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齐穿越,全家金手指

第七十一章 银发守护者联盟

加入书架
书名:
一家三口齐穿越,全家金手指
作者:
芸芸众生1988
本章字数:
2400
更新时间:
2025-06-15

惊蛰的春雷炸响时,林萍琪正在青海湖畔的牧民定居点调试设备。海拔三千八百米的高原上,寒风卷着雪粒拍打在智能健康监测仪的屏幕上,她呵出的白气瞬间凝结成霜。身旁的藏族老阿妈卓玛戴着新研发的骨传导助听器,突然握住她的手,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笑容:"听见了,小羊羔叫了。"

这是"银发守护者联盟"公益项目的第十七个站点。三个月前,林氏科技联合二十家企业、十所高校成立联盟,目标是让科技之光照亮偏远地区的老年群体。李薇发来的航拍图显示,从帕米尔高原到西双版纳雨林,联盟的服务站点己如繁星般散布在中国版图上。

"林总,星耀科技宣布加入联盟了。"老张的声音从卫星电话里传来,带着难以置信的惊讶,"沈曼云说......想亲自来青海参与调试。"林萍琪望着远处牧场上移动的帐篷,想起五年前那场针锋相对的商业战,如今对手递来的橄榄枝,竟带着几分惺惺相惜。

沈曼云抵达的那天,带来了星耀最新研发的太阳能充电背包。两人在帐篷里并肩调试设备,谁也没提过去的竞争。当卓玛阿妈通过卫星网络与千里之外的儿子视频时,沈曼云的眼眶微微发红:"我妈去世前,也没用上像样的智能设备。"

公益项目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在贵州山区,团队遇到了方言障碍——设备无法识别苗族老人的俚语。林萍琪带着工程师住在吊脚楼里半个月,录下数千条方言语音,最终让智能助手学会了用苗语说"慢慢来,不着急"。在新疆戈壁,沙尘暴摧毁了信号塔,老张带着技术骨干连夜搭建临时基站,手被戈壁石划得鲜血淋漓。

最动人的时刻发生在云南哀牢山。一位失明的彝族老人通过触觉反馈设备"看"到了孙子的照片,他颤抖的手指抚过屏幕,突然哽咽着说:"和他爷爷年轻时一个模样。"随行的纪录片导演悄悄按下快门,这个画面后来成了联盟宣传片的核心镜头。

半年后,"银发守护者联盟"的影响力辐射至全球。联合国老龄化问题特使参观青海站点时,握着卓玛阿妈的手感慨:"这不是简单的技术援助,而是用科技守护人类的尊严。"林萍琪站在雪山脚下,看着沈曼云正耐心教藏族孩子使用翻译设备,忽然明白,真正的商业文明,不是你死我活的厮杀,而是携手点亮更多人的生命。

庆功宴设在西宁的一家藏式餐厅。林海和林心儿带着西胞胎赶来,孩子们穿着民族服饰,围着卓玛阿妈跳起笨拙的锅庄舞。向暖把自己的智能手表摘下来,戴在阿妈布满老茧的手腕上:"奶奶,想我了就按这个按钮。"

深夜,林萍琪独自站在青海湖边。湖面倒映着璀璨的星空,仿佛无数盏温暖的灯。手机传来母亲的消息,附带西胞胎熟睡的照片——他们戴着联盟定制的防高原反应监测头带,呼吸均匀。远处,沈曼云走来,递过一杯热奶茶:"下一站,去非洲?"

两人相视而笑。曾经的竞争对手,如今成了并肩作战的伙伴。林萍琪知道,"银发守护者联盟"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当科技褪去商业的外衣,露出人文关怀的内核,它便有了穿越山海、温暖世界的力量。而这份力量,将随着联盟的脚步,继续在时光里生长、蔓延。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