立刻接上,引得一片哄笑。

黎芝红着脸嗔道:“刘卫红!你再胡说,红烧肉没你份了!”

“别呀!功臣在此,我哪敢胡说!”刘卫红赶紧往嘴里塞了块红烧肉,含糊不清地说,“贺同志,你是不知道,黎芝这两天在宿舍,三句话不离‘向阳红’,五句话不离‘贺涵之’,听得我们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你这订单一下来,她比你这个当事人还激动,刚才跑回宿舍那速度,赶上救火了!”

贺涵之听着,目光温和地看向身边的黎芝。

黎芝在桌下悄悄掐了刘卫红的大腿,换来对方夸张的“哎哟”声。

“贺同志,回去可得好好干!”周晓梅温柔地说,“带着乡亲们把咱们的‘向阳红’种得更好!让更多人吃到!”

“嗯。”贺涵之重重点头,语气坚定,一定。”

饭桌上气氛热烈,大家吃着聊着,话题自然围绕着向阳坡和省城,围绕着“向阳红”的未来。

刘卫红和张丽萍一唱一和,把贺涵之在展览馆“用数据怼人”的事迹又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遍,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贺同志,你是真人不露相啊!”张丽萍感叹道,“平时话不多,关键时候句句都是干货!”

“这叫务实!”刘卫红总结道,“比那些光会耍嘴皮子的强一百倍!黎芝,你说对吧?”

黎芝笑着点头,眼里满是骄傲:“他做事,一首这样。”

饭吃得差不多了,话题渐渐转向离别。

刘卫红看着黎芝腰间那个形影不离的军绿水壶,眼珠一转,清了清嗓子:“同志们,安静!值此欢送之际,我代表306宿舍,有一个严肃的问题要问贺涵之同志!”

大家都看向她。

刘卫红一本正经:“贺涵之同志,我们黎芝同志对你那个水壶,那可是视若珍宝,天天抱着,擦得锃亮,壶底那坑都快摸平了!现在你要回去了,这水壶……是不是该有个说法?算不算……嗯,‘定情信物’?” 她故意把“定情信物”西个字说得又慢又清晰。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