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姝带着春兰来到椒房殿,待通传后,自己一人进了正殿。大殿中吕太后居于正中的主座上,面容严肃。自她大权在握后就威仪日重,气场也越来越强大了。
薄姝跪下行礼:“参见皇太后,皇太后千岁!”
“薄美人平身,赐座。”
“谢太后。”薄姝站起身来,在一旁坐下。
吕太后笑着说:“这些日子你天天藏在自己宫里闭门不出,今天怎么舍得来吾这里?”语气中带着调侃的意味,看来心情是不错的。
于是薄姝说道:“娘娘,妾看如今朝堂与后宫的事情己定,娘娘身边也是人才云集,妾实在也帮不上什么忙了。妾想着要不妾就此与恒儿一起就藩去吧。”
吕太后道:“你这是被吓着了?这么迫不急待的想要离开长安,还是不想在吾身边侍候?”
薄姝急忙起身走到大殿中间跪下道:“自娘娘与妾相识以来,妾就受到娘娘庇护,妾如何不想侍奉在娘娘身边。只是妾的恒儿己到了就?的时候,可是他才只有八岁。他从小不得先帝疼爱,也没有人在他身边护着他,所以妾实在放心不下,今天才斗胆来向娘娘讨这个恩典。”说罢以额触地,趴伏于地下。
吕太后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笑道:“吾与你玩笑,怎么吓成这个样子。起来吧,好好说话。”
于是薄姝只好叩谢后站起身回到座位上。待她坐好,吕太后说:“昔日宫里,所有嫔妃都倒向了戚婉那个贱妇,只有你始终对吾不离不弃,不仅帮了吾不少忙,还在关键时候为吾出过主意。你的这份情,吾始终不能忘怀。这样,吾今日就给你个恩典。”
薄姝一听只得又站起来到殿中跪下,“封先帝美人薄氏为代王太后,择日与代王就藩,令弟薄昭,义兄吴越一同随行。如何呀?”
薄姝眼泪都快下来了,她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她这次是真心实意地给吕太后磕了一个头,“臣妾谢皇太后隆恩,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吕太后微微一笑,“吾还有一个恩典呢,吾二哥有一嫡次女,今年十岁,配恒儿正好。这次你就一并带去吧,等恒儿后,就与她成婚,可好?”
薄姝心里咯噔一下,这是不放心他们,找个吕家女儿来监视他们呀。可是如果今天不答应下来,以吕太后睚眦必报的性格,必不会让他们顺顺利利的去就藩。
于是薄姝回道:“建成侯的嫡女,自是好的,臣妾定将她当亲女相待。”
吕太后满意地点点头,“如此甚好,你且回去收拾一下,吾找人算了何时成行后,明日就会有明旨送去。”
薄姝再次磕头拜谢后退出了椒房殿。她脸上带着笑意与乔南打了声招呼就和春兰离开了,首到走到无人处脸上的表情才垮了下来。本以为从此海阔天空,远离朝堂纷争,就此自由了呢。没想到临走了又给套了根绳子,吕太后这是在放风筝啊。不管飞到哪儿,她都得牢牢把你握在掌心中。
回到宫中后,薄姝让春兰将所有人都叫来,她对众人讲了马上要去就藩的事,并询问大家的意见,如果有人不愿去她好另做安排。结果是除了两个奶娘,所有人都一致同意一同去藩地。两个奶娘不去,薄姝也理解,毕竟人家的家人都在长安。于是她给了两个奶娘丰厚的赏赐让她们回家去了。
薄姝让众人回去自行收拾行李,然后又写了一封信,让江嬷嬷出宫送给薄昭和吴越,让他们早做准备。
第二天的下午,皇帝的诏书就到了,全宫人都出来跪在院中接旨。新皇身边的新任中待,高声读完诏书后笑着对薄姝说:“恭喜代王太后,恭喜代王,另外咱家还带来了陛下与太后的赏赐。”然后他挥了挥手,后面的一队宫人就捧着一个个锦盒走了进来。
“太后与陛下都说,这几天代王这里肯定是很忙乱就不必去谢恩了。”
薄姝忙道:“多谢太后与陛恤。”然后看了春兰一眼,春兰忙上前把一个锦囊塞进了中侍官的手中。中侍官笑咪咪地道:“那咱家就不打扰了,告辞。”
送走传旨的内侍们,薄姝看了一下太后和皇帝赏赐的东西,都是一些金银药品布匹之类的,很实用。于是让春兰清点一下让人打包起来。
两天后赐婚的诏书也下了,薄姝只好备了厚礼让薄昭和吴越前去建成侯府将未来儿媳接了回来。因为俩孩子都没有成年,所以还不能下聘过六礼,只等他们正式成婚后再补上了。
忙乱了五日后,薄姝一大早就带着刘恒前去长乐宫和未央宫分别跟皇太后与皇帝辞行。场面上的话说了一大堆,薄姝和刘恒也磕了好多个头,终于在午时之前出了宫。
一长串的车队,晃晃悠悠地出了长安城。马车来到长安城外五里的地方,就看见了等在路边的薄昭和吴越,他们骑在马上,身后也有七八辆车,吴越还带了三百卫士。他笑着说:“这是陛下赐给我们的卫士。”薄姝看着薄昭和吴越,眼中含泪,脸上却笑着说:“咱们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她回头看着长安城厚重高耸的青色城墙,和巍峨的城门箭楼。她在这里住了整整八年,这八年真是过得惊心动魄,犹如大梦一场。现在这个梦终于醒了。前路渺渺,还不知有多少坎坷等着他们,可是再难也比生活在危机西伏的皇城内强。薄姝转头看向前方微笑着说:“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