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邂逅知音
李逸风解决了长安城中的水源污染问题后,声名鹊起,就连深居宫廷的武曌也有所耳闻。一日,武曌带着几个贴身宫女,微服出行,想要亲眼见见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此时的李逸风,正在街边的一个小茶馆里,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谈论着天下局势。他手舞足蹈,口中滔滔不绝,将现代的一些政治理念和社会现象融入其中,听得旁人连连称奇。武曌刚踏入茶馆,就被李逸风独特的见解吸引,她找了个角落坐下,静静地聆听。
“诸位,依我看,这大唐虽如今昌盛,但也暗藏隐患。比如这税收制度,过于繁杂,百姓负担沉重。若是能简化税制,减轻百姓压力,同时加强监管,防止官员贪污,国家必将更加繁荣。”李逸风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目光坚定地说道。
他的话音刚落,一位老者便摇了摇头,说道:“李公子,你所言虽有道理,但这税制乃祖宗所定,岂敢轻易更改?况且,那些官员早己习惯了从中捞取好处,又怎会轻易答应?”老者胡须花白,眼神中透着忧虑。
李逸风笑了笑,正要反驳,却瞥见了角落里的武曌。他微微一愣,心想这位女子气质不凡,绝非寻常之人。武曌见李逸风看向自己,微微一笑,说道:“李公子,我倒觉得你所言极是。这税制若能改革,确实能造福百姓。只是,改革之路必定艰难,还需从长计议。”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
李逸风心中一动,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如此见解独到的女子。他起身,走到武曌面前,作揖行礼道:“姑娘所言甚是。不知姑娘高姓大名?”武曌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说道:“我姓武,名曌。”李逸风心中一惊,他虽穿越而来,但对武曌的大名还是有所耳闻。他没想到,自己竟能如此机缘巧合地与未来的女皇帝相识。
两人相谈甚欢,从税制改革聊到时事政治,再到诗词歌赋。武曌对李逸风的新奇观点和丰富知识惊叹不己,而李逸风也被武曌的聪慧和果敢所折服。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晚,武曌的宫女提醒她该回宫了。武曌有些不舍地说道:“李公子,今日与你交谈,实乃人生一大幸事。日后若有机会,还望能再与你探讨。”李逸风连忙说道:“武姑娘客气了,能与姑娘交流,也是我的荣幸。”
武曌离开后,李逸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深知武曌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明白自己与她的相遇绝非偶然。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尽自己所能,帮助武曌实现她的政治抱负,同时也在这个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此后,武曌时常派人邀请李逸风入宫一叙。两人在宫中的花园里,一边漫步,一边畅谈。李逸风将现代的一些先进思想和理念传授给武曌,如民主选举、法治社会等。武曌听得如痴如醉,她意识到,这些思想或许能为自己的政治道路开辟新的方向。
然而,他们的频繁交往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皇后和萧淑妃得知武曌与宫外的男子来往密切,心中暗喜,觉得这是一个打压武曌的好机会。她们派人在宫中散布谣言,说武曌行为不检,与李逸风有染。谣言很快传到了皇帝李世民的耳中,李世民心中大怒,下令严查此事。
武曌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她找到李逸风,说道:“李公子,如今皇后和萧淑妃陷害我,皇上也听信了谣言。我该如何是好?”李逸风安慰道:“武姑娘,不要慌。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们不过是想借此机会打压你。我们只要找到证据,证明谣言是假的,皇上自会明察。”
李逸风和武曌开始西处寻找证据,他们调查了谣言的源头,发现是皇后和萧淑妃的亲信所为。他们还找到了一些证人,证明武曌与李逸风只是正常的交往,并无任何不当行为。在铁证面前,李世民终于相信了武曌的清白,他严惩了皇后和萧淑妃的亲信,同时也警告皇后和萧淑妃不要再无端生事。
经过这次风波,武曌与李逸风的关系更加紧密。他们明白,在这个复杂的宫廷世界里,只有相互扶持,才能走得更远。而李逸风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帮助武曌在权力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同时也为唐朝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