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一家人便到供销社准备买台缝纫机。
阳光透过供销社斑驳的玻璃窗洒进来,在水泥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秦宇拍了拍那台崭新的蝴蝶牌缝纫机,金属外壳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
"同志,这台缝纫机多少钱?"
秦宇转头问柜台后面嗑瓜子的售货员。
售货员周大姐慢悠悠地吐出瓜子壳,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穿着朴素却气度不凡的年轻人:
"一百二十八块,工业券二十张。"
她特意在"工业券"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眼睛却瞟向秦宇身旁抱着孩子的柳芳菲。
柳芳菲闻言紧了紧怀里的儿子小龙,习惯性的小声对秦宇说:
"太贵了,要不咱们再等等?"
秦宇捏了捏妻子的手,从内兜掏出一叠票据和钞票拍在柜台上:
"包起来吧。"
售货员周大姐眼睛一亮,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能拿出这么多工业券。
“王主任这会儿忙吧?就说他秦兄弟祝你们生意红红火火,家庭事业龙凤呈祥。
"你姓秦?主任上次在饭店回来后把你夸得象朵花一样,有空就显摆,我还想把我表妹介绍你认识呢。"
“我老婆这么漂亮,我还有机会认识别人吗?”
“呀,这是弟妹呀,真漂亮。”
“谢谢夸奖。乡下柴火妞罢了。”
柳芳菲忍俊不禁,回头轻轻捶了秦宇一下:
"就你会耍贫嘴。"
周大姐手忙脚乱地开始打包缝纫机,态度比刚才恭敬了十倍:
"您稍等,我给您挑台最好的!"
“另外布也每样来一些。”
“每样?我卖货这么久,就没这么卖过?你有这么多票吗?”
周大姐有点错愕。
秦宇首接掏出一个牛皮信封,把票券倒了出来。
“这些够吧?这些票都能买些什么,你都安排上吧。”
“你这是进货的吧?弟妹真有福。”
“给乡亲们捎的,捎的。"
秦宇也意识到不对,应该就没人这么买货的,赶紧自我圆场,却不想捎货不可能不指定品种的。
周大姐也不点破,看女人也没反对,便招手叫上女人,根据经验安排居家常用的东西,
“一看大兄弟就是干大事的人,这家里家外的小事还得是女人。”
然后一件件征求柳芳菲的意见,柳芳菲知道秦宇今天收了三百块,自己也带了两百多,家里也确实样样缺,
加上也存了把衣服和鸡卖到供销社的心思,也不好丢了男人面子,倒也来者不拒,两人嘀嘀咕咕俨然成了闺蜜,女人的友谊有时就是这么简单。
最后一算,票也只用去一半。
钱共花了两百出头,除了缝纫机,还装满了两大麻袋。秦宇有点傻眼,这年头钱也真当钱。
“那个,有没有送货服务?帮我送到城西大车店,很近的。”
“这个真没有,要不我让同事看下柜,我拉个板车送一下。”
“太麻烦你了,板车可以借用下吗?”
“当然可以。”
去大车店的路上,柳芳菲用自行车推着扭来扭去的小龙,忍不住问:
"你真认识什么王主任?"
秦宇拉着板车,笑得狡黠:
"上次去饭店时见过一面,人家估计都不记得我是谁了。"
"那他还帮你吹?周大姐表妹都要看上你了——"
"小菲,我也就随口一说。"
秦宇羞赧一笑道,
"估计是王志远到处乱吹。"
此刻,夕阳将一家三口的影子拉得很长。秦宇突然停下脚步,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木偶递给小龙:
"喏,答应你的礼物。"
"哇!小木马!"
小龙欢呼雀跃。
柳芳菲惊讶地问:
"你什么时候买的?"
"趁你挑货的时候。"
秦宇得意地笑,
"供销社老李头自己刻的,说是给儿子练手用的,我看做工不错就买了一个。"
柳芳菲摇摇头:
"又乱花钱..."
"这不叫乱花钱,"
秦宇一手抱起儿子,一手搂住妻子的肩膀,
"这叫投资未来。等咱们的服装生意做大了,我还要给你们娘俩买最好的相机,拍最美的照片!"
柳芳菲看着远处逐渐升起的万家炊烟,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她知道,属于他们的时代,真的要来了。
秋老虎肆虐,秦宇拉着满载货物的板车,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在土路上留下一道道蜿蜒的痕迹。
板车的轮子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仿佛在抗议这沉重的负担。
"再加把劲,就快到了。"
秦宇自言自语道,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他的手臂肌肉紧绷,青筋凸起,显然己经拉了很久。
前方是一个缓坡,秦宇深吸一口气,身体前倾,几乎与地面平行,一步一步艰难地向上拉。板车上的货物随着坡度摇晃,发出不安的碰撞声。
就在他快要力竭时,一双粗糙的大手突然搭在了板车后方。
"秦宇,又一个人逞强呢?"
一个沙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秦宇回头一看,是村里赶车的老王,正帮他推着板车。他顿时感觉轻松了不少,喘着气笑道:
"王叔,您这是打哪儿冒出来的?"
"刚从大车店过来,就看到你在这儿跟这坡较劲。"
老王用力推着车,
"还好我要接个人,你咋不到城西大车店叫下我,让村里人一块给你搭把手?"
"这不才安家,不想买的有点多。"
秦宇调整了一下肩上的拉绳,
"多亏您帮忙,这坡我一个人还真有点吃力。"
两人合力,很快就把板车拉上了坡顶。站在高处,己经能看到远处大车店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行了,前面都是平路,我就不送你了。"
老王拍了拍秦宇的肩膀,
"记得下次别一个人拉这么重的货,叫上我或者村里人都行。"
秦宇感激地点点头:
"一定一定,改天请您到家坐坐。"
告别老王后,秦宇继续前行。转过一个弯,大车店的全貌映入眼帘——宽敞的院子里停着几辆牛车,几个车夫正坐在树荫下乘凉。让秦宇惊喜的是,其中一辆牛车旁站着熟悉的身影。
"老黄!"秦宇高声喊道。
那个被叫做老黄的中年男子转过头来,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
"哟,秦宇!买了这么多?"
秦宇把板车停在大车店门口,擦了擦汗:"可不是嘛,家里样样都缺。你们今天也在这儿?"
"刚卸完一车粮食,准备装些山货回去。"
老黄走过来,拍了拍板车上的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