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追过玉英

第13章 诗会

加入书架
书名:
那些年,我追过玉英
作者:
李文实
本章字数:
8848
更新时间:
2025-06-04

霁虹诗社成立后,二十多位喜欢诗歌创作的同学成为诗友,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创作,准备迎接第一次集体活动的到来。

第一次活动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进行的。那天晚上,银盘似的月亮悄悄爬上了树梢,皎洁的月光穿过高大梧桐树的枝叶,轻柔地洒落在文艺活动室的窗台上。活动室里灯光灿烂,十几张课桌摆放在一起,诗友们手里拿着诗稿,早己围坐了一圈。两位被邀请的老师坐在座位的最前端,一位是班主任李铭卓,另一位是学校的团委书记赵子阳。诗会开始前,所有期待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前方。前方讲台上站着的周玉英,宛如一位从诗中走出来的仙子,光彩照人。

她身着一件淡蓝色连衣裙,裙摆如春日花瓣般轻轻摇曳。她清了清嗓子,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道:“各位诗友们,今天晚上是我们霁虹诗社的第一次集体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咱们的语文老师、班主任李老师和一首支持我们创办诗社的团支部书记赵书记,我代表众位诗友向两位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两位老师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站起来微笑点头。老师们坐下后,周玉英又接着说道:“各位诗友自加入诗社以来,利用课余时间笔耕不辍。我相信今天一定会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展示给大家,与各位诗友共享。今天活动的主题是“西季之韵”,要求诗友们将自己最近创作的、描绘西季景色的诗词拿出来供大家欣赏;也可以赏析一首古人的诗词。我宣布诗社活动现在开始,第一位上台展示的是厉晓峰。”

周玉英的话音刚落,性格活泼的厉晓峰便像一只敏捷的小鹿,迫不及待地起身走向讲台,打开手中的笔记本说道:“老师们、诗友们,我昨天刚写了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读给大家听,请多提宝贵意见。”

他接着吟诵道:春日初临花绽颜,微风拂柳绿丝绵。燕归檐下啼新曲,唤醒人间锦绣篇。

又自解道:“春天啊,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一草一木都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就像我们霁虹诗社,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哇,晓峰这首诗把春天写活了!这画面感,我仿佛都看到那嫩绿的柳枝随风飘舞了,仿佛能触摸到春天的温柔。”坐在旁边的许雅琴眼睛亮晶晶的,忍不住拍手赞叹道。

“确实,晓峰不愧是我们的才子,这诗的意境营造得真好,用词也很巧妙。尤其是‘唤醒人间锦绣篇’,把春天那种万物复苏、焕然一新的感觉都写出来了,仿佛春天是一位神奇的画家,正徐徐展开一幅绚丽的画卷。”王嘉豪推了推近视眼镜,也跟着点头称赞道。

“我也写了一首。”紧接着,文文静静的韩思瑶缓缓起身,宛如春日里一朵悄然绽放的花朵,轻声念道:“风裁细柳织青纱,雨润桃腮醉落霞。蝶舞芳丛追日影,莺啼暖树探春家。溪头鸭戏新萍碎,陌上牛耕旧垄斜。最是一年春好处,千红万紫竞芳华。”

“好!好诗。选取细柳、桃腮、蝶舞、莺啼、鸭戏、牛耕等典型春景意象,勾勒出立体鲜活的春日画卷,既有自然生机,亦含田园烟火气;用青纱、霞、千红万紫等词语渲染明丽色调;用裁、织、润、追、戏等动词赋予景物动态感,展现春日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好,确实不错。”厉晓峰连声夸道。

这时,平日里有些腼腆的陈英杰涨红了脸,像是鼓足了全身的勇气,慢慢地站起来说:“我写了一首是关于秋天的。”

接着念道:“秋霜染尽万山红,落叶纷飞意韵浓。雁阵排空天际去,相思无尽寄秋风。”

又接着将立意说了出来:“秋天总是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看着落叶和南飞的大雁,难免会心生思念。就像游子漂泊在外,对家乡的思念随着秋风蔓延。”

“英杰这首诗情感真挚,把秋天那种惆怅的情绪把握得很到位呢。落叶、雁阵,这些典型的秋景,将思乡之情烘托得格外浓烈。”玉婷托着下巴,简单评价道。

周玉英听了,细细赏评道:“好一幅浓墨重彩的秋日图卷。‘秋霜染尽万山红’一句以‘秋霜’为笔,‘万山’为纸,绘出了层林尽染的壮丽图景。一个‘染’字赋予秋霜以生命和活力,仿佛大自然的调色师挥毫泼墨,将绿色褪尽,换上漫天丹霞。‘红’字如重彩泼洒,既点出枫叶经霜后的绚烂,亦暗含时光淬炼的厚重感。‘落叶纷飞意韵浓’承接上句的浓烈色彩,转而以动态破静。‘纷飞’二字写出落叶飘舞的轨迹,似蝴蝶盘旋,又似离人辗转的愁绪。‘意韵浓’三字收束画面,既概括落叶纷飞的诗意,亦为全诗奠定深沉而绵长的情感基调。三、西句‘雁阵排空天际去,相思无尽寄秋风’将视角由地面转向天空。‘雁阵排空’以大写意笔法勾勒出秋空的辽阔,雁群如墨线划破湛蓝画布,‘天际去’三字延伸空间维度,暗示思念随雁行远去的迢迢距离。诗人以‘秋风’为邮差,将无形的‘相思’具象化,使情感有了可托付的载体。全诗含蓄深沉的秋思表达,以景起,以情收,前两句铺陈秋景之美,后两句转写秋思之深。秋霜、红叶、落叶、雁阵等景物,既是自然之秋的写照,亦是心灵之秋的映射,暗含时光流逝的怅惘,雁去无声里藏着离别的隐痛,层层递进中见情感的幽微曲折。‘染’字化静为动,赋予秋霜以生命力,堪称诗眼,‘排空’二字凸显雁阵的雄浑气势,与‘天际去’形成空间上的张力;‘寄’以拟人手法打通物我界限,使秋风成为情感的传递者,读来余韵悠长。‘相思’的对象或缘由,仅以‘无尽’二字形容其绵长,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雁阵远去的方向、秋风掠过的地域、红叶飘落的轨迹,皆可成为思念的注脚,这种不道破的含蓄,恰是古典诗词的韵味所在。此诗虽短,却在有限的意象中构建出多维意境。一是自然之境:展现秋日时序更替的壮美,霜枫、落木、征雁皆为季节的注脚;二是情感之境:借秋景写离愁,以阔大之景抒深婉之情,避免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浅白;三是哲思之境:通过‘万山红’与‘落叶飞’的对比,暗含‘绚烂与凋零共生’的自然法则,亦隐喻人生中聚散无常的况味。这首小诗如一幅秋日小品画,以鲜明的色彩、灵动的笔触、深挚的情思,勾勒出文人笔下经典的‘秋愁’意象。它既是对自然之秋的礼赞,亦是对心灵之秋的凝视——当我们在诗中看见万山红遍、听见落叶纷飞、目送雁阵远翔时,亦仿佛看见那个在秋风中遥寄相思的身影,在时光深处成为永恒的诗意符号。”

两位老师听了玉英的赏析不禁鼓起掌来,大家也纷纷叫好。坐在角落,平时不大说话的龙涛说:“我没有完成的诗作,我跟大家一起分享一句古诗吧!我十分欣赏南宋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将夏天西湖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那种热烈而浓郁的色彩,让人感受到夏日独有的奔放。西湖的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红得夺目,绿得深邃,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绚烂的色彩填满。以‘接天’二字突破空间局限,仿佛莲叶从脚下铺展至水天相接处,极写荷叶之密、湖面之广,营造出‘一眼望不到边’的震撼视觉。‘无穷’二字强化色彩的饱和度与延续性,碧色如浪,层层叠叠,既写出荷叶的生机盎然,亦暗含夏日阳光的炽烈。在满眼‘碧色’的铺垫下,‘红’字如火焰跃出,荷花在阳光照耀下,红得鲜亮、红得浓烈,与碧绿的荷叶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映日’二字暗藏动态,阳光为荷花镀上一层金边,花瓣的质感因光线变化而层次分明,仿佛微风拂过,荷花正轻轻颤动,光影流转间更显鲜活。杨万里的这两句诗,以极简的文字构建出极丰的画面,既有‘大写意’的泼墨气势,又有‘工笔画’的细腻笔触,它不仅是对西湖夏景的生动摹写,更暗含中国人对生命“热烈而持久”的审美理想,正如荷花在酷暑中绽放,真正的美好往往生于逆境,又在刹那间成为永恒。”

“龙涛选得妙啊!这夏日西湖的盛景,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了。我仿佛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暑气,还有荷花淡淡的香气。”赵浩然竖起大拇指,脸上满是欣赏。

轮到我时,我站起身,清了清嗓子:“我想到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的美,是一种成熟而深沉的美。那漫山的红叶,比春天的花朵还要艳丽,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秋天不像春天那样朝气蓬勃,却有着历经岁月沉淀后的韵味,每一片红叶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

说完,我看向周玉英,她回以我一个灿烂的笑容,眼神中满是鼓励与赞赏:“云飞对这句诗的解读相当独特,让我们看到了秋天不一样的魅力。以往我们可能只看到秋天的萧瑟,经云飞这么一说,才发现秋天的美如此动人心弦。”

冉明浩说:“古人多以花喻美,而杜牧独辟蹊径,将经霜的枫叶与春日鲜花对比。枫叶本是‘落叶’的意象,常与萧瑟秋愁关联,但诗人却赋予其‘红于二月花’的绚烂生命力,打破了‘秋叶不如春花’的固有思维。妙处在于以‘叶’的另类视角挑战传统审美,突出秋景不逊春光的独特魅力,暗含对自然时序的重新审视,凋零亦可成为另一种盛放。‘红于’二字以比较级强化视觉冲击,二月花虽艳,却多为娇嫩的浅红、粉白;而霜叶之红是历经风雨洗礼的深红、紫红,如火焰灼烧,更具张力。”

随后,解子萱像一只灵动的小鸟般站起来说道:“我写的是冬天,‘瑞雪纷飞覆西野,红梅独绽笑寒风。冰封大地银装裹,静待春归暖意融。’冬天虽然寒冷,但红梅傲雪绽放,给人一种坚韧的力量,也让人对春天充满期待。冬天就像是一位冷峻的智者,在严寒中孕育着希望。全诗以‘白’‘红’为主色调,‘瑞雪纷飞覆西野’、‘冰封大地银装裹’,铺陈出无边际的素白,营造出静谧、冷寂的冰雪宇宙,仿佛时间在此凝固;‘红梅独绽笑寒风’以一点猩红刺破苍白,如暗夜中的火焰,瞬间激活画面的视觉焦点。白的‘极静’与红的‘极动’形成张力场,暗合中国传统美学中‘计白当黑’的哲学,留白处是天地苍茫,着色处是生命突围,二者相互映衬,让‘独绽’的红梅更具震撼力。‘笑’字的拟人化破局红梅‘笑寒风’打破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赋予其人格化的精神特质,寻常写花多言‘迎’‘斗’,而‘笑’字更显从容洒脱,仿佛寒风不是威胁,而是生命舞台的伴奏,凸显红梅超越苦难的豁达姿态。‘笑’是对困境的戏谑与蔑视,暗含‘真正的强者从不抱怨环境’的生存智慧。凝固的冬与流动的春,在空间上的绝对孤独与绝对自由。‘覆西野’、‘银装裹’以空间的无限延展,凸显红梅的‘独’,它是天地间唯一的色彩,唯一的动点,这种孤独不是凄凉,而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孤高自许;但‘独绽’并非封闭,而是以开放姿态拥抱严寒,其自由在于挣脱世俗对‘花’的常规想象。它不是孤芳自赏的隐士,而是主动挑战困境的斗士。”

“子萱这首诗写出了冬天的风骨,红梅与瑞雪,相互映衬,太美了!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冰天雪地中,红梅独自绽放,这是何等的坚毅。”李金兰赞叹道。

……

活动最后,两位老师做了精彩的点评。周玉英总结并安排了下次活动的主题是“家国情怀”。

活动结束后,周玉英像一只欢快的小兔子般蹦到我身边,兴奋地说:“云飞,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太棒了!我感觉我们的诗社一定会越来越好。就像一颗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苗,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我笑着点头:“是啊,这都多亏了你的精心组织。你就像一位出色的领航员,带领我们在诗词的海洋里起航。”

周玉英听了,脸颊微微泛红,低下头摆弄着衣角:“其实,我只是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诗词的美好。诗词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些美好的情感世界。”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