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锻刃寒夜惊·匠魂铸剑峰
兵械坊内,炉火熊熊燃烧,发出呼呼声响,铁锤敲击的声音此起彼伏。阳光透过高高的窗户,洒落在锻造台上,将那些忙得汗流浃背之人的身影清晰地映照出来。
诸葛明背着手,神色专注,目光如炬,将面前整齐排成一排的十组工坊代表一一扫视。
“诸位,”他的声音虽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大堂,“今日这场比试,对于提升蜀军兵刃质量至关重要,更是荆州匠户迈向新时代的关键契机。”
说罢,他抬手示意,指向桌上摆放的三把长矛与五支箭镞,“这些,皆是今日清晨各工坊呈上的样品。我将亲自查验,挑选出优质者负责后续制造。”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小声的嘀咕。有人眉头紧皱,有人满脸不屑,亦有不少人神色紧张。
孙铁嘴站在前排,双臂抱于胸前,轻哼一声道:“诸葛参军,老工艺传承己有百年之久,靠的便是匠人的匠心与经验。您如此频繁更改,是否操之过急了些?”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扭头看向他,还有好几个人点头附和。
诸葛明并未动怒,只是微微一笑,回应道:“若这老工艺当真能传承百年而无虞,为何每逢战事,便有大量兵器损毁?前方士兵拼死作战,手中刀枪却因质量欠佳而折断,这怎能不让人心寒?”
他稍作停顿,语气陡然严肃起来:“若不能凭借新技术保障士兵性命,我们又有何颜面以‘匠’自居?”
“来吧。”诸葛明转身挥手,“第一轮测试,检验耐久度。”
两名力大之人应声上前,各自手持大铁锤,对着不同工坊制造的长矛,一下又一下地反复敲打。
“铛——铛——铛——!”
清脆的金属碰撞声中,己有两根矛杆出现细微裂纹。
“砰!”又一击落下,一把长矛的矛头“咔嚓”一声折断,铁屑飞溅西散。
“这长矛……恐怕是掺杂了劣质铁。”郑知秋眉头紧皱,走上前仔细查看断口处。
诸葛明接过那根折断的长矛,手指轻轻着断口,抬头看向交出这根长矛的工坊代表,问道:“你们近期的原料,从何处所得?”
那人脸色微变,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大人,皆是从城南的老李处进货。”
“老李?”诸葛明微微眯眼,低声说道,“带回去,仔细彻查。”
比试继续进行,然而,场内气氛却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
午后时分,郑知秋匆匆赶来,凑近诸葛明耳边,低声说道:“大人,记录显示,近一个月内,该工坊接收了三次铁料,但这些铁料来历不明,送料之人连正式通行文书都没有。”
诸葛明心中暗忖:“哼,定是蒯良等人的手段。”不过,他面上并未显露分毫。
随后,他看向远处的王二麻子,王二麻子心领神会,微微点头。
夜幕渐渐降临,兵械坊内灯火通明。
诸葛明宣称,明日将进行最后的锻造试验,并有意透露消息:“此次合金配比极为关键,需整夜控制温度熔炼,中途绝不能中断。”
果不其然,当夜三更时分,工坊外传来一阵轻微动静。
王二麻子悄然朝着锻炉方向摸去,借着火炉的光亮,只见几个黑影正鬼鬼祟祟地往熔炉里扔石头,企图破坏炉体结构。
他立刻吹响暗哨,早己埋伏好的护卫们瞬间现身。
“抓贼啊!”王二麻子大声呼喊。
黑影们顿时惊慌失措,西处逃窜,但早己被匠户们团团围住,逐个擒获。
火光映照下,其中一人的脸清晰可见,此人正是蒯良的心腹门客——张远之。
“诸葛明,你竟敢设圈套陷害我们!”张远之咬牙切齿,愤怒地吼道。
“陷害?”诸葛明缓缓走来,语气平静,“我只是想弄清楚,究竟是谁想让我方将士在战场上因兵器断刃而送命。”
他俯身捡起一块扔在炉边的石块,轻轻敲击,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哼,看来,明日的演示得换个方式了。”
他抬头看向郑知秋,吩咐道:“备好样品铁料与分析报告,我要让他们亲眼看看这劣质铁的危害。”
夜里,寒风呼啸,炉火映照在他脸上,更添几分威严,令人无法反驳。
兵械坊内,炉火熊熊燃烧,空气中弥漫着铁与汗水交织的味道。
审讯台前,张远之被绳索捆绑得结结实实,脸色煞白,却仍硬撑着高昂着头。
诸葛明站在台中,手中拿着一份发黄的纸卷,那是郑知秋连夜整理出的样品分析报告。
“这份铁料,熔点不均匀,含碳量异常,杂质含量竟高达三成。”他的声音虽不高,但每个字都如重锤般撞击着众人的心,“若用此铁打造兵器,战场上不出十下便会折断,轻者自身受伤,重者贻误国事。”
他翻动着纸页,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包括面色阴沉的蒯良,以及围观的将士与匠户,随后问道:“我只问一句,你们愿意手持这般刀枪,奔赴战场与敌厮杀吗?”
无人应答。
诸葛明缓步走到锻造台旁,拿起一套简易天平,以及数种不同成分的金属粉末。
他一边摆弄着这些物件,一边说道:“炼铁如治国,各类元素比例必须恰到好处。”言罢,他亲自动手,按照特定比例称量材料,然后将称好的材料一一倒入坩埚,说道:“今日,我便为诸位实地演示,依科学配比制成的合金,究竟如何打造出精良兵器。”
随着炉火呼呼上窜,诸葛明亲自指挥助手,将配好的原料依次投入炉中。
待铁水凝固,他让人取出一块样品,当场用锤子敲击。
“铛!”一声脆响,铁块安然无恙。
一名士兵忍不住高呼:“哇,好坚硬!”
诸葛明微笑着解释:“这便是精确配比的效果。此材料不仅坚固耐用,且不易损坏。”
这一幕,令在场所有人都大为震撼。就连一首冷眼旁观的孙铁嘴,也不由自主地向前几步,俯身仔细查看那块铁料,眼中终于流露出一丝服气的神情。
次日清晨,兵械坊外的广场上,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战鼓擂动,震天动地。
兵器锻造大会正式拉开帷幕。
诸葛明身着参军服,手持木槌,用力敲响一面巨大的铜锣,宣告大会开始。
他高声喊道:“从今日起,荆州工坊将推行‘军械特供’制度。凡经考核达标的工坊,皆可获‘军械特供’之名号,并优先承接军备订单。”
话音未落,人群中便爆发出阵阵欢呼声。
更出人意料的是,孙铁嘴主动上前,抱拳说道:“参军大人,我愿担任学堂导师,传授新的锻造手艺。”
诸葛明眼中一亮,郑重回礼:“有孙师傅相助,荆州工匠手艺定能更上一层楼。”
夜幕再度降临,兵械坊依旧灯火辉煌。
诸葛明独自站在锻炉前,凝视着跳跃的火苗,低声喃喃:“从今日起,工匠手艺亦能助我成就统一天下之大业。”
言毕,他转身离去,步伐沉稳有力,衣角带起一阵微风。
在他身后,一间毫不起眼的小屋内,几个匠人正悄悄搬运着几套造型奇特的木架子与机簧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