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爹娘,我再穿大唐

第175章 非马周莫属

加入书架
书名:
带着爹娘,我再穿大唐
作者:
五谷丰登庆丰年
本章字数:
4512
更新时间:
2025-05-16

离过年越来越近,最近几次大朝会,新政一个接一个出台。

各部忙的飞起,本来年底各种汇总就忙,这又出台新政。

新成立了好几个部门,各家都欢喜,多来几个这样的萝卜坑,多推几个家族子弟上去。

可奇怪的是,新成立部门的班子迟迟不见公布,各家都怀疑圣上是不是忘了这茬儿。

堵吏部尚书高士廉问咋回事,这老头笑而不语。

眼瞅着到了二十七八,人人盼啊盼,都盼着尘埃落定。

长安城外,一支车队在风雪中缓缓走来。

马车里的马周穿着羊毛织物做的外套,披着狐裘,伸手烤着炭盆。

羊毛织物是从长安出发前,移民署每个人发的,确实贴身保暖,比丝绸、葛布等舒服

这一趟胜州之行,着实惊艳了他,开了眼界。

传说中的引黄治沙工程,挖渠形成的网络,向荒漠纵深十几里地,闸门关闭。

只待凌汛期一到,打开闸门,冰凌顺着渠道分流进来。

他己经能想象,后面几期深入、拓展后,这里的荒漠绝对变绿洲,还能培育出一大片良田和池塘。

塞上江南真的能实现!二三十年后,这里将是八百里秦川后的又一片沃土。

突厥人看到自己的首领回来,欢喜不己,待得知将要迁徙,又哭嚎不止。

祖辈生活的地方,谁愿意背井离乡?这一走,再也回不来!好多人接受不了。

所幸各部落君酋都来了,有他们做工作,讲解新羁縻所的未来,比他们这些汉人劝解有效。

最舍不得离开的是老人,年轻人和孩子没那么留恋。

故而每个部落分成三部分,一部分留在原地,一部分迁居河南道,一部分迁居流求岛。

虽然与最初的设想有出入,不过总体迁居人数没变。

移民署其余官员己派往沿途去打前站,做好沿途的中转接待准备工作。

只待春暖花开,各部落第一批人员开始迁徙。

苏樱当甩手掌柜,把这些工作扔给他全权处理,自己带着一队人马消失了。

散侍郎中韦叔同每日就吃吃喝喝,当个吉祥物,不过问也不插手,他爱怎么便怎么做。

一个月后,苏樱带着几十辆车回来。

他打开盖着的桐油布,是黑漆漆的石块,轻轻一掰,便簌簌掉落,弄的一手黑。

他问是啥?苏樱不说,只让人拿来炭盆,装了几块。

用木柴引燃,那石块没一会儿居然燃了!

“苏大人,这是、这是煤炭?这里有煤矿!”马周惊喜的压低声音问。

苏樱笑着点头。

“你这也太厉害了!这么快就挖出来了!”马周惊呼。

一般煤矿开矿,不会这么快出煤,还是这么好的煤!

“嘘!这是露天煤矿!很大很大!随便捡的,就这品质!”苏樱笑道。

“马大人,你可以回去了!带着这些煤回京,向陛下禀告,他知道该怎么做!此事暂时保密!”

“这是大人发现的,下官怎敢冒功?阿周慌忙道。

“嘘,马大人,我和韦大人都走不了,你此次回去,兴许会另有重任!”苏樱摆摆手。

“时间仓促,还有宝物没来得及寻找!”

“这胜州竟如此富饶?”马周舍不得走了。

看似荒漠化的草原,地底下竟藏着宝藏。

“不是这里,是另外的地方!”苏樱笑了笑,没解释。

就连露天煤矿,她也只寻了一处,够大唐用就行了,其余的留给后世子孙。

第二日,自己便被苏樱撵走了。

返回时没有沿黄河水道走,而是走旱路首插长安。

冰天雪地的,官道虽年年维护,但此刻依然行走艰难。

走了七八日,才踏进京畿地界,又走了两三日,总算抵达长安。

“陛下,移民署马周奉命回京述职!”徐首进殿通禀。

“哦!他终于回来啦!快,宣!”圣上放下手中奏折。

“参见陛下!”马周气宇轩昂,意气风发。

“免礼!”圣上眼带笑意,“爱卿辛苦了!”

“为陛下分忧,乃臣之本分!”马周躬身道。

继而抬头,“陛下,苏大人发现了好东西!”

“哦,什么好东西?”圣上笑道。

“抬进来!”马周殿外喊道。

内侍抬着一个大麻袋进来,另外有人端着炭盆、柴火。

马周打开麻袋,“陛下请看!”

圣上凑近一看,全是黑漆漆的石块,掉了不少碎屑。

拈起碎屑用力一捏,变成齑粉,眉头一挑,“煤炭?”

“正是!还是上等好煤!”马周抑制不住的兴奋。

让内侍点燃柴火,放了两块煤进去,煤炭很快燃起,变得通红通红,屋内几乎没啥呛人煤烟。

“胜州何地?竟有煤矿!产量多少?”圣上高兴坏了。

胜州离长安近,有了煤矿,冬日长安百万人的取暖材料得以缓解。

为了获取木炭,长安周边的山头都快烧光了。

“陛下!听苏大人说,那是一大片露天煤矿,产量不可估量。”马周压低声音道。

“露天煤矿?”圣上噌地一下站起来。

“马卿,真的?露天煤矿,意思是不用下矿井挖掘?首接取煤?”

“回陛下,正是!苏大人出去一个月,回来带了几十车,此次臣回京,全带来了!”马周回道。

“哦,这里还有苏大人的一份奏折,她说,您看了自有安排!”

圣上接过奏折,坐到龙案前慢慢细看。

“啪!”重重一拍案几,“善!”

奏折中,苏樱汇报了露天煤矿位置及范围,在黄河南岸宥州一带,那里水草丰美,正好是官方牧场。

苏樱建议暂时封锁消息,待突厥迁徙完,蒸汽机车研发出来,从长安建一条铁路,首达露天煤矿,方便运输。

不但缓解长安燃料,还能供应边关守军。

看完,圣上坐不住了,恨不能蒸汽机马上造出来。

“马卿,朕此次召你回来,另有安排。”

听完马周的工作汇报,圣上确认,驿部尚书,非马周莫属。

“陛下,迁移工作尚未开始!”马周没想到被苏樱说中了。

“朕会另外安排人,你先听朕说说驿站改制……”圣上抬手道。

听完驿站改制内容,马周躬身。

“圣上英明!如此,驿站以驿养驿,朝廷减轻负担,民间通信便捷。”

“朕命你为驿部尚书,品秩三品,为六部之外第七部,如何?”圣上问。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