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香逸:李纨的佛系养仔日常

第100章 备嫁春风

加入书架
书名:
纨香逸:李纨的佛系养仔日常
作者:
喜欢紫玉米的古一法师
本章字数:
3490
更新时间:
2025-07-01

自迎春与刘家二公子定亲后,刘府每逢年节,礼数都极为周全。送往荣国府的节礼中,总会夹带着刘二公子私下赠予迎春的小物件。东西并不贵重,却极尽用心:或是几页新得的珍珑棋谱(知她爱弈),或是几枚温润的雨花石,或是一匣子新上市的时令点心,甚至是一盆精心修剪的案头小盆景。皆合乎礼数,透着文雅的书卷气和对未婚妻的记挂。

迎春每每收到,心中都泛起丝丝甜意。她也会亲手做些精巧的绣活,或是打几条雅致的络子,或是绣一方素帕,托母亲邢夫人转交回礼。一来二去,虽隔着礼法规矩,未曾谋面,两颗年轻的心却仿佛通过这些小物件,悄然靠近。

李纨冷眼旁观,心中一首存着一份隐忧。前番大观园名声风波,宝玉那些轻狂言语在外流传,连累得园中姐妹清誉受损。她深恐刘家因此对迎春生出芥蒂,影响这门好不容易得来的好亲事。邢夫人显然也有此虑,近来带着迎春出门赴宴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宴席之上,邢夫人一反常态地主动应酬,尽力展示迎春的沉静娴雅。迎春也谨记李纨平日的教导,不多言,不多动,举止得体,进退有度,言谈温和有礼。渐渐地,关于她“木讷”、“无趣”的议论少了,代之以“稳重”、“知礼”的评价,那受损的名声也稍稍挽回了一些。

两家依礼安排了隔着屏风的“相看”。屏风那边,刘二公子声音清朗,谈吐文雅,询问了些闺阁消遣、诗书喜好,言语间透着尊重与好奇。屏风这边,迎春虽羞怯,却也轻声细语,应答得体。她提及平日爱下棋,偶尔也读些诗词。刘二公子便笑道曾觅得一卷前朝国手的残局图谱,下次可送来请姑娘品鉴。虽未睹真容,但刘二公子谦谦君子、温和守礼的风度,己让迎春心生好感。她素日接触的男子极少,除了父亲兄弟,便是宝玉。宝玉虽好,却过于脂粉气,行事也常失之轻浮。刘二公子这般端方知礼、尊重女子的态度,于她而言,是全然不同的清新感受。一丝朦胧的情愫,在少女心中悄然滋生。

两家商定,来年三月春暖花开之时,为两人完婚。

府中下人常议论邢夫人糊涂、懦弱、吝啬。李纨却觉得,邢夫人未必真糊涂,只是处境艰难,不得不“糊涂”。她出身不高,家道中落,又是续弦,丈夫贾赦荒唐好色,婆婆贾母不喜,亲生儿女皆无。在这深宅大院里,她无依无靠,“糊涂”和顺从,或许是她唯一的生存之道。不听贾赦的?她又能如何?不过如今,她对迎春的疼爱,却是真心实意。眼见婚期将近,邢夫人忧心迎春性子过于和软,恐到婆家受委屈,便开始倾囊相授。白日里教她看账本、理家事,如何管束下人、平衡各方;夜晚灯下,絮絮叨叨地传授些后宅相处之道,如何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应对妯娌,甚至是如何不动声色地维护自己的利益。迎春孺慕地望着这位并非生母却胜似生母的嫡母,将每一句话都牢牢记在心里。

迎春感念邢夫人恩情,也珍惜出嫁前这段母女相伴的时光,便向贾母提出,想搬出大观园,搬回邢夫人院中同住,一则便于聆听母亲教导,二则也多尽些孝心。邢夫人自然求之不得。贾母见她们母女情深,也觉欣慰,便允了。

李纨也极喜欢迎春这温婉懂事的姑娘。迎春搬出园子前,仍时常到稻香村小坐。李纨不厌其烦,将自己两世为人积攒的处世智慧,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她听:如何持身以正,如何在柔顺中保有主见,如何借力打力,如何不卑不亢。她尤其郑重地提醒迎春:“二妹妹,你出嫁在即,身边服侍的人,也需妥善安排。司棋她们几个,年纪也不小了。你得空问问她们的心意,是愿意跟你过去,还是想留在府里配人?若有心上人,只要不过分,能成全的便成全了。切莫因主仆情分勉强,反惹了下人怨怼,埋下祸根。陪嫁的人,忠心、得力、与你一条心,最是要紧。”

迎春深以为然。回去后,便私下里一一询问了贴身伺候的几个大丫头。问到司棋时,这素来爽利泼辣的丫头却罕见地扭捏起来,吞吞吐吐半晌,才红着脸低声道:“姑娘待我恩重如山,只是……只是奴婢家中有些牵挂,实在不便远行……求姑娘恩典,许奴婢留在府里吧。”迎春追问缘由,司棋却咬紧牙关不肯多说。迎春虽觉司棋得力,骤然失去臂膀有些可惜,但想起李纨的话,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便也不再勉强,只温言安慰了几句。她将此事禀明了邢夫人。邢夫人叹口气,道:“强留无益。罢了,娘再替你寻几个妥帖忠心的。” 邢夫人果然雷厉风行,很快挑选了西个性格稳重、行事利落又忠心可靠的丫头,充作迎春的陪嫁。

日子便在迎春紧张而充满期待的备嫁中,一天天滑过。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