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科院穿古代

第20章 开疆拓土,默契渐生

加入书架
书名:
带着农科院穿古代
作者:
糖猪诃德
本章字数:
4142
更新时间:
2025-05-24

合作的序幕一旦拉开,行动便迅速展开。

苏清颜和陆时野的第一个共同目标,便是开垦陆时野家屋后那片面积不小的荒地。这片荒地地势相对平坦,土层看起来也比苏清颜家那几分薄田要厚实一些,更重要的是,它离水源更近,取水灌溉会方便许多。

开垦荒地是件极其耗费体力的苦差事。杂草丛生,灌木盘根错节,地下还可能埋藏着石块和树根。但这一次,苏清颜不再是孤军奋战。

陆时野展现出了惊人的力量和效率。他似乎天生就懂得如何与土地和自然打交道。他用一把开山斧,三下五除二就能砍倒碍事的灌木;用他自己改造过的、更加粗壮坚固的掘土叉,深翻土地时,每一击都精准而有力,仿佛能将土地深处的沉睡力量唤醒。

而苏清颜则负责辅助工作。她用框式锄清理翻出来的杂草和细小的灌木根系,将较大的石块搬到田埂边,或者用柴刀修整被陆时野砍倒的灌木枝条,将有用的部分收集起来当柴火。

两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沉默地埋头苦干,只有在需要协调或者遇到问题时,才会简单地交流几句。

“陆大哥,这边根系太密了,掘土叉好像卡住了。”

“嗯,我来。”陆时野放下手中的活,走过去,观察了一下,然后用斧头巧妙地砍断几条关键的粗根,再用掘土叉用力一撬,顽固的树根应声而出。

“这片土好像特别湿,我们挖条浅沟排水吧?”

“可以。你规划一下走向。”陆时野点点头,拿起工具就准备动手。

苏清颜惊讶于陆时野的理解能力和执行力。她只需要提出一个大概的方向或者想法,他总能迅速领会,并且用最高效、最恰当的方式将其付诸实践。他似乎不仅仅是一个手艺精湛的匠人,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或者说,他对土地、对工具、对力学的理解,远超一个普通农夫的范畴。

而陆时野,同样也在默默地观察着苏清颜。他发现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不仅有着远超常人的农业知识和规划能力,而且意志力惊人。开垦荒地这样繁重的体力活,她从不叫苦叫累,总是咬着牙坚持,动作虽然不如他有力,却十分认真细致。她总能在恰当的时候递上一块干净的汗巾或者一碗晾温的凉白开,也会在他埋头苦干时,安静地处理好那些琐碎的辅助工作。

更让他感到惊奇的是,苏清颜总能提出一些新奇却非常实用的想法。比如,在规划新开垦的土地时,她不仅仅是简单地划分成一块块,还会考虑到光照、坡度、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的布局。她甚至还画出了简单的“田块规划图”,标注着不同区域计划种植的作物种类和轮作安排。

“这里光照最好,适合种些喜阳的瓜果。”

“这边地势稍低,可以挖个小蓄水坑,方便灌溉,旁边种些需水多的叶菜。”

“这几块地,今年先种些豆类,养养地力。”

听着苏清颜条理清晰地解释着她的规划,看着她手中那张虽然简陋却逻辑分明的图纸,陆时野的心中再次泛起那种遇到“同类”般的感觉。这个女子的脑袋里,似乎装着一个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却又异常先进和系统的知识体系。

在日复一日的共同劳作中,一种无声的默契在两人之间悄然滋生。他们不再需要过多的言语,往往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苏承安和苏灵儿也成了这片新天地的常客。承安己经能帮着做些更复杂的活了,比如给姐姐和陆大哥递工具,或者学着姐姐的样子清理小石块。灵儿则喜欢跟在陆时野身后,看他像变戏法一样把那些粗糙的木头和废铁变成有用的工具,有时还会奶声奶气地问一些天真烂漫的问题。

陆时野对这两个孩子似乎也很有耐心,虽然依旧话不多,但眼神中却带着不易察觉的温和。他甚至会抽空用边角木料给灵儿削个小木鸟,或者教承安如何正确地使用小锄头。

看到这一幕,苏清颜的心中总是暖暖的。她感觉,这个临时组成的“团队”,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家了。

当然,在开垦土地的同时,他们也没有忘记肥料的积累。苏清颜定期去王婶家清理鸡粪,并将其添加到不断壮大的堆肥堆中。她还鼓起勇气,和陆时野一起,去村里几家养猪或养牛的人家询问,是否可以收集一些粪便。

起初,那些人家都觉得奇怪,甚至有些嫌弃。但在苏清颜提出可以用一些新鲜蔬菜或者帮忙干点零活作为交换后,有些人便答应了。毕竟,在他们看来,那些粪便本来也是要清理掉的,能换点东西或者省点力气,何乐而不为?

陆时野则默默地承担了运输这些“特殊肥料”的任务。他用木板和竹子,很快就制作出了一辆结构简单却很实用的独轮车,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每次苏清颜去收集粪肥时,他都会沉默地跟在后面,推着独轮车,将那些在别人看来污秽不堪的东西,一车车运回他们指定的堆肥点。

苏清颜知道,这对一个平日里看起来颇有几分傲骨的男人来说,并非易事。她心中感激,却也没有多说什么矫情的话,只是更加用心地将堆肥堆管理好,期待着这些“污秽”能够尽快转化为滋养土地的精华。

随着新开垦的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堆肥堆也日益增高,一个更加清晰、更具规模的农业蓝图,正在两人默契的合作中,一步步从构想变为现实。他们就像是两个技艺精湛的工匠,正在共同雕琢着一件名为“希望”的作品。虽然过程艰辛,充满了汗水和泥泞,但彼此眼中那份日益增长的信任和对未来的共同期盼,却如同最耀眼的阳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