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洪流,十万雄师镇奉天

第四十八章:建设与困难

加入书架
书名:
钢铁洪流,十万雄师镇奉天
作者:
JVC
本章字数:
3078
更新时间:
2025-07-06

1935年3月底,张家口,联合阵线最高军事经济联席会议

煤油灯的光晕下,程志远、林国栋、陈启元(带着浓重的黑眼圈)、韩云山(风尘仆仆刚从绥远边境侦察回来)以及几位主要部门负责人围坐。气氛凝重。

“同志们,‘砺剑-西年计划’第一个月,我们是在泥泞和鲜血中爬行。”程志远开门见山,“困难比预想的更大,代价惨重。但是!”他猛地提高音量,“我们没有退路!张家口不是奉州,没有三山两谷可退!背后就是悬崖!赵振武和‘铁拳营’的兄弟们用命给我们抢来了时间,不是让我们哀叹的,是让我们种下种子的!”

他指着地图:“能源!钢铁!化工!机械!这是我们活命的西条腿!现在都瘸着!怎么办?”

林国栋(民生/基建):“粮食!必须确保春耕!我建议:一,从军队抽调骡马和有限柴油,优先保障新垦区耕作;二,推行‘野菜代粮’运动,组织妇女儿童采集;三,对地主余粮实行更严厉的‘累进征购’,但必须搭配‘工分’补偿,避免激化矛盾。”

陈启元(军工/技术): “集中火力,先打通一个点!我建议:暂停部分次要项目,所有能搞到的镍、铬、钼,优先供给‘龙心-I’曲轴和炮管钢的试制!仿制机床那边,集中最好的老师傅,就攻一台核心车床!‘黑龙’项目…需要更多时间和技术支援,暂时降低目标,先保证从煤焦油里稳定提取粗苯(做炸药原料)。”

韩云山(军事/情报/特搜):“绥远方向压力巨大,马振武的骑兵配合日军小股部队不断袭扰,破坏我们的矿场和运输线。必须打一次反击,哪怕是小规模的,打疼他,让他不敢肆无忌惮!另外,‘特搜队’在北平黑市找到一条可能弄到精密轴承的渠道,但价格是黄金的十倍!而且风险极高。”

军工生产部长: “子弹!前线天天在催!铜壳供应断了。我们试验用覆铜钢(铁皮镀铜),但延展性差,抽壳故障率高…”

程志远凝神听着,大脑高速运转,权衡利弊。最终,他做出决断:

1. “龙心”与“利刃”优先:批准陈启元方案,集中80%的稀有金属和顶尖技工,全力攻克柴油机曲轴和炮管钢良品率。仿制机床团队,必须在一个月内拿出第一台可用车床!

2. “黑龙”转型: 煤变油项目调整目标,首要保证粗苯提取,为火药生产提供原料。同时秘密尝试从油页岩(大青山有少量露头)中干馏取油。

3. “铁拳”再出击(有限): 命令韩云山,抽调一个精锐步兵团(加强部分“启元-丙”突击炮),在空军(仅有的几门高炮伪装成“高射机炮营”虚张声势)掩护下,对马振武叛军前出据点“黑风寨”发动一次短促突击!目标:歼灭其前锋骑兵营,摧毁囤积的物资,展示力量,震慑叛军!行动代号:“敲山震虎”。

4. “粮食就是子弹”: 同意林国栋方案,军队全力保障春耕。同时,发行第一期“战时建设公债”(以未来工业品和土地权益为抵押),向富户和商人募集资金/物资,用于购买急需的药品、轴承和特殊原料。

5. “代用与忍耐”: 子弹壳采用覆铜钢方案,同时加大弹壳复装力度(要求前线部队尽量回收)。向前线官兵说明情况,要求克服抽壳故障。

会议结束,众人带着沉甸甸的任务散去。程志远独自留在会议室,看着地图上被红色箭头三面包围的张家口,又看向那张写满工业项目的“西年计划”草图。窗外的张家口,灯火稀疏(电力严重不足),远处传来兵工厂锻锤单调的敲击声,那是“砺剑”的声音,微弱却顽强。

工业化革命的火种,就在这铁与血的熔炉中,在敌寇环伺的绝境下,在无数普通工人、农民、士兵、技术人员的汗水、智慧甚至生命代价中,极其缓慢地、痛苦地孕育着。每一度电、每一斤钢、每一滴合成油、每一颗合格的子弹背后,都是一场不亚于前线厮血的战斗。时间,成了最奢侈也最残酷的敌人。程志远知道,他和他的同志们,正在与时间赛跑,与死亡赛跑,为这片苦难的土地,锻造一把属于未来的“钢铁之剑”。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