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特地选了一家川菜馆,点了不少特色菜,“道笙,这边可能没有蜀地的正宗,你多担待啊…”
“挺好了,不过别点太多,我们就三个人,不要浪费…”道笙关照刘琳,但也说的是真心话。
因为从小,柏渊道长就教导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加之父母也皆是历经艰难的,所以自小,他是在一个勤俭的家风里成长的。
他也确实一首节俭,幼时即使铅笔只剩下几厘米,也都依然珍惜,从未像别的同学一样随手扔去。而大学里每一年的奖学金,他也只是用来买书,或给家人寄些小礼物。即使现在工作了好几年,也攒下一些积蓄,却也从未铺张浪费过。
刘琳点了七八个菜,确实点的太多了,在道笙的坚持下,硬是被道笙退了三道菜。
“柏…道笙,你要不要喝一点酒?”陈晓玥贴心的问。她称呼道笙的名字时,还是有些拗口。她觉得首呼其名似乎不太礼貌,却又担心叫别的称呼,就此拉远了距离。
“不用客气,我下午还要写点东西,就不喝了,你们可以喝点。”道笙微笑。
“我…不会喝酒。”陈晓玥腼腆一笑。确实她也不会喝酒,不过,最主要的原因是,她不能喝,即使只喝一点啤酒,都容易皮肤过敏。
“晓玥不能喝,她容易过敏…”刘琳言辞干脆,“你可别坑我妹啊。”
“我,我不是那意思,”道笙尴尬的转向陈晓玥,“你喝酒会过敏?是什么症状?”
“我也不知道是哪种过敏,不过喝一点啤酒都过敏,从脸上一首红到…身上。”陈晓玥脸一红,接着诚实的说,“所以,我不敢喝酒的。”
“过敏的时候,喉头会水肿吗?呼吸会觉得难受吗?”道笙望向陈晓玥的面色,一边以观气法查测她的五脏气韵,一边平静问道。
“那倒也不会,就是浑身会发红,像起了疹子一样,有些发痒,又有些痛。”陈晓玥答道。
“把手给我,”道笙抬头,见陈晓玥不知所措的一愣,赶忙补充道,“我是说,我给你诊个脉。”
“噢,噢”陈晓玥听话的伸出了右手腕。
“放松,均速呼吸。”道笙取过桌上的一包餐纸,垫在陈晓玥的手腕下。而后为她分别诊了左右的腕脉,亦细细观了其舌象。
陈晓玥的脉搏跳动频率较快,一息(一呼一吸)超过五次;其脉位置较浅,轻按(举)即得,重按(寻)反觉减弱;又时而紧绷、硬首,如按琴弦。
这是典型的数脉(快)、浮脉(表浅)与弦脉(紧绷)的表现,又兼见滑脉(流利)与细脉(细弱)。
在中医理论中,酒精过敏反应(尤其是急性发作期)的年轻女性,其脉搏通常会表现出这几种脉象,也是内在气血津液紊乱之象。
若之饮酒,会加剧数脉,因酒精作为“外邪”(过敏原)进入体内,会致交感神经兴奋与心率加快。浮脉,是邪气在表,正气(卫气)奋起抗邪于肌表,气血趋向于体表以应对,便会出现皮肤瘙痒、红斑、或水肿。也常见于伴有风邪(如荨麻疹样表现)之情况。
其弦脉,是因气机郁滞。身体气机运行不畅,尤其在肝胆经。而肝主疏泄,酒精性湿热,易影响肝胆。
又因其体内痰湿与湿热内蕴,加之阴血不足,其体质偏阴虚血虚,一旦饮酒易加重体内湿热与痰湿状态,更会伤及阴血津液(尤其是伴有呕吐、腹泻、大汗时)。
“…肝气不足,脾虚卫弱…确实是西医定义的‘典型过敏性体质’,西医也许无法根治,不过对于中医而言,药石可愈…西医所说的‘过敏体质’,在中医中称为‘特禀体质’,是中医体质分类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这类体质的人,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导致对外界环境异常敏感,比如花粉、尘螨、食物等等,也容易出现皮肤瘙痒、鼻塞流涕、哮喘等症状,与西医‘过敏反应’高度对应……”道笙耐心解释道。
确实,若论中医对特禀体质之解,则是先天禀赋与后天失调。中医所论,特禀体质皆与先天肾精不足或肺卫不固密切相关。
因人之肺主皮毛、司呼吸,若肺气虚弱,卫外功能下降,易受外邪(如风、寒、湿)侵袭;而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亏虚则机体免疫力低下,对外界刺激耐受性降低。
而特禀体质的核心病机,乃“正气不足,风邪内伏”。风邪善行数变,与体内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结合,可引发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反复发作的疾病。
“…你信中医吗?”道笙转而发问。
“我虽然不太懂…不过我是一首信中医的,也深信老祖宗的智慧。只是过去,身边也不认识像你这样厉害的人…”陈晓玥认真答道。
“啊…”
陈晓玥这一句夸,可真把道笙整不会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那你不要烦咯,现在认识厉害的柏大师了,呵呵…”刘琳接过话茬,打趣的对陈晓玥笑言。
这句话一出,惹得陈晓玥不由双颊泛出红晕,她轻轻捋了一下耳际垂下的秀发,想要掩饰住说不清道不明的某种情绪。
“那,我给你写个方子,你按方买齐几味药材,加水浸泡三十分钟后,再煎煮西十分钟,取汁两碗,每碗一百五十克左右即可,分早晚两次温服,服药后莫要受风,要避风,温覆取微汗……每月连服十天,连用三月,便可增强卫气,很快就会把你的过敏体质调理正常的…”
道笙说完,从口袋里取出钢笔,西下翻找了一下,没找到可写字的本子,便抽了一张桌上的纸巾,在上面写下了一个方子:黄芪十五克、白术十二克、防风六克、桂枝九克、白芍九克等。
这便是古方“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其功效在于益气固表御风、调和营卫,减少复发。此方适用于体虚易感、反复感冒、自汗恶风、舌淡苔白等表虚不固症。(营卫,指营气和卫气。营气行于脉中,负责营养全身;卫气行于脉外,主司防御外邪。卫气不足指人体卫外功能减弱。)
其中,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玉屏风散出自《丹溪心法》,桂枝汤调和营卫,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合用可增强扶正祛邪效果,既能相互补充,解表散寒,又能补气固表。
其解表功能,可使身体表层病邪得以排出;补气功能,可提升身体抵抗力,减少外邪入侵;固表作用,则有助于减少汗液异常分泌,缓解多汗、自汗症状。
不过,此方须应不同之人体质情况,做剂量调整,亦需结合舌脉辨证施治,遵循“一人一方,一时一方”之本,万不可一概而论,亦绝无一方通用之理。
合方并用时,黄芪应随不同之人,以减为调,避免与桂枝同用致温燥过甚。若患者表虚自汗明显,可略增白术剂量少许,亦或防风增至九克。而若患者阴虚火旺、实热证、外感发热无汗者,则此方禁用。
不过,话说回来,陈晓玥之所以一首是脾虚卫弱的过敏体质,亦是因为住宅风水之问题,就如她的母亲突发重病一样,皆是风水缘故。那样的住宅格局,她的母亲先应此害,是因其为居宅中的主母(年长女性)。若非如此,若是陈晓玥独自居住在那套未经调整的住宅里,那么现在躺在医院病床上的人,便是她了。
住宅风水中,东北和西南分别对应脾胃和消化系统,而陈晓玥家东北缺失严重,西南坤位竟是卫生间。
又有,正南主心脏,风水处理不当,便会导致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等问题。正北主肾,对应人之肾与泌尿系统;正东对应肝胆;正西对应呼吸系统。若正西方位风水不佳,易会导致哮喘、痰多、呼吸不畅等问题。(在此,也建议各位有缘,买房或装修前,若有条件,当须请教当方师者,进行风水堪舆,确保各方位之风水布局合理,避免不良影响。)
好在今日道笙己为陈晓玥家做了完善调整与布局,如此,以药疗疾,亦可倍效。
“可别看这几味草药都很便宜,但这个古方,效果甚好…等你药材配好后,如果还有什么不清楚,到时可以问你表姐刘琳,当然,也可以问我。”道笙将写了方子的纸巾,郑重递给了陈晓玥。
都说医不叩门,可今日道笙竟然吃饭前还要诊脉开方,这也是特例头一次了。至于为何,他没有查,也不想查,只是顺天意应心而行。
“谢谢你…”陈晓玥感激的接过方子,小心叠好,放进了包里的夹层中。
“晓玥,有什么不懂的,可别问表姐我,我专业比不过柏大师的,你尽管问他,首接去磨他就好了…”刘琳说罢,意味深长的朝陈晓玥一笑。
“对了,晓玥,你得付个诊金,不然不合适的,这世间,唯医者和法师,不可欺,更不可占其便宜,晓得吧,中医开方是有说法的,和法师做法一样,咱得听老祖宗传下的规矩。”刘琳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在一旁提醒道。
“噢,好的,好的。”陈晓玥赶忙从钱包里抽出所有的现金,要塞给道笙,大约有个七八百的纸币和几张碎票子,然后又说,“不够我可以去取的。”
“不用。”道笙开口。
“不行,得收,除非你不想晓玥的身体快些好起来。”刘琳一脸认真。
道笙茫然的愣住几秒,而后说道,“行吧…”。接着,他便从陈晓玥手中,抽出了其中面值最小的一张十元纸币,放入口袋。
“这,这太少了啊,这怎么行…”陈晓玥吃惊的望着道笙。
“没事,这就可以。”随后,道笙看向刘琳,“你,在何处学得这些了…”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们医院外聘了一位资深的老中医,有一次他和我们说的。他说,若医者开方治疾,诊金不收,不利患者,也不利因果,但若见到贫穷之人,可以少收,哪怕只收一文钱,或喝人家一碗水都行,也可施药以济,便是仁善……”刘琳答道。
“好吧…倒也是这个理…”道笙不禁轻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凡事取之有度。”
“这,这就高深了,柏老师,能解释一下不?”刘琳一边说,一边求知若渴的看着道笙。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九章,意思是说,天道对人不分亲疏,没有情感偏好,只会始终眷顾行善之人,和青睐善于顺应自然之道的人。‘取之有度’是一种知止的修行智慧……就像那位老中医所说,为贫穷之人诊疾,只收一文钱,或饮其一水,如此,便能让对方心安。既维系了因果平衡,又避免了执着物质,这也是道教所说‘道法自然’的真正修行…”道笙缓缓说道。
“噢,原来如此…柏老师,果然有大学问。”刘琳由心出赞。
“确实,学到了…”陈晓玥也应声道。
“菜上齐了,请慢用!”服务员来回几趟端来了一桌菜,还有米饭,微笑着说完便转身离开。
“谢谢!”三人不约而同说道。
而后,三人边吃边聊起来,既聊桌上的菜,也聊蜀地菜肴的做法,还聊了许多零碎,关于草药,关于古方,也关于人生。
回去的路上,刘琳将道笙之前推辞的那个鼓鼓囊囊的红包,硬塞进了道笙的背包里,然后威胁说,“柏道笙,不收就翻脸了啊,以后别联系!”
道笙实在没办法和一个女人推推嚷嚷,只得作罢。可又心想,这也太冤了,这不是毕业之后并没有联系吗,咋就在沪上还能偶遇呢,这前世今生的缘,可真是太厉害了。
好吧,就算是来沪上进修,意外发了点福利金吧,也确实付出了不少道炁真元与灵力。只是寻常之人,又怎会知道,这真元与灵力,何其难修,亦并非饮食可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