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宴会一向都是薄姝不喜欢的,就是老三样,祝酒,敬酒,歌舞,无聊得很。这次是送行宴,于是皇子们挨个上来给刘邦敬酒。
最先上来的是太子,太子也才十二岁,他端着酒杯对刘邦说:“父皇在外请保重身体,儿臣愿父皇身体康泰,愿战乱早日平息。”
刘邦笑了笑,拿起桌上的酒一仰脖子喝了。这时本该大皇子刘肥来敬酒,可是刘肥在去年就去齐地就藩了。于是轮到了八岁的刘如意。
这小子丝毫不害怕的蹦到了刘邦的身边,他拿着一杯酒,大声地说:“父皇一生征战西方,是儿臣心中的英雄,儿臣祝父皇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看得出来,刘邦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孩子,他大声的回道:“好!如意深得朕心。”然后举起杯子一饮而尽。
坐在下首的戚夫人,脸上全是骄傲,嘴角翘着,眼里的喜悦都要溢出来了。
薄姝拍拍元宝,在他耳边说:“去给你父皇敬酒,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别怕。还有啊,在父皇跟前要自称儿臣。”
元宝点点头,拿起桌上的酒杯摇摇晃晃地走上了御座。刘邦嘴角还含着笑,看着元宝说:“恒儿也来给父皇敬酒啊?”
元宝点头,“嗯,儿臣给父皇敬酒,嗯,祝父皇,嗯祝父皇……”他卡壳了。刘邦有点好笑地看向了薄姝,还是那张有些发黄的脸,不过脸上的斑己经没有了,想来再养一养就会变回原来那样吧。他不知道的是,薄姝因为化妆笔被元宝扔了,所以才没顾得上画斑。
儿子回答不上话,一般妃子这会儿都该紧张了,可薄姝却笑吟吟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脸上一点异色也没有。刘邦暗自点头,这女人一向都与众不同。而戚夫人却在心时冷哼,故作镇静,真是会装啊!
元宝想不起祝词,干脆就不想了,于是顺着自己的心意问:“父皇真得会打仗吗?”
刘邦笑道:“什么话,当然会。”
“那,那等儿臣长大后,父皇教儿臣打仗,行吗?”
“你要学打仗?那你学会了干嘛?想当将军吗?”
元宝摇摇头,“儿臣学会了就帮父皇打仗,父皇让儿臣去哪儿,儿臣就去哪儿,那个,有事弟子服其劳嘛!”薄姝心里好笑,合着还想着这个呢。
刘邦哈哈大笑,“好!等我们恒儿长大了,父皇就教恒儿打仗,让你做我们大汉的将军!”
此言一出是满座皆惊呐,刘邦这句话等于是断绝了刘恒以后继承大统的机会了。虽然现在有太子在,但是哪个有儿子的女人没有想过自己的儿子能坐上皇位呢?再说了,太子现在才十二岁。以后的事儿谁也说不准,如果他被废了呢,如果他生个什么病没了呢,那不就轮到自己的儿子了吗?
但是刘恒有了刘邦这句话就永远都别想当上皇帝了。众人都以为薄姝会大惊失色,但是薄姝却淡淡的笑了笑,她儿子当没当上皇帝,她心里能没数吗?。再说了,当不当皇帝,她一点儿都不在意。最好是不当,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当个闲散王爷最好。
戚夫人坐在那里本来脸上还有些不高兴,此时却是满脸的得意,瞧瞧竞争对手又少了一个,看来皇帝还是向着自己的。
她暗地里己经给刘邦暗示了多少回了,只有刘如意才最像他。那刘盈优柔寡断,温吞吞的,一点儿也不像做皇帝的料。
刘邦喝了元宝儿敬给他的酒后,从桌上拿了一块点心塞给元宝儿,让他回去找他娘吃饭去了。元宝儿蹦蹦跳跳的走到他娘跟前,薄姝也一点没生气的将他抱了过来,擦了擦他的小嘴巴,问:“父皇给的点心好吃吗?”
元宝咬了一口,悄悄地说:“不太好吃。”
薄姝笑了,也悄悄地说:“那你就不吃了,等回去阿母给你做好吃的。”
薄姝与元宝有说有笑的,让众人都惊叹于她的忍耐能力,只有吕后知道,她是真的一点儿都不在意。
戚夫人,拿起桌上的酒杯,身姿妖娆的走到了刘邦身前旁边,一屁股就坐在了刘邦的右边。说道:“孩子们都给陛下敬完了,现在让妾敬陛下一杯。”
“那戚姬祝我什么呀?”
戚夫人媚眼如丝的看了看他突然凑近他,小声的在他耳边不知道嘀咕了什么,刘邦的笑容就有些暧昧了。
两人若无旁人的在御座上调笑,那气氛简首让人没眼看。
吕后站了起来对刘邦说:“臣妾有些不舒服,先行告退了。陛下注意身体,少喝点儿酒,明天还要出征呢。”
刘邦点了点头,连看都没看吕后一眼。吕后正了正衣服,下了御座向外走去。
第二天,刘邦天不亮就带着大军出征了。这次平叛并没用他多少功夫,只是一些零星的叛乱而己。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巡查边防和军事设施,还有燕地的民生状况。巡查完毕后,他取道赵国,来到了赵王张敖的王宫。赵王张敖和鲁元公主得知消息后急忙迎出城外,在城门三十里处跪地相迎。
刘邦的车驾在他们两人跟前停下,刘邦从车中走出来。来到鲁元公主身旁,单手将她扶起,看了看她说:“嗯,吾儿的气色看着还不错。最近过的怎么样啊?”
鲁元公主笑道:“多谢父皇关心,正如父皇所见。儿臣过的还不错。”
然后她示意刘邦看着还跪在一旁的赵王。刘邦脸上露出嫌弃的神色来,“起来吧。”
赵王连忙爬起来,跟在刘邦身后,像小媳妇儿似的委委屈屈的。他身后的大臣,简首都气炸了,我们赵王怎么就这么没出息呢?
是夜,赵王张敖,举办了盛大的宫宴给岳父接风洗尘,席间张敖跪在刘邦的案几边,像个奴仆一样给他倒酒布菜。可是刘邦却对他不假辞色,甚至用训斥的语句说他将赵地治理的并不太好。还嘲讽在座的宾客皆是莽夫之流,张敖唯唯诺诺的答应着,丝毫不敢露出异色来。
赵国宰相贯高都六十多岁了,见此情形是气的胡子都快来了。在酒宴结束后,他召集了几个人商议,打算在刘邦回长安的路上截杀他,几人商议了半夜,决定在路上柏人县的驿馆中埋伏刺客刺杀刘邦。
他们几人如何安排刺杀先不说,却说刘邦喝喝的晕晕乎乎的,被张敖让人送到了寝宫。然后张敖作为刘邦的贴心好女婿,又将自己的妾室赵姬送到刘邦的床上。那赵姬长得是十分的美艳,刘邦也十分喜欢。他与赵姬厮混了两日后,就启程返回了长安。
那赵姫原想着刘邦会将她带走,却没想到刘邦连提都没提这件事。张敖也有点傻眼,自己岳父享用过的女人,他可是不敢再接着享用了,于是他又重新修了一个宫殿,将赵姬安排了进去。
刘邦一行人向着长安而去,在日暮时分来到了柏人县,柏人县的驿馆还是很大的,里面环境也不错。刘邦挺满意,决定在这歇一宿。
他问驿丞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驿丞恭敬的答道:“陛下,这里叫柏人馆。”
“柏人馆,柏人?迫人。什么名字?真是不吉利!”刘邦想了想对这个名字感觉到有些膈应,于是对手下说:“算了,不住了,咱们连夜赶路吧。”
于是刘邦无意间躲过了一场刺杀。不得不说,这皇帝的气运就是强啊!
贯高他们十几个人听说刘邦并没有住在柏人县的驿馆,而是连夜赶回了长安,都扼腕不己。
这事儿原本没有人说,那么也就过去了,可是不久后贯高与人政见不合,在政坛杀的是你死我活,那人敌不过贯高,只好被迫离开了赵国前往长安。
好巧不巧的,居然在长安碰见了代王刘如意的门人。两人曾经是旧识。于是相约去酒馆喝酒,三杯酒下肚后,那人就开始吐槽贯高,一不小心就将他们企图刺杀刘邦的事儿给抖了出来。
代王刘如意的人,一听就感觉到兹事体大。于是就进宫禀报了戚夫人。
戚夫人那是如获至宝呀,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递枕头。她心中暗想,吕雉啊,吕雉,上次鲁元公主和亲就被你逃了过去,这次可是谋逆!看你女儿还如何逃?于是她指示手下,将人送到了刘邦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