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机翼

第280章垂直起降舰载机

加入书架
书名:
共和国机翼
作者:
独伴
本章字数:
2230
更新时间:
2025-06-29

成双座版歼20战机首飞成功,而在沈飞这边,此时从西飞回家的林望舒,带着儿子回家。

被邀请到了沈飞,制造一款垂首起降的隐身战机,变循环发动机,西飞己经有了,现在需要舰载版的垂首起降发动机。

林望舒只能与丈夫周智睿重新研制涡扇发动机,指标,要求,垂首起降推力,单台发动机需提供≥1.3的推重比(战机空重+燃油/武器) 。

超音速巡航1.6马赫以上(无加力),隐身性能,红外信号低(喷口温度≤900℃)、雷达反射面积(RCS)≤0.001㎡。

可靠性适应高盐雾环境,维护周期≥500小时,林望舒在涡扇10H和涡扇15发动机中间选择。

候选发动机对比,涡扇-15改(升力-巡航复合式),技术基础:基于歼-20的涡扇-15核心机改进。

方案主发动机:1×涡扇-15加力推力18.5吨,升力风扇,2×小型涡轴,单台推力5吨,借鉴F-35B设计

优势超音速性能强(巡航1.8马赫),隐身优化(蛇形进气道+陶瓷基复合材料喷管) 劣势,结构复杂(需传动轴驱动升力风扇) ,占用机身空间(影响载弹/燃油) 。

涡扇-19变循环自适应版技术基础:预研中的第六代变循环发动机 ,方案垂首模式,开启第三涵道(增大涵道比至1.2,推力提升30%) 。

巡航模式关闭第三涵道,实现超音速低油耗,优势一机多能(无需额外升力装置),未来升级潜力(可适配六代机)

劣势技术风险高(需突破自适应流道控制),涡扇-10H矢量版(低成本过渡方案),技术基础,现役涡扇-10H+轴对称矢量喷管。

方案喷管下偏95°提供垂首升力,双发配置单台推力16.5吨×2,优势技术成熟(参考苏-75“将军”设计)。

维护简便(与歼-11B通用零件),劣势油耗高(垂首起降耗油量翻倍),隐身性能较差(喷口红外特征明显)。

选择:涡扇-15改 + 升力风扇,设计参数,型号WS-15V,组合推力,垂首起降:18.5吨(主发动机)+ 10吨(双升力风扇)= 28.5吨。

巡航推力:18.5吨(1.8马赫超巡),关键技术,3D打印钛合金升力风扇(减重20%) 。

等离子隐身喷管(红外信号降低70%) ,智能推力分配系统(自动平衡垂首/平飞模式)。

战机性能。指标,参数,空重14.2吨最大载弹6吨(内置弹舱),作战半径800 km(垂首起降模式)1,500 km(短距滑跑),RCS,0.0005㎡(正面)。

美方反应,发现中国VTOL战机无需滑跃甲板即可起降,紧急启动“轻型航母”计划(对标075两攻)。

俄方合作提供雅克-141的冷喷技术(降低红外特征),换取中国等离子隐身涂层,内部争议,海军坚持电磁弹射+隐身战机组合,认为VTOL是“技术倒退”。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