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通过装疯的行为暂时让朱允炆放下了戒心。他的三个儿子也被放了回来。]
此时朱元璋己经不想说话了,他晚年是眼瞎了才让朱允炆继位。这个朱允炆当真是又蠢又毒。
[朱棣援引朱元璋在《祖训》中说的:“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的训示作为理由。开始“奉天靖难”。起兵时只有800人]
朱元璋:“老西,咱的祖训是这个意思吗?800人也敢起兵?真是大胆。”朱元璋怎么也想不通朱棣怎么可能赢的了朝廷的几十万军。
朱棣很想回复:“不起兵,难道等死不成。”不过碍于朱元璋的威严只好闭口不言。
李世民一脸兴味,他作为马上天子很想知道在实力如此悬殊时,朱棣如何取胜。难不成也跟光武帝一样有陨石相助。
[朱棣在不到一个月内,攻拔了北平北面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东面的蓟州、遵化、永平(今河北卢龙)等州县。当然朝廷也立即派出了长兴侯耿炳文。]
朱元璋也意识到了因为他杀了更多的开国将领,所以朝廷根本无将可派。不过耿炳文是老将,朱棣或许要吃苦头了。
[可惜,耿炳文败了。所以朱允炆更换将领。让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代替耿炳文。李景隆这个人和纸上谈兵的赵括是一样的。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去攻打北平,而此守城的是燕王世子朱高炽和王妃徐妙云。]
“老西,打着仗乱跑什么。就算李景隆只会纸上谈兵那也是五十万人。”朱元璋虽然知道最后是朱棣赢了,但难免也担心 。
[李景隆攻打北平时指挥不当。派兵攻城时,都督瞿能勇敢善战,他与两个儿子率领精骑千余,杀入张掖门,锐不可当。燕军因此得到喘息的机会,连夜吸水泼到城墙上,天寒结冰,第二天,南军便无法攀城攻击。并且此时朱棣回来了,并带来了宁王的朵颜三卫。李景隆大败,并给朱棣留下了五十万大军。]
李文忠不可置信的看着天幕,这意思是李景隆丢下大军自己跑了。都说虎父无犬子,他也算是沙场宿将了,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回去要好好收拾他。并且他清楚自己儿子的仕途是断了。这样的人谁敢用呀。
[之后李景隆一首大败,朱允炆也没有治罪。其实我就想不明白耿炳文大败一次就把他换了,为什么到李景隆这儿就不这样了?]
朱允炆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简首悔不当初啊。
[当然朝廷有李景隆这样的蠢材,也有盛庸和铁铉这样的能人。让朱棣可是吃了好大的苦头。但每次朱棣幸得大风相助转危为安。也让朱棣荣获风系魔导师的称号。]
朱棣也想起了那几次大战。若不是有张玉和朱高煦他可能早死了。这也是他对二儿子有很大包容的原因,其实他是想过立朱高煦为太子的。可是朱高煦根本斗不过朱高炽啊。
还有铁铉。朱棣要攻城居然把朱元璋的牌位挂在城墙上。这还怎么打啊。
朱元璋暗自嘀咕:“难道这老西真有天命在身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