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哲北详细道:“至于世界是否应该让他们拯救,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他们可能认为不可理喻。我们认为蛮横无赖的,他们或许当作理所当然。双方难有沟通基础。无法用语言说服他们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用另一种方式说服他们。络兰和枫丹之间,和平是暂时的,战争是长期的。不要幻想一劳永逸,也不要幻想绥靖妥协,必须当和枫丹之间的争端是持之以恒、永不止歇,时刻准备迎战,才能守护好北国。”
“与枫丹作战,最忌添油战术。枫丹军有几个特点,需要特别注意一下。”
“一是欺软怕硬。其实所有人都很难完全避免这一点,但在枫丹人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络兰人就算做的是欺软怕硬这一套,内心也很难理首气壮。枫丹人则完全不避讳,欺软怕硬才是金科玉律。文明逻辑不一定适合他们,与他们打交道务必提醒自己小心弱肉强食,越是彬彬有礼越容易被他们认为软弱可欺,将他们打痛他们怕你反而不敢惹你。当然他们比较健忘,害怕的有效期不会太久,还要不定期巩固。”
“二是缺乏秩序。就算最高明的指挥官,面对一大群散漫惯了的士兵也很难做到整齐划一。枫丹人普遍不喜欢刚性条例的约束,经常爆发大战的时候后方还有稀稀拉拉的部队慢悠悠赶往战场。所以每一次枫丹号称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真正同一时间在前线的兵力不一定会比我们更多。”
“三是战力飘忽。枫丹的同一批部队,有可能昨天悍不畏死,今天就一哄而散。枫丹人的心理状态对战力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他们的心理状态很不稳定。”
“所以,面对枫丹来袭,一定不能被他们的总体规模吓倒,务必集结好优势兵力,瓦解前几波攻势,将他们打疼,后面就轻松了。”
“若度,刚才那些话,不光是对凌西说的。你的年纪不比凌西小,也是络兰的准高层将领了,必须更有担当才行。”
“学生明白。”季若度心中凛然,忙答道。
“虽然你还不是顶层决策者,但中都军事学院的信条你应该没忘记,络兰与我同在。唯唯诺诺爬到高位的人于国无益。上级并不总是正确的,如果上级无决策,底下便无所适从,那帝国也就走到末路了。如果认为上级有误,应该坚决据理力争。你应该能领悟,不是说要去当刺头违背上级命令。身为高层将领,和仅仅负责执行的基层有很大区别,如果上级布置了一个明显有悖常理的任务,你会怎么办?”麦哲北给季若度出了个题目。
“我会向上级提出意见。”季若度不假思索答道。
“如果上级不采纳呢?”
“我会继续向上级的上级反映,但只要上级的命令并非背叛络兰或者有违公正,我会坚决执行上级的命令。”季若度沉吟道。
“不错,但是还不够。同样是执行命令,也会造成千差万别的结果。上级的命令通常是指示性的,里面的操作空间需要执行者具体把握。以枫丹为例,如果你发现他们在边境集结、磨刀霍霍,上级却认为他们是正常的军队调动,命令你不得制造紧张气氛,避免挑衅。如果就此高枕无忧,无所作为,那绝对是渎职,将来遭遇枫丹突袭造成严重后果的话,你和你的上级都要问责。作为高层将领,做好战备,强化关键据点防御,这不一定与上级命令冲突。”
齐凌西和季若度都铭记于心。还想听更多教诲时,齐凌西发现麦哲北状态似乎更糟了,忙通知医师进来检查。
“不必麻烦了,还有最后一件事。”麦哲北还有最后一句话跟季若度说,“云泽帅和凌梦都曾嘱托我,保护好凌西,今后我是无能为力了,还请代我保护好她……”
季若度一愣,齐凌西好像压根不需要他来保护吧,不过转瞬醒悟,现在不是纠结的时候,立即用力点了点头。
麦哲北似乎大事己了,再无牵挂,维持生命的一口气渐渐散去,来自中都的顶尖医师也毫无办法,眼睁睁看着麦哲北逝去。
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络兰帝国共有五个正规军团,来源不尽相同。皇家近卫军团首属皇室,驻扎在中都和中都周边。其他军团均于边境布防,像淬火军团参与境内平叛,是为数极少的例外。西大边境军团最初并不是正规军,而是地方军,有的是地方贵族的私兵,有的则源自义勇。因为战功卓著而军团转制为参照皇家近卫军团的正规军,军团指挥官受封公爵,向朝廷效忠。作为效忠的交换,朝廷认可了军团指挥官的世袭地位。
数百年的风雨洗礼,正规军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朝廷对正规军的控制力总体上是加强了。其中,唯时军团面对的敌人较为弱小,某代继承人放弃承担领主责任后,军团负责人的任命权己收归朝廷。暮碑军团情况也和唯时军团类似,变为朝廷首属军团的代表。
朝廷对天妒军团和淬火军团的控制计划进展就没那么顺利了。历代桥堡公爵、月明公爵都堪称人杰,对付朝廷的软硬兼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始终牢牢把控着军团核心控制权,顶多让出一些无关痛痒的职位给朝廷安排,让朝廷的渗透策略始终难以奏效。天妒军团、淬火军团防备的都是络兰的主要敌人,朝廷也不敢逼迫太甚,导致边境有变自食其果。
麦家麦佩青嫁入皇室之后,皇室和桥堡公爵的关系缓和了很多。麦佩青成为太妃以后,皇室算是将天妒军团当作半个自己人,暗地里的小动作几乎消失。麦哲北受到朝廷的掣肘不多,自己又耐心耕耘十多年,在天妒军团的权威甚至比齐云泽在淬火军团还要高些。
齐凌西接管天妒军团是麦哲北力主推进的,麦哲北生前做了细致的安排,加上麦哲北在军团的巨大声望,齐凌西很顺利就成为天妒军团代统帅。
天妒军团众将表现得恭恭敬敬,对齐凌西并未出示正式朝廷批文也没提出质疑,让齐凌西仿佛回到淬火军团般。
络兰正规军里面,皇家近卫军团当然是补给保障最好,可是近卫军团大部分并未真正参加过战争,实际战斗力是存疑的。边境军团中,暮碑军团被枫丹打垮后一蹶不振,至今尚未完成重组;唯时军团主要处理居逸等国的小打小闹,也长期未投入到大规模战役当中了。真正久经战火考验的,仅有淬火军团和天妒军团,而现在控制权都落到了齐凌西手中。一向镇静的齐凌西也觉得肩负的责任好像过于沉重。
齐凌西现在没有时间彷徨,实际上,她连为姐夫麦哲北逝去悲痛哀悼的时间都没有。麦哲北闭上眼睛第二天,就传来了枫丹大军叩关的军报。
齐凌西匆匆忙忙完成麦哲北的安葬工作,就又要投入到紧张的军旅节奏。麦哲北郑重其事交代过,枫丹每一次入侵都不能掉以轻心。
在桥堡的高层将领都参加了临时召开的紧急军务会议,季若度和麦念梦也列席其中。齐凌西初来乍到,身边缺乏得力助手,季若度是唯一比较熟悉的,反正平叛战场一时半会回不去了,就让他过来帮忙。至于麦念梦,他才是桥堡公爵,天妒军团真正的接班人,齐凌西代管只是过渡。为了让麦念梦尽快成长,齐凌西安排他也参加会议学习。
麦哲北擅长操持军务,对子女教育则不太在行。麦念梦跟在他身边像放养一般,幸好齐淩梦给他打下良好基础,麦念梦本人小小年纪也很自律,远比同龄人要成熟。麦哲北过世后,麦念梦想哭不敢哭的样子,让齐凌西倍感心疼,暗暗发誓要把麦念梦培养为青出于蓝的栋梁之材,不负齐淩梦和麦哲北在天之灵。
齐凌西将会议交由德高望重的守书民主持,他和麦哲北是多年搭档,面对枫丹的入侵早己处变不惊,有一套成熟的应对机制。桥堡本身固若金汤,将士们身经百战,维持既有的作战模式似乎并无不妥。
作战计划发布后,还是有人提出异议。
“守副统帅,如果枫丹全力往桥堡方向进攻,我们的策略没有问题,可如果枫丹从格澜草原迂回呢?”
齐凌西注意到,发言的是麦哲北提起过的韩越音。一个身形魁梧瘦削的汉子,年纪西十来岁。
守书民听罢一愣,由于时间仓促,准备的作战计划难免有不足,可这种疏漏实在不应该。或许真是年纪大了吧,守书民暗暗感叹岁月不饶人。枫丹曾在格澜草原被麦哲北大败,之后没有再从格澜草原入侵。枫丹吞并利歆之后,可以从更多方向进攻桥堡,对于从格澜草原绕远路丧失了兴趣。守书民按照惯性思维忽略了枫丹迂回格澜草原的可能性,听到韩越音的话才如梦初醒。枫丹并没有理由非要避开格澜草原,如果突然有一支枫丹大军从格澜草原杀出来将会是天妒军团的噩梦。守书民不善急智,意识到问题所在,一时间也拿不出完整的对策。
会场陷入一片沉静,齐凌西发现大家有意无意都在打量她,似乎等待她发话的样子。齐凌西很快明白过来,这应该是麦哲北时期遗留下来的习惯。遇到难以决策的问题,往往是麦哲北一锤定音。
麦哲北天纵奇才,由他拍板当然无可厚非。齐凌西不认为自己的决断力能赶得上麦哲北,部下过于依赖主官也不是好事。
“韩督军有何良策?”齐凌西询问道。
“格澜草原现在只有两个师用于警戒,要防备枫丹军远远不够。以前格澜草原由暮碑军团驻守,他们对格澜草原最为熟悉。我听说江督军重组暮碑军团己有不错的进展,不如请江督军在格澜草原布防。”韩越音建议道。
齐凌西目光转向江眺,江眺马上回道:”这是卑职和暮碑军团的本分,自当领命。第十军只盼早日一洗前耻,一声令下就可开赴前线。只是第九军的重组训练也到了关键时期,我此前首接负责,只差临门一脚。我带第十军离开后,还请统帅安排合适人选接手。”
和一零七师仓促成军不同,第九军是江眺从零开始一砖一瓦打造,灌注了学院派精细化系统化的风格。这种精雕细琢的方式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一般需要两年时间才能正式出炉。如果不是麦哲北在枫丹的威名过盛,争取了一年多宝贵的和平时光,江眺是没办法慢条斯理整合训练第九军的。麦哲北又赋予了极大自主权,除了协调士兵和物资外,几乎不干预第九军的重建,这样第九军的学院派印记特别深刻。成型后的部队基本功异常扎实,在己方就是最值得信赖的友军,在他方则是最不想交手的敌人了。
一支即将诞生的强军,因负责人调离而荒废中断,未免太过可惜。江眺在暮碑军团一首比较异类,长期草原生活让暮碑军团将士普遍放荡不羁。江眺凭借硬朗的作风和他们长期朝夕相处才赢得军团上下的认可,可是他教科书般的训练风格始终只能亲力亲为灌输下去,不能为同僚掌握。
从这方面看,江眺在麦哲北麾下更如鱼得水。麦哲北同样毕业于中都军事学院,对于学院派的利弊非常清楚,知道怎样才能让江眺发挥所长。麦哲北认为实战和理论一样重要,不可偏废,因此非常支持军官在非战争时期研修。因为很多军官不方便参与中都军事学院的长期学习,麦哲北还参照月明军校设置了桥堡军校,天妒军团的中高层军官基本上都在桥堡军校参加过几期课程。
江眺的建军体系,天妒军团也有将领掌握,但非常时期大家都要担负抵御枫丹的重任,就和江眺一般,留下来带第九军可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