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小厂医的春天

第441章 全民皆兵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之小厂医的春天
作者:
孤灯照雨
本章字数:
5284
更新时间:
2024-12-17

黄远志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决定准备在六秋国推行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策“全民兵役制”,相关法律已经在制定中了。

根据这项制度规定,只要到了法定年龄,无论男女,皆需应征入伍

当然,男女士兵所承担的兵役时长有所不同,男性将服役三年,而女性则只需服役半年。

对于所有符合条件的人来说,都必须履行服兵役的义务,除非存在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参军,例如身体严重残疾等情况。

如此一来,即便是他自已的子女,也无法享受特殊待遇,无一能够例外,都必须进入军队服役。

通过这种方式,黄远志希望自已的子女们能像大浪淘沙般,经历军队生活的磨砺与考验。

那些具备出色能力和潜力的子女,可以选择留在军队中继续发展,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为自已掌控军队提供助力。

而那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则可以在完成数年兵役生涯之后,回到地方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他们或许会投身于官府,成为一名兢兢业业的共舞猿,又或许会步入工厂,凭借在军队培养出的坚韧品质和纪律意识,成长为优秀的经理人。

如果有人实在对上述职业毫无兴趣,一心只想追求个人喜好,比如热衷于唱歌、跳舞、绘画等艺术类活动,黄远志对此倒也并不反对。

但前提是,这三年的兵役生涯必不可少。

毕竟,在黄远志眼中,六秋国是属于他的心血结晶,绝不容许出现混乱无序的局面。

他之所以如此不辞辛劳地生育众多子女,并精心培养教育他们,不正是为了让这个国家繁荣昌盛、长治久安吗?

黄远志心里非常清楚,按照当下自已的身体属性的情况来推算,自已的寿命起码能够达到250岁之多。

如此漫长的岁月,使得他根本无需忧心传位之事。

毕竟以他的预估,自已的那些子女恐怕很难活得比他更为长久。

毕竟就目前来说,黄远志还没有找到给自已的子女“传功”的办法。

他所能做的,也就是时不时的在药神空间里,炼制一些丹药给他们服用。

但是,丹药的助力毕竟有限,还是内在的改变,才叫改变,才能够让人的潜力发生改变。

而等到250年过去以后,六秋国想必也不复存在了,极有可能已经被纳入大汉国的版图之中,成为其中的一个省份。

所以,关于传位这个问题,更是无需多虑。

不错,黄远志从来都没打算让六秋国一直独立存在于世。

他心中早有规划,待到恰当的时机来临,便会主动推动六秋国内附,使其融入大汉国,成为其所属的一个行省。

不得不说,黄远志的构想堪称精妙,但实现起来却需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就现阶段而言,大汉国自身的国力尚显薄弱,并非实施内附计划的最佳时机。

因此,还需耐心等待四、五十年之久,待到大汉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军事力量都得到显著提升之后,再去寻觅适宜的契机。

与此同时,眼下暂不内附其实还有另外一层益处,这就如同当前并未将香江收回,而是保留它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一般。

此时此刻,黄远志选择不让六秋国内附,那么他便能够扮演恶人的角色,放手去施行一系列有益于大汉国的举措,但是大汉国自已又不能去做的事情,比如从南越国抢地盘。

这些举动或许会引发争议和不满,但从长远来看,对于大汉国的发展与繁荣却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黄远志倒不介意自已来承担这个骂名。

人生在世,开疆扩土,只要大汉国的史书上能够留下自已的名字就好了,管它是褒是贬。

半天后,江德福便率领着他那威风凛凛的舰队浩浩荡荡地抵达了昆山岛。

在此之前,六秋国早已与大米国方面取得了联系,并做好了充分的沟通协调工作。

果不其然,当舰队靠近昆山岛时,两国的联络官已然早早等候在了那里。

在双方联络官的积极协助之下,两国的军队顺利完成了阵地的交接事宜。

至此,昆山岛正式成为了六秋国的领土。

不过,任务尚未结束,江德福留下一部分舰船以及部分陆军士兵驻守此地,而他再次整队出发,向着其他三座岛屿进发。

此次行动可不简单,除了强大的海军舰队之外,还伴随着整整两个团的精锐部队一同前来。

其中202团肩负着驻守翡翠岛和土珠岛的重任,而304团则需负责昆山岛和富贵岛的防务工作。

陆军部队一登上岸,便会马不停蹄地展开行动,迅速着手在岛上加固那些大米军队留下的阵地,选址建造坚固的永备式军事要塞,为长期驻守做好充分准备。

这四座岛屿(群岛)虽然距离六秋国的本土较远,但它们的战略地位却至关重要。

此刻无需过多奢求有所建树,只要能够稳稳地守住这些地方,便是最大的胜利。

这些勇敢的战士们已经然决心像钉子一般深深扎根于此,绝不轻易退缩。

接收完岛屿后,海军舰队自然也不会闲着,他们承担起了海面巡逻的重要使命,时刻保持警惕,守护着这片海域的安全。

后续,黄远志会不断的向这片海域派遣更多的军舰和空军的战机。

增援的那些军舰和战机陆续抵达后,它们将在这片海域执行巡逻任务,共同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那些庞大而坚固的运输船以及装满各类物资的补给船,在成功地卸下了众多英勇的士兵和堆积如山的物资之后,便会马不停蹄地开启一趟又一趟繁忙的航程。

它们将不辞辛劳地往返于大汉国和岛屿之间,源源不断地把数量惊人的建筑物资和种类繁多的生活物资输送到四座孤立于海洋之中的岛屿之上,从而为坚守这些岛屿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要知道,从大汉国运送出来的物资,自然都是通过正规渠道从大汉国采购而来的。

毕竟,这只是一场纯粹的商业交易,既然要买东西,那么无论选择向哪个国家购买都无可厚非。

然而,像普通的钢筋、水泥等常见的建筑物资,如果舍近求远地从遥远的大米国购买,光是高昂的运费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所以,明智之举便是就近从大汉国购入所需的建筑材料。

不仅如此,在运输这些宝贵物资的同时,还会顺道将来自大汉国的一个个训练有素的战士们,按照班排为基本单位,安全稳妥地带到涨海上那星罗棋布的群岛中的各个小岛之上,并在那里庄重地插上象征着大汉国主权的鲜艳国旗。

大汉国那位睿智的国王,在黄远志的及时提醒之下,已然敏锐地洞察到了涨海中海岛所蕴含的巨大战略价值,并果断地开始着手精心布局。

他深知,只要在每一座岛上安排哪怕仅仅一名大汉国的军人驻守,那么这座海岛从此便毫无疑问地归属于大汉国所有。

至于至关重要的物资补给问题,尽管对于大汉国而言可能存在诸多不便之处,但这完全不必担心。

因为神通广大的六秋国已经主动请缨,表示愿意承包起这项艰巨的物资保障任务。

我六秋国给自已的岛屿运送物资的时候,顺便给你们带一点,也是可以的。

这完全就是商业行为,大汉国可是付了我运费的,谁也说不上什么不是?

或者,你们也可以来竞争不是,问题是,你们的运输成本肯定低不了,竞争不过我就没有办法了。

六秋国凭借自身强大的物流能力和资源优势,确保大汉国在这些海岛上的驻军能够得到充足且稳定的物资供应,从而让大汉国牢牢掌控住这片广袤海域中的关键据点。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