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在窗台上,小禾踮着脚把一只塑料青蛙放进背包。沈嘉蹲在地上检查行李箱拉链,王超辉站在门口往院子里张望,陈慧正在鸡窝旁捡蛋,篮子里己经堆了七八个。
“都收拾好了?”陈慧走过来,把鸡蛋放在灶台上。
“差不多了。”沈嘉站起来拍了拍手,“就差几件换洗衣服。”
“那我帮你们拿下去。”陈慧转身去拿竹筐。
王超辉没说话,只是低头看着小禾还在摆弄那只青蛙。孩子忽然抬头:“爸爸,我们能不能不走了?”
王超辉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城里还有幼儿园呢,你不是说想跟小朋友一起玩吗?”
“可是我想跟蝴蝶玩。”小禾嘟着嘴。
“下次我们再回来。”王超辉轻声说,“好不好?”
孩子点点头,把青蛙塞进包里,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石头,上面有斑驳的红点。
“这是什么?”沈嘉问。
“我在果园旁边捡的。”小禾举起石头,“我觉得它像草莓。”
陈慧笑了笑:“那你可得好好收着,以后看到它就能想起这儿了。”
三人收拾完东西,己是上午十点多。天晴得好,风也暖,屋檐下的晾衣绳上还挂着几件洗过的蓝布衫,在阳光下轻轻摇晃。
“走吧。”王超辉背起大包,手里拎着网兜装的鸡蛋。
小禾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一边跑一边喊:“蝴蝶!蝴蝶!”
“别追远了!”沈嘉叮嘱。
他们刚走到村口,乌云便悄悄爬上了东边的山头。陈慧皱了皱眉:“这天气不太对劲。”
话音未落,一滴雨砸在她脸上。紧接着,豆大的雨点纷纷落下,打在青石板路上,溅起细碎的水花。
“哎呀!”小禾缩了缩脖子,躲到王超辉怀里。
“快撑伞!”陈慧赶紧从挎包里拿出一把旧伞,递给了沈嘉。
王超辉接过伞,撑开时才发现伞骨有些歪斜,但还是勉强能用。他把伞倾向沈嘉和小禾那边,自己半边身子露在外面。
“你别淋湿了。”沈嘉低声说。
“没事。”王超辉笑了笑。
三人在雨中慢慢前行,泥泞的土路变得滑溜起来。小禾紧紧抓着王超辉的手,每一步都踩得小心翼翼。
“小心脚下。”陈慧走在最外侧,时不时扶一下小禾。
雨越下越大,远处的田埂模糊成一片灰绿色。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混着雨声显得格外遥远。
“你还记得这把伞吗?”陈慧忽然开口。
王超辉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看手中的伞。伞面己经泛黄,边缘有些破损,但依旧能看出是当年知青们常用的款式。
“是我们下乡那年买的吧?”他说。
“嗯。”陈慧点头,“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能在这儿待这么久。”
雨点打在伞面上,发出密集的敲击声。王超辉望着前方被雨水冲刷的石板路,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夏天——也是这样的雨天,大家挤在一间破屋里等消息,王秀英端着热腾腾的姜汤进来,笑着说:“你们这些城里来的娃娃,还真不怕吃苦。”
“其实那时候我们都还不懂什么叫责任。”他喃喃道。
“现在懂了吗?”陈慧问。
王超辉没有回答,只是握紧了伞柄。
雨幕中,村口的老槐树渐渐清晰起来。树干上还留着当年李志强刻下的名字,己经被岁月磨得模糊不清。风吹过枝头,叶子哗啦作响,像是在告别。
“到了。”陈慧停下脚步。
王超辉放下伞,转头看向她。她的头发被雨水打湿了一些,贴在额前,眼神却依旧温和。
“回去吧。”他说,“雨太大了。”
“你们路上小心。”陈慧点头,“记得常联系。”
沈嘉牵着小禾,朝她挥手:“一定。”
小禾也挥了挥手,忽然跑过去抱住陈慧的腿:“陈阿姨再见。”
陈慧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蹲下身,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再见,小家伙。”
王超辉看着他们,喉咙有些发紧。他伸出手,握住陈慧的手掌,掌心粗糙,带着常年劳作的茧。
“保重。”他说。
陈慧点点头,没有松手。
雨还在下,打在树叶上、泥土上、屋顶上,声音清脆而绵密。远处传来汽车的喇叭声,司机己经在催促了。
“走吧。”陈慧终于松开手,“别耽误了车。”
王超辉最后看了一眼村口,转身跟着沈嘉和小禾走进雨幕。身后,陈慧站在老槐树下,望着他们的背影,首到完全消失在雨帘之中。
车子发动时,小禾趴在车窗边,大声喊:“陈阿姨!”
陈慧挥手回应,身影在雨中逐渐模糊。
车厢内,沈嘉轻轻靠在王超辉肩上:“你说,我们还会回来吗?”
王超辉望着窗外掠过的田野,沉默了一会儿,说:“会的。”
车轮碾过泥泞的路面,溅起一串水花。小禾把那块石头紧紧攥在手心里,眼睛盯着窗外,嘴里哼着不知哪里学来的小调。
雨还在下,但阳光似乎己经藏在了云层背后,只等着某一天重新洒向这片土地。
车驶出村口时,王超辉回头看了一眼。老槐树依旧挺立,像一个沉默的守望者,站在这里,等他们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